搜索到125886篇“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相关文章
- 如何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设计思维?
- 2024年
-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作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方式,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未来的培养方向。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设计思维的内涵进行解析,并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能力培养三个维度阐述了设计思维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价值意蕴。之后,文章分析了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设计思维培养的因素,指出专业知识经验、行动中反思、设计信念等内部因素是设计思维发展的底层支撑,而设计刺激、设计工具、能力要求等外部因素是设计思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文章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路径,以期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设计思维的发展。
- 李志河冯燕李瑞萱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设计思维本科生
- 基于学科竞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发展策略
- 2024年
- 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需求层次,然后论述了学科竞赛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发展策略。
- 郑艳何明召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竞赛本科生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调整研究——以适应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视角为例
- 2024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设置和要求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对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探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和调整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的调整策略,以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高素质教育技术人才。
- 王冉李铁建
- 关键词:信息科技教育技术学课程调整
- 新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画像
- 2024年
-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学科深陷人才培养囹圄,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模糊、课程区分度差、体系设置庞杂、教学水平低下,致使学生既无较高理论水平,也不擅长使用工具,“硬”不行,“软”也不行,“理”更不行,毫无专业优势,不具备不可替代性,从而背离社会和学科需求。为解决人才培养诘难,必须关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效能,必须回归教育技术学的人才本原,以明晰培养什么人。教育技术学专业鲜明的工具性特征要求学生采取双向度的发展策略,以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科优势为特色,充分发挥个体专长,依个人旨趣进行相对分工,最终力求成长为教育技术“完人”。
- 李芒杨宇轩段冬新
- 关键词:教育技术人才
- 数智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局限性、作用域与知识框架
- 2024年
- 数智时代呼啸而来,教育技术学专业致力于培养未来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人才。由此聚焦于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培养理念、培养结构等不符合社会需要等问题,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厘清数智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借助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域梳理与整体框架设计,明确数智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形成宏观标准向能力要素延展的融会贯通。
- 李志河冯燕李瑞萱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作用域知识框架
- 智慧环境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
- 2023年
- 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学科交叉互融,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教育技术学文理兼具、教技融合,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发展的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需立足学科交叉点,主动求变。混合式教学是课程提质增效、创新嬗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智慧环境为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鉴于此,在分析相关研究背景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智慧环境下教育技术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坚守育人价值,促进全面发展;立足技术赋能,提升教学效果;创新教学内容,彰显“金课”理念;运用多维策略,优化教学流程;设计高阶任务,开展多元评价。同时,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进行建设实践,以期为新文科背景下基于智慧环境的教育技术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黄婕张锚唐夕人胡小勇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影视方向人才培养研究
- 2023年
- 数字时代的来临,对教学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变革。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培养新型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阵地,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把握好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市场人才需求来精准调整学科建设方向。以确保人才职业素养能够与新时期的教育岗位标准精准对接,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教育影视人才培养视角,首先对专业建设情况与人才分布现状展开了大致梳理。随后分析了学科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向,以及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教育措施。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 罗益勇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
-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 2023年
- 教育技术学作为兼具实践性和科学性的专业,是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的重要纽带。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并由此得到改进。基于此,文章针对整合信息化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的融合,持续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及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 张坤浪刘学敏
- 关键词:信息化思政教学
-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习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促进策略设计
- 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提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职前信息科技教师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将承担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提升其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对培养高质量的信息科技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实习是实习生加强教师职业认...
- 李琳
-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教育实习
-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支教实习的认同状况研究——以M大学为例
- 2022年
- 师范生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各高校坚持推进师范生的支教实习。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科,教育技术学师范生参与支教实习有利于乡村教育信息化。通过对M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支教实习的认同状况并不是很理想,影响认同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实习的专业对口不高、实习支教前的准备工作存在不足和实习学校老师指导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加强与实习学校的沟通,并且应加入双向的评价监督机制,从而增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支教实习的认同。
- 姜京秀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支教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