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27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相关文章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下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D S A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DSA造影检查下介入治疗运用至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中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高维仁
- 关键词:外周血管病变DSA造影介入治疗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桂平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造影检查组和对照组。对造影检查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1)造影检查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被检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被检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的检出率为66.7%。造影检查组患者病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造影检查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为60%。造影检查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王交祥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展开介入治疗对提高疗效的作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入选患者总数为100例,入院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入选患者全部接受C T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介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并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再通情况。结果:相比于CT检查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总检测准确性明显升高(P<0.05),主要表现在对于血管狭窄程度不足50%的患者的检出上。在血管完全闭塞、狭窄程度99%至70%、狭窄程度69%至50%上的检出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管面积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程度均降低(P<0.05),病变长度明显增长(P<0.05),最小直径明显增大(P<0.05)。血管完全再通有65例(65%),部分再通有32例(32%),未通有3例(3%)。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能提高疾病检出率,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以此展开介入治疗可有效提供患者疗效,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董发新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介入治疗疗效
- HR-VW-MRI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评估脑动脉狭窄病变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R-VW-MRI)评估脑血管狭窄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对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25例近期发生缺血性脑病患者,行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证实存在脑血管狭窄,在1周内行DSA检查及HR-VW-MRI,分别测量、计算狭窄段脑动脉DSA与HR-VW-MRI狭窄率,对责任区血管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重建、T1WI增强,根据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HR-VW-MRI测量脑血管狭窄率与DSA狭窄率的相关性,并探寻脑动脉狭窄原因。结果25例患者共有20例完成HR-VW-MRI和DSA数据测量。HRVW-MRI狭窄率为62.66±13.79,DSA狭窄率为63.78±13.1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检查方式呈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方式检查相关性良好(R2=0.880,P<0.05),HR-VW-MRI发现脑动脉狭窄段责任斑块。结论HR-VW-MRI检查在测量脑血管狭窄方面与DS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具有无创性,良好的组织结构分辨率,能通过三维角度更好的显示脑血管壁结构及管腔大小,分析病因,做出诊断,在替代DSA检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 阿浣黄艺峰张乾营黄莹丁碧娇陈烟辉许文辉何桂凤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联合不同方法治疗胃肠道出血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联合不同方法治疗胃肠道出血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128例非静脉曲张性胃肠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DSA检查,76例DSA检查阳性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栓塞组),对52例DSA检查阴性患者行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灌注组)。分析DSA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和复发率、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水平变化以及CD4^+CD25^+T细胞比例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DSA的阳性检出率为59.38%。治疗后3 d内,栓塞组的止血效果好于灌注组(P<0.05);治疗后3个月内,栓塞组的出血复发率略低于灌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b和R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和RB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栓塞组的RBC水平高于灌注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CD4^+CD25^+T细胞比例、IL-10和TGF-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25^+T细胞比例、IL-10和TGF-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栓塞组的CD4^+CD25^+T细胞比例、IL-10和TGF-β水平均低于灌注组(P<0.05)。结论 DSA检查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胃肠道出血的效果优于DSA检查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有利于提高止血有效率,降低出血复发率,改善RBC和免疫功能,因此介入栓塞治疗可作为临床治疗胃肠道出血的首选方案,但对于临床出血症状明显而经造影又未发现出血部位的患者,采用血管内灌注止血药物则显得尤为必要。
- 赵永昌陈士新李强余雪峰
- 关键词:胃肠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分布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脑动脉狭窄特点,以及不同脑动脉狭窄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录的1304例行DSA检查的ICVD患者的脑动脉狭窄分布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颅内动脉与颅外动脉以及脑动脉狭窄组与无狭窄组比较,脑动脉狭窄组与颅外动脉组在各危险因素上均表现出较高的检出率;此外,颅外动脉的血管狭窄率显著性高于颅内动脉。结论颅外冬眠狭窄率明显高于颅内,高龄、男性、抽烟、喝酒、高血压、血脂水平高和高尿酸血症是脑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 张淑秀郭斌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狭窄
- 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对比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对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就诊的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46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被确诊患有颅内动脉瘤。对这46例患者分别进行CTA检查和DSA检查,然后对比这两种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 :用CTA对这46例患者进行检查的结果与其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5.65%(44/46),用DSA对这46例患者进行检查的结果与其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0%(46/46),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CTA检查与DSA检查诊断发生在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部位的动脉瘤时,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00%。用DSA检查诊断发生在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动脉瘤时,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00%。用CTA检查诊断发生在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动脉瘤时,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4.44%(17/18)、94.12%(16/17)。结论:用CTA检查和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均较高。与进行DSA检查相比,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CTA检查具有创伤小、不会导致其瘤体破裂及费用相对较低等优势。
- 金嵚于卉
-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
- Allura Xper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床故障维修1例被引量:6
- 2016年
- 本文主要介绍Allura Xper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床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 邱春冬成刚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床医疗设备维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联合不同方法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效果比较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别联合血管内栓塞和药物灌注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根据介入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栓塞组(44例)采用DSA技术联合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灌注组(24例)采用DSA技术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DSA显示68例中上消化道出血28例、下消化道出血40例。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内,两组完全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联合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优于DSA联合药物灌注治疗。
- 张咏华张欣周佳美
- 关键词:胃肠出血药物灌注
- 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分析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血管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测方法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超声与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是闭塞动脉及重度狭窄的诊断;超声诊断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DSA(P<0.05)。结论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均有显著价值,检出率较高,超声诊断在斑块检测中效果明显优于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 潘秀华
- 关键词: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