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08篇“ 文化取向“的相关文章
- 领导中庸文化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5年
- 员工创新是企业创造性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切实有效地激发并促进员工创新是解决中国企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从领导文化取向视角出发,基于“涓滴效应”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挖掘领导中庸文化取向通过员工中庸文化取向和员工知识共享“涓滴”至其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可发现:领导中庸文化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中庸文化取向、员工知识共享在领导中庸文化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领导中庸文化取向通过影响员工中庸文化取向和员工知识共享,间接推动员工创新行为。
- 王瑞花张悦祥侯婷婷杨永香
- 关键词:员工创新行为知识共享
- 文化取向的薄弱学校改进路径探论被引量:1
- 2024年
- 大量薄弱学校存在积贫积弱的学校文化,盛行一套以消极、敷衍、放任为标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由此产生的做事方式,阻碍薄弱学校改进提质。文化取向的薄弱学校改进要求开展学校文化诊断,明确为什么诊断、谁来诊断、如何诊断,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启动学校文化建设;紧扣文化薄弱痛点,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轴心重建学校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系统规划,坚定执行,全面激发学校活力,优化学校氛围;持续采集学校改进数据,做好学校文化建设评估,及时调整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发挥校长的设计、引领、示范职能,构建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
- 刘长海李傲寒
- 关键词:薄弱学校改进学校文化建设
- 职业教育教材评价的文化取向探析
- 2024年
- 从应然—实然—使然的逻辑出发论述职业教育教材评价,有利于更好地审视职业教育教材评价的发展。基于评价导向、文化层次、文化核心要素的维度构建应然视角下职业教育教材评价文化取向的三维框架,分别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三方面指出职业教育教材评价技术取向的实然困境:主体单一化导致评价的全面性得不到保障、操作性知识与非操作性知识失衡、教材理论与实践操作渐行渐远。针对实然困境提出使然的文化取向行动方略:在文化场域中构建文化协商与文化创新的文化共享体;在文化整合视角下实现文化理解,消弭文化隔阂;文本文化和主体文化相得益彰,实现文化共生的过程。
- 高雅琴赵文平
-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文化取向
- 神性之下:伊朗电影的民族意识与文化取向被引量:1
- 2024年
- 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朗电影在文化取向上转向伊斯兰传统。赞颂神性现实,强调人类精神共性之美,是作为伊朗民族文化重要部分的宗教意识在伊朗电影中的突出体现。伊朗电影的伊斯兰化主要体现为创作环境、作者观念、影片主题与风格的伊斯兰化。伊朗电影的文化取向是国家引导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伊朗人回归文化本源,彰显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觉悟与自信。近年伊朗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显示出伊朗民族意识中宗教传统与现代性的复杂关系。
- 黄含
- 关键词:伊朗电影伊斯兰化民族意识文化取向
- 社会规范、文化取向与农户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处理行为——基于环境情感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 2024年
- 利用陕西省107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社会规范、文化取向以及环境情感对农户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处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社会规范、集体主义、环境情感均对农户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处理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集体主义和长期取向通过影响农户的环境情感进一步影响农户的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处理行为。3)环境情感在社会规范对农户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处理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加强农村社会规范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诸多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农户的环境情感,从而促进农户源头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处理行为。
- 刘霁瑶池书瑶赵敏娟
- 关键词:社会规范文化取向
- 近代中国出版业知识生产的文化取向——以商务印书馆为中心的考察
- 2024年
- 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编译、出版事业反映了近代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文化导向。商务印书馆出版策略在与政治的呼应上与时俱进,在与社会思潮和民众需求的呼应中则呈现出应时、应需而为的特征。受时代使命、政治时局、社会思潮及商业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商务印书馆出版事业的文化和行动取向体现了保守与激进的角力、商业与责任的平衡、经世与致用的兼备,以此可管窥近代出版业知识生产的复杂取向。但毋庸置疑,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事业,为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文化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成为精英与民众的桥梁、守旧与激进的调和,并获得了商业与文化的双重成功。
- 刘冰雪
- 关键词:知识生产文化教育
- 水平集体主义文化取向对大学生慈善捐赠意愿的影响
- 慈善捐助和志愿者服务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未来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参与慈善捐赠会为社会慈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更有利于培养爱心、责任感和社会意识,提升社会公德素质。研究发现,文化取向...
- 张杰
- 关键词:大学生
- 论艺术、美学和生物学融合研究中的问题与多元文化取向被引量:2
- 2023年
-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的“移情”与“模仿”机制在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推进中,就存在着忽略文化历史具体性的问题。在多元知识视域中,探索人类的生物存在和文化存在之间相互接合的复杂层次和中间阶段,避免单纯的社会生物学、文化生物学的一元化结论,既是当前部分学者的主要尝试,也构成未来美学和艺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
- 孟凡君孟凡君
- 关键词:镜像神经元模仿移情多元文化
- 德国精英大学教育质量监测的思想、目标及权力文化取向——以“不莱梅大学”为例
- 2023年
- 教育质量监测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内涵由“主权独立”向“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为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揭示德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的权力文化,本文以“不莱梅大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不莱梅大学”教育质量监测的内涵、核心思想、过程及权力文化取向进行分析。得出未来高校教育质量监测的权力文化核心应是一种“教育情境性”及“去中心化”的价值取向,权力文化关系应由“权威专制型”转变为“沟通对话型”。以此为鉴,我国一流大学应重点构建“双循环—共同体”的教育监测氛围,同时应打破静态的、被动的、机械的“单向监测”文化,逐步创建一种多元的、有机的、互动的“双向监测”文化。政府应扩大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细化教育质量监测举措,增强监测措施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 杨宏浩
- 关键词:教育质量监测权力文化
- 语用学视角下公共标识语翻译的文化取向
- 2023年
- 公共标识语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迎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因此,城市公共标识语的翻译也逐步得到重视。本文从语用学视角入手,以兰州市内公共标识语为研究对象,采用例证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探讨公共标识语英译的常见错误,分析翻译过程中应考虑的文化取向,从而得出结论,即归化原则对公共标识翻译具有指导性作用。
- 王歌
- 关键词:语用学公共标识语文化取向归化策略
相关作者
- 戚务念

- 作品数:58被引量:3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和而不同 高等教育 文化取向 高等教育发展 隔代抚养
- 李祚山

- 作品数:117被引量:975H指数:17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 大学生 残疾人 内隐观 中介作用
- 尹睿

- 作品数:81被引量:1,45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教学设计 自我效能感 学习环境 教育学知识 TPCK
- 曾剑平

- 作品数:81被引量:60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 语言 文化 翻译策略 词语
- 庞德美

- 作品数:21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职业大学
-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大学英语 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策略 文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