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2篇“ 整体性保护“的相关文章
- 整体性保护被引量:1
- 2012年
- 长期以来政府不遗余力地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但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办法并不足以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无法遏制金融脆弱性的发展势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因此,监管当局正在探索一种更加系统性的、被称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金融监管办法,以丰富和补充微观审慎政策的作用。
- 路易斯.I.杰克姆俄尔恩德.W.尼尔
- 关键词:金融监管宏观审慎政策系统性风险
- 从价值认知到整体性保护:中国乡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的若干思考
- 2024年
- 乡村遗产是当代中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中重要的遗产类型。为推动乡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各类保护主体通过多元协作的保护管理方式,不断延续乡村遗产的生命力。在当前城乡遗产保护的视野中,亟需突破“见物不见人”的原有保护观念,在尊重遗产价值的前提下,凸显乡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延续遗产社区功能,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状态,在保护过程中传递中国乡村遗产的价值与意义。
- 杜晓帆杜晓帆
-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
- 山海地区历史文化名镇整体性保护思路与实践——以福建省漳州市铜陵镇为例
- 2024年
- 山海地区具有背山向海的独特空间资源,其历史文化名镇更需结合山水特征和地域文化进行精准保护与开发。通过构建整体性保护理念下的山海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框架,包括系统性山水观的保护思路、完整性的遗产要素保护理念和关联性的保护传导层级,以福建省漳州市铜陵镇为例,分析了山海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实践:①结合多源数据提炼系统性山水观和山水格局,识别历史文化名镇的区域生境和形态特征。②运用复合技术识别完整性遗产要素,包括自然遗产、物质人居环境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③构建关联性保护传导层级。在镇区层级注重价值引领、合理划定空间管控范围;在街巷层级,点线要素联动、系统营造历史城镇景观;在要素层级,分级保护,强调活态传承利用。
- 黄莉芸曹馨叶吴俐颖张秋仪杨迪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
- 安康石泉长兴村朱家大院传统民居的整体性保护研究
- 2024年
- 朱家大院是一座清光绪时期典型的合院式家族建筑群,具有浓郁的陕南多元文化背景。建筑随山就势,规模紧凑,布局匠心独妙,装饰艺术穷工极巧。文章以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建筑、艺术、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建筑布局、形态及其细部装饰艺术进行统筹分析,提出传统民居的整体性保护观点、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方法。
- 陈星雨仵悦曦罗鑫卢渊
- 关键词:传统民居整体性保护
-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西晋城戏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研究
- 2024年
- 通过田野调查和系统研究,以山西晋城为例,了解该地区戏曲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分析当前该地区戏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府部门的形式化保护、边缘化管理,戏台戏曲的同质化展示、程式化表演,戏曲产业的局部化发展、空洞化研究,文化遗产的独立性保护、相离性传承等,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组织分工不明、地方管理遇阻、戏台分布散乱、保护难度加剧、社会参与不够、民众意识淡薄、文保人才稀缺、资源整合匮乏等。提出该地区戏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策略,即通过整体规划、人才培养、产研融合、动静结合等方式,来推进其保护、传承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 陈宁张睿馨胡思琪
-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
- 非遗整体性保护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 2024年
- 为了探究非遗整体性保护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现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非遗保护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成功保护与传承的案例。首先,通过比较国内外非遗保护的实践,揭示整体性保护理论框架下非遗传承与创新路径。其次,总结非遗保护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法律保护、社会参与以及科技应用。再次,对非遗传承的创新机制进行探索。最后,强调地方政府与社区在非遗整体性保护中的重要角色,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翟惠娟
-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创新整体性保护
- 基于价值链逻辑的历史文化整体性保护及其创新性发展
- 202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在发展中完善,逐渐形成了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的文化场域和整体性保护的中国方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和传统村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多元化形态和价值凸显,新形势下适应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目标及其创新发展诉求,从文化遗产本体价值-关联价值-转译价值出发,基于价值链逻辑,阐释文化遗产的时空脉络和文化内涵,即文脉价值;针对现实矛盾与发展困境,从多头管理的现实出发,建构以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保障;从人与遗产环境的共生关系,认知其社会价值,并适应于社会经济需求和价值约束,实现文化传承与复兴发展,即从固守到“守正适变”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任云英解晓羽
-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
- 整体性保护视野下文化景观遗产地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景迈山为例
- 2024年
- 文化景观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强调将人和非物质要素纳入到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之中。遗产地的产业发展方式深刻影响着遗产保护效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的产业发展因申遗成功迎来新的机遇,但由于整体性保护理念在制度中并未得到充分明确且在实践中认识不足,遗产地产业发展重点偏向物质要素而忽略了非物质要素,导致茶产业发展思路和村寨利用方式与遗产保护目标契合度不够,文旅产业偏向观光而没有全面展示遗产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断层风险,影响了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挖掘非物质要素的产业价值,以整体性保护视角重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践行传统生产生活赋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在制度上明确整体性保护理念、完善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规范,或许是化解遗产地发展需求与遗产保护间矛盾的可行策略。
- 田艳罗渝涵
-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
- 基于整体性保护的苏州水街界面更新研究——以山塘历史街区临水建筑立面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苏州是因水而兴的文化名城,其城建发展与水息息相关。水与街是其城市风貌的重要构成要素,水街空间界面是两者间联系的客观表现。文章从构成要素和更新方法两方面对水街界面和建筑立面进行了初步梳理,选择以构成界面的临水建筑立面为研究对象,总结临水建筑立面的现状和常见问题,并从遗产保护视角,基于整体性原则分析保护价值。最后结合山塘三期临水建筑立面改造项目,通过文献和调研,分析更新保护措施、概括遗产整体保护经验,为古城后续立面的整体保护提供参考。
- 肖一萌
-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
-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探析——基于对贵州省铜仁市克兰寨村的考察
- 2024年
- 整体性原则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历史文化遗产较好保存与传统村落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贵州省铜仁市克兰寨村的实地考察,发现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但其整体性保护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局部,轻整体”的问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需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村落环境保护并重,加强对传统村落自然环境和村落肌理的保护;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并重,加强对传统村落物质类、非物质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加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 侯有德
- 关键词: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相关作者
- 张松

- 作品数:186被引量:1,734H指数:2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 遗产 工业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遗产
- 杨豪中

- 作品数:194被引量:629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农村建设 历史街区 建筑环境 城市
- 何依

- 作品数:151被引量:62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工业遗产 历史街区 传统村落 遗产 城市
- 李和平

- 作品数:352被引量:1,836H指数:21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研究主题:山地城市 文化景观 历史街区 山地 遗产
- 任绍斌

- 作品数:73被引量:16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规划 GIS 公平 荆州古城 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