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篇“ 文化古镇“的相关文章
- 皖南历史文化古镇空间形态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安徽东流古镇为例
- 2025年
- 东流古镇作为我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本研究以东流古镇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总结相关文献与案例,在空间句法的视角下,对该古镇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选取整合度、协同度、可理解度及商业POI等参数,探究其空间形态特征,将Depthmapx软件与ArcGIS结合分析古镇空间的体系结构。并针对东流古镇空间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其后续规划改造提供参考。
- 朱妍
- 关键词:空间句法
- 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发展的同质困境与治理路径——基于上元观古镇的案例分析
- 2025年
- 历史文化古镇是中华文脉和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助于建设文化强国和增强文化自信。在保护发展实践中,多元主体行动直接影响着古镇保护的效能。借鉴协同治理理论可构建一个包含“协同启动—协同目标—协同反思”逻辑的系统分析框架。以上元观古镇为典型案例,科学审视历史文化古镇在发展中面临的同质化难题。目标长效机制缺失、主体协同联动断层、资源供给结构失衡以及服务需求定位偏差等现实问题,可从顶层规划、政府支持、商业策划和文化挖掘四个维度探究其深层原因。借助强化整体规划、凝聚各方共识、整合多方资源及满足广泛需求等方法为古镇保护发展提供新策略。
- 王文彬张婷
- 关键词:历史文化古镇同质化协同治理
- 基于社区参与视角探讨历史文化古镇旅游发展策略
- 2024年
- 历史文化古镇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国内外游客探索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古镇正面临着过度商业化和历史文化资源被侵蚀等严峻挑战。社区参与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为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社区参与,可以有效平衡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深入分析历史文化古镇的旅游发展策略,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林峰
- 关键词:旅游发展模式古镇旅游历史文化资源社区参与
- 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古镇的开发现状及策略研究——以铜陵大通古镇为例
- 2024年
-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历史文化古镇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其以独具一格的民居建筑、长久积淀的文化韵味等带给游客独特的文化体验,对于文旅融合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铜陵大通古镇为例,分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问题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历史文化古镇开发策略,希望促进古镇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 姚丹
- 关键词:历史文化古镇古镇旅游
- 浙北历史文化古镇旅游景区品牌视觉美学研究
- 朱茜
- 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发展定位与文创开发思路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审视重庆10处盐业历史文化古镇特色,以公共政策视角分析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发展定位与文创开发思路。地处偏远乡村的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应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自然生态等特色资源进行微型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从国家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要求看,其发展定位应是“三新三地”,即微型文化创意新产业聚集地、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着力地和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载体培育地。从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实现发展定位看,其文创开发思路应是“三地三新”,即当地资源孕育新产业、当地居民成为新主人和当地企业形成新氛围。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应将自然资源、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纳入文创开发整体构架中,引入高校等社会力量共建文创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提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和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等社会促进政策,形成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格局。
- 陈太红陈放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历史文化古镇景观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重庆龙兴古镇景观提升项目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年来,古镇景观提升建设的具体实践与认知评价在行业内外日益受到重视。古镇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人类聚落形式之一,在形成与发展历程中往往易形成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景观。文章结合重庆龙兴古镇景观提升项目,从场所公共空间的活力评价与提升出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古镇原有景观空间活力现状及提升侧重方向,利用主要影响维度及街巷民建景观、交通可达程度等观测指标(环境资源活力、经济业态活力等)分析古镇景观空间的活力表现,提出改造主题街巷民建景观、完善丰富经济业态形式等优化侧重方向的建议,以期为古镇景观提升相关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曾琼林秀弘徐剑琼李超
-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历史文化古镇
- 城市边缘区历史文化古镇适应性更新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前城市边缘区历史文化古镇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城市、古镇的共生目标,确定古镇的更新方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涵盖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多尺度、多时段的城市边缘区古镇更新的纵横框架:纵向关联城市、片区、古镇3个尺度,辨析个体与整体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横向从过去、现状及未来3个时段对古镇环境、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进行关联梳理,塑造形象鲜明的地方性特征。尝试以系统观实现城市边缘区古镇的永续发展,以期为其他该类型古镇的更新提供一定参考。
- 崔晓萌寇晓丽冯姗姗
-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历史文化古镇
- 文化古镇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建议——以陕西省武功镇为例
- 2023年
-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武功镇旅游资源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根据文化古镇旅游资源评价现状,结合地域实际,从资源价值、发展条件与潜力、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出发,选择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武功镇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武功镇的旅游资源水平总体处于“良好”等级,在要素层中,古镇的资源价值和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为“优秀”,发展条件与潜力和保护情况评价为“良好”;在指标层中,历史悠久、教育价值等得分很高,是古镇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但配套设施条件、景点知名度以及交通情况得分较低,是古镇发展旅游资源的不足之处.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景点宣传力度、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古镇旅游资源进一步发展。
- 张阿媛
- 关键词:文化古镇旅游资源层次分析法
- 戴着地理眼镜读书——《空间的生产与重塑——流动中的文化古镇》书评
- 2023年
- 《空间的生产与重塑》一书选择的空间单元是镇。这个空间尺度容易让读者产生带入感,因为每位读者都有关于“镇”的直接和间接了解,并能够以之为基础,进入本书作者讲述的“江南文化古镇”。镇是一级行政地理空间单元,在中国城市大致对应街道(社区)。人们鲜活的日常生活经验。
- 周尚意
- 关键词:日常生活经验书评文化古镇
相关作者
- 黄震方

- 作品数:329被引量:8,817H指数:56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地 旅游经济 旅游业 影响因素
- 褚兴彪

- 作品数:43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侗族 传统村落 建筑装饰 古村落 古民居
- 蒲培勇

- 作品数:30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
- 研究主题:工业遗址 老工业区 草坪 三线建设 空间环境
- 马宏强

- 作品数:15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
- 研究主题:图案 成昆铁路 盐商 黑井 历史建筑
- 宋来福

- 作品数:36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
- 研究主题:包装盒 凉山彝族 城市 景观 桃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