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98篇“ 数据生产“的相关文章
- 分布式集群数据生产系统
-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集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分布式集群数据生产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n个提交数据,提交数据包括提交APP信息与任务类型数据,任务类型数据包括请求内容与多媒体数据;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提交APP信...
- 陈鲲唐锐杨超
- 分布式集群数据生产系统
-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集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分布式集群数据生产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n个提交数据,提交数据包括提交APP信息与任务类型数据,任务类型数据包括请求内容与多媒体数据;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提交APP信...
- 陈鲲唐锐杨超
- 数据生产:概念、场景、技术与审思
- 2024年
- 数字化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从哪里来、如何持续供给、如何培育数据核心能力及数据生产场景与技术等问题亟待探讨。通过对数据生产的概念、结构、特征、场景与技术的讨论,希望引起理论界、实践界对数据生产新业态的关注,促进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数字化转型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
- 胡广伟范兆媛
- 关键词:数据生产数据产品生产技术
- 数据生产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生产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数据生产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任务的任务标识和第一任务运行状态;根据任务标识和第一任务运行状态,获取目标任务对应的第一处理批次标识;根据第一处理批次标识,生成目标任务的第二...
- 邓成东
-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数据生产力跟它又有什么关系?
- 2024年
- 01新质生产力解读:“科技创新”使命升华“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改变。当前,中国已进入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质生产力是重要的着力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使命的升华。“新”代表以新劳动者、新劳动资料、新劳动对象组成的新优化组合;“质”承载着创新、数字、高效、协调、绿色、开放等特质。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 无
- 关键词:数据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一种高光谱卫星影像数据生产、镶嵌与元数据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谱卫星影像数据生产、镶嵌与元数据制作方法,充分利用高光谱卫星数据源,并对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影像漏洞区域采用符合时相要求的存档数据或编程拍摄两种方式进行补充;对高光谱卫星遥感影像首先进行辐射校正生产、大气...
- 杨刚唐浩陈勇陈章林陆莎莎赵宗鸿刘凯旋樊鑫
- 一种面向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更新的多人协同作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更新的多人协同作业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离线式协同作业方法,采用海量数据在服务器中进行集中管理、在客户端中多人离线协同作业编辑的基本思路,通过版本管理、更新过程数据冗余存储、冲突检测及冲突...
- 李忠任东宇周启文学虎罗浩卢文渊
- 全球数据生产要素可信流通政策与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我国首次提出将数据定位为第5大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并列.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领、地方试点推进、企业主体创新、关键技术创新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下,数据生产要素市场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针对数据如何在安全前提下充分流通充分发挥其价值,是数据要素市场落地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本文对全球数据要素可信流通政策和实践进行分析,借鉴国际先进实践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场景需求,最终落实到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新型基础设施应该如何建设,更好地支撑数据要素流通相关政策与市场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 刘川意颜亮吴德林韩培义周纯
- 关键词:生产要素市场基础设施数据生产数据定位
- 面向数据生产的跨计算引擎数据调度技术研究
- 2024年
- 随着数据处理任务的日渐复杂,传统的数据计算引擎面临着存储管理和计算资源调度的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提升跨计算引擎数据资源调度的性能和降低其复杂性。研究聚焦于数据生产任务,通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重点研究了数据资源在不同计算引擎间的存储和调度优化技术,提出了超级调度器设计、多维度细粒度资源分配以及基于任务优先级的资源调度等技术方案。实现不同计算任务在多个计算引擎间的高效协作,从而最大化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处理速度,为解决大规模数据生产中的资源调度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
- 雷鸣李丹
- 关键词:数据调度数据生产任务调度器
- 数据要素、动态能力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破解“数据生产率悖论”之谜被引量:2
- 2024年
-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Python爬取上市公司历年年报,实证研究数据要素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通过增强包括企业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动态能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在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成熟期企业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组织赋能、环境支撑、技术驱动、战略引领与数据要素形成互补效应,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是否存在“数据生产率悖论”。本文对激活数据活力,释放数据价值,触发动态能力,发挥数据要素互补效应,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支撑。
- 赵丽胡植尧
- 关键词:动态能力生产率悖论
相关作者
- 王金鑫

- 作品数:89被引量:3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模型 GIS 真三维 测地线
- 刘建军

- 作品数:95被引量:62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研究主题: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数据库 地理信息
- 王丹

- 作品数:21被引量:5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研究主题:数字城市 摄影测量 GIS 数字制图 数据生产
- 汪祖进

- 作品数:12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数字城市 城市空间数据 数据生产 城市规划 GIS
- 刘亚文

- 作品数:63被引量:199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物立面 点云 影像 建筑物 房产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