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7篇“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扩张与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被引量:5
- 2023年
-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2015年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冲击,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总体上缩小了阶层间相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变换了出生队列分界年、度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成立。扩招引起的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缩小仅发生在省属高校,扩招对教委直属或部委所属高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地区所属高校中扩招反而扩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扩招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员和信息流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 陆雪琴马汴京陈慧文
- 关键词:高校扩招教育机会不平等社会阶层
- 规模扩张下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测度——兼论高校扩招的教育代际流动效应被引量:7
- 2023年
-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成果是否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需要有来自机会不平等视域的实证检验。基于CLDS 2018年相关数据,依托Roemer“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测度了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在规模扩张背景下的不平等程度,并探讨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中各环境要素的差异化贡献与高校扩招政策的教育代际流动效应。研究发现,户籍、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可观测环境、不可观测环境以及努力程度均显著影响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全样本中的高等教育总体机会不平等指数为0.432,在高校扩招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优质机会不平等指数为0.204,并在扩招之后不断上升;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会在代际传递,但受到扩招政策的调节,教育代际流动性增强。据此,建议通过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等措施,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获得的机会平等。
- 孙俊华万洋
-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
- 分轨视域下的高中教育机会不平等测度——基于改进的事先参数测度法
- 2023年
- 高中教育阶段的双重分轨是我国教育分层的关键,探讨其机会不平等程度有助于为缓解代际传递效应和实现共同富裕等重要议题提供经验证据。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8年数据,基于“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利用改进的事先参数测度法测算了我国高中教育数量获得和质量获得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分解了机会不平等中各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个体努力对结果不平等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高中教育数量获得和质量获得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分别达到47.64%和25.76%;父母受教育程度是高中教育获得机会不平等的主要贡献来源;努力在高中教育获得结果中的相对贡献低于环境,且努力程度自身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需要我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落实“双减”政策、建设普职融通体系,促进高中阶段教育获得的机会公平。
- 孙俊华万洋江哲涵
- 关键词:高中教育机会不平等
- 残障人教育机会不平等影响因素及测度——基于J省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识别和测度教育机会不平等是实现残障人教育公正的基本前提。从J省残疾人基础调查数据库抽取17165个样本,分教育阶段和出生时期进行回归,并计算残障人教育机会不平等的D指数。研究发现:城乡、性别、障碍类别和等级是影响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因素,居住在农村、障碍程度严重以及智力、多重和言语残障人所获得的教育机会相对较少,当然,各时期和各教育阶段的影响程度均有所差异。为此,要践行“残障人是人类大家庭平等成员”理念,努力缩小地区与城乡间残障人教育布局差异,创新残障人接受教育形式,增进教育机会平等,确保为残障人提供适合的而非同质的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真正实现。
- 高和荣陈凤娟
- 关键词:机会不平等
- 高校扩招与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
- 2022年
-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运用Mare提出的教育logit模型来分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拥有城镇户籍的人比农村户籍的人有更高的概率接受高等教育。父辈受教育程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下一代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父代的学历越高,对后代的受教育水平的正向影响越大。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扩招缩小了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入学机会不平等程度,但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城乡间仍然存在。因此,教育政策应当继续着力于缩小城镇和农村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程度,以使全体人民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 林娟李伊玲徐健
-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城乡差异高等教育入学率扩招
- 高等教育扩张与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结构排斥解释(1978—2008)被引量:2
- 2022年
- 已有研究基于理性行动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扩张后城乡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一社会事实,但该理论假定城乡居民的教育成本与教育机会总量一致,忽视了农村居民遭遇的直接结构排斥。从结构排斥假设出发,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以城乡居民高中教育机会获得差距来理解城乡高等教育不平等。研究发现:第一,1999年后,农村、县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普通高中教育机会获得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与县镇居民遭受空间排斥;第二,1999年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更可能进入中等职业教育,而与普通高中相比,就读中等职业教育不利于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农村居民遭受通道排斥;第三,在空间与通道双重排斥的影响下,高等教育扩招后,农村、县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差距进一步增大。这为大学扩招后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加剧的经验事实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 谢永祥
-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张教育不平等
- 精英大学如何解决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以英国罗素集团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为解决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促进社会流动,英国精英大学积极响应政府的扩大高等教育参与行动,帮助弱势学生进入大学。英国罗素集团的24所精英大学通过缩小基础教育差距,提升学生和家长的高等教育期望,提供与院校和专业选择相关的信息、经济支持以及多元化录取渠道等行动逻辑与举措,有效提高了弱势学生入学率。同时,罗素集团大学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即如何精准识别弱势学生、如何产生更好行动效果、如何保障生源质量、如何科学有效评估成效。面对这些挑战,罗素集团大学明确组织边界,积极与政府沟通协作,在识别指标、参与主体、助力阶段、评估维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 屈廖健沈佳梦
- 追寻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偏向与我国教育机会不平等
- 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一切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本书以“追寻教育公平”为主题,研究我国教育政策偏向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本书首先阐明了教育机会公平研究的基本理论,具体界定了义务教育机会公平和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含义,说明了教...
- 温娇秀
- 学区房教育级差地租及其教育机会不平等效应的研究
- 学区房是一种对应优质学校入学资格的住房,学区房制度对当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办基础教育资源的分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学区房出现了远高于普通住房的价格涨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有的关于学...
- 杨晗
- 关键词:级差地租教育机会不平等基础教育
- 文献传递
- 教育机会不平等:来自CEPS的新证据被引量:19
- 2020年
- 大量研究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问题,但针对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机会不平等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测算了初中阶段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研究发现:(1)初中阶段存在非常显著的教育结果差异,且初中高年级的教育结果差异问题更严重;(2)低年级的教育结果差异中大约有6%~11%由教育机会不平等所致,而高年级学生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是8%~22%左右;(3)农村的初中生虽然有更严重的教育结果差异问题,但城市初中生面临更加严重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4)家庭背景在城市教育机会不平等中的作用力比在农村中大;(5)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校特征(质量)依然是众多教育机会不平等诱导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的结论表明,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均等化对改善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情况和维护社会公平有重要意义。
- 江求川任洁
- 关键词:机会不平等城乡差异教育质量
相关作者
- 李春玲

- 作品数:136被引量:4,148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中等收入群体 中产阶层 中产阶级 社会变迁 社会阶层
- 刘精明

- 作品数:34被引量:2,132H指数:1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教育 机会不平等 教育不平等 社会阶层 基础教育领域
- 刘淑华

- 作品数:3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平等 教育机会不平等 差生问题 差生 教育机会平等
- 王立波

- 作品数:26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转型 个案 社会结构 教育平等 教育机会不平等
- 赵丽娜

-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机会不平等 硕士研究生 招生制度 跨境 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