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篇“ 文化堆积“的相关文章
-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东周遗迹出土冶铜炉渣研究——兼叙复杂文化堆积中冶金遗物时代特征的判别方法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探究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东周遗迹出土冶铜炉渣的时代特征,本文选取23件样品进行科学分析并深度讨论。检测表明,这些炉渣的冶炼产品均为红铜。炉渣基体含铜量的浮动范围较大,且基体物相常见磁铁矿,反映了冶炼工艺并不稳定。比较发现,西吴壁东周遗迹出土炉渣所反映的冶铜技术特征与东周时期典型冶铜遗址冶铜技术特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熔铜技术特征也不明显,因而推断本文炉渣很可能来自西吴壁夏商时期的冶铜活动,是与大量夏商时期陶片一起混入东周遗迹当中的。本研究对于系统探讨西吴壁乃至晋南地区先秦时期冶金技术面貌具有积极意义,并基于西吴壁材料开发了一套复杂文化堆积中冶金遗物时代特征的判别流程,在当前蓬勃发展的冶金考古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崔春鹏汤毓赟田伟戴向明
- 关键词:炉渣
- 柳州白莲洞遗址文化堆积表面霉菌的分离和鉴别
- 通过微生物分离和纯化实验技术得到单一的、纯化的霉菌,根据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和菌体显微结构,鉴别霉菌的种类。白莲洞遗址文化堆积表面采集的土样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和分离纯化,分离纯化出6种霉菌,经过鉴别分别是地霉属...
- 叶亮黄国霞李大伟
- 关键词:土遗址霉菌
- 文献传递
- 柳州白莲洞遗址文化堆积表面霉菌的分离和鉴别
- 通过微生物分离和纯化实验技术得到单一的、纯化的霉菌,根据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和菌体显微结构,鉴别霉菌的种类。白莲洞遗址文化堆积表面采集的土样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和分离纯化,分离纯化出6种霉菌,经过鉴别分别是地霉属...
- 叶亮黄国霞李大伟
- 关键词:土遗址霉菌
- 古人类遗址奇和洞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以18SrRNA基因作为真核生物分子标记,应用PCR-DGGE、定量PCR和测序方法,分析福建省漳平市奇和洞遗址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又有所重叠,现代层与其它历史时期形成的堆积层的相似度仅44%,Shannon-Weaver(H)指数随着堆积层形成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与pH、铬(Cr)呈负相关,与总氮正相关;均匀度指数(E)与pH、铬(Cr)和铜(Cu)皆呈负相关;现代层以原生动物三足虫、丝足虫、鞭毛虫、台湾簇虫和真菌接合菌、毛孢子菌、轮枝菌等为主;清代到明代堆积层,以薄囊藓、梨蒴藓、壶藓、丛藓及蚌壳蕨类生物为主;7 500—14 000年前堆积层,也含有与清代和明代层相似的壶藓和薄囊藓类生物;7 500—17 000年前堆积层,皆含有三角褐藻、羽纹藻层和蚌壳蕨类生物。清代层中的18SrRNA基因含量最高,其次是明代层,而15 000—17 000年前形成的堆积层含量最低。18SrRNA基因含量与Cr、Cu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真核生物对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堆积层的适应性不同,为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为生物考古学提供了新思路。
- 张秋芳林锦锋范雪春周阳靖金晓烽徐继荣王明光
- 关键词:环境因子真核生物多样性
- 中坝和中堡岛遗址文化堆积连续性的自然及人类活动因素被引量:1
- 2010年
- 中坝和中堡岛遗址文化堆积的持久连续性在长江三峡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它是由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址文化堆积由最初发育在河流宽谷区山前古冲积扇体或山前台地上,到逐渐发展演变为堆积在"河中岛"或"江中岛"上,特殊的地貌和沉积条件是促成这两处遗址文化层连续不间断发育的自然基础。长期的盐业、种植业以及渔捞作业是人类活动不间断发生于此的内在驱动力,并构成文化堆积连续发生的人类活动因素。"中坝人"和"中堡岛人"资源环境感知的形成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与自然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遗址中文化层间所夹洪水淤砂层以及文化层中所含洪水沉积物,非但没有阻碍或中断两处遗址人类活动的连续性,反而成为促进或稳固文化堆积体持续成长的重要物质因素。
- 史威李世杰马春梅朱诚张蕾
- 什么是文化堆积(Midden≠Cultural Deposit)——《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几个词汇等的翻译商讨
- 2007年
- 李浪林
- 关键词:翻译出版考古学文化堆积词汇
- 镇江城地下文化堆积类型分析
- 1995年
- 镇江城地下文化堆积类型分析王结华本文根据近年来镇江城市考古发掘资料,拟对埋藏在现代镇江城地下的古代文化堆积作一初步的归类分析,希望能对方兴未艾的城市考古工作有所助益与促进。一、常见文化堆积类型考古学上的堆积,是指在人类活动及自然力的作用下人工制品、人...
- 王结华
- 关键词:文化堆积废弃物
- 古人类遗址奇和洞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多样性分析
- 来自福建省漳平市奇和洞、从旧石器时代末至距今约17000年的文化堆积,为从时间和空间演变来研究、分析环境与生命变化规律提供了宝贵材料.
- 张秋芳周阳靖范雪春金晓烽王明光
- 河北邢台双碑柏人城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
- 2023年
- 柏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乡。2018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出灰坑、房址、墓葬、水井等遗迹,出土器物2600余件。根据地层堆积并结合出土器物特征,大致将遗存分为东周时期、两汉时期、隋唐时期。发掘表明,柏人城遗存的主要年代为战国秦汉时期,至唐朝时柏人城毁于水患。柏人城遗址是中国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东周秦汉城址之一,本次发掘对于认识东周秦汉时期地方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内布局及功能分区有着重要意义。
- 王震(执笔/摄影)周海峰陈国庆井中伟王一(摄影)李中敏(绘图)
- 关键词:占地面积文化堆积遗址
- 三星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
- 2022年
-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畔,文化堆积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宝墩文化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晚期蜀文化,其中最主体、最重要的遗存属于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见证了中华大地各区城文明早期的交流互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
- 雷雨
- 关键词: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宝墩文化中华文明文化堆积
相关作者
- 周广明

- 作品数:22被引量:96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原始瓷 商周 吴城遗址 文化堆积 出土
- 韩楚文

- 作品数:15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纪南城 遗址 陶器 青铜器 泥芯
- 胡谦盈

- 作品数:12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陶器 文化堆积 先周文化 遗址 考古研究
- 黄国霞

- 作品数:105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DNA 氧化三甲胺 挥发性盐基氮 表面活性 二硫键
- 吴耀利

- 作品数:19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遗址 龙山文化 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 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