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1篇“ 文化属性“的相关文章
- 完善人的文化属性: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
- 2024年
-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完善人的文化属性,使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在劳动教育中得到完善。以完善人的文化属性引导劳动教育的价值实现,需要明确劳动教育对象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类存在者与劳动教育对象应当成长为自由自觉的劳动者两个判断,进而在回归劳动本义的指引下优化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方法。劳动教育要实现对人的文化属性的完善,既要平衡劳动教育内容的工具性与价值性,又要依据个体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创设劳动教育形式。
- 杨慧芝李丽许芷菁
- 关键词:劳动教育文化属性
- 总体国家安全观文化属性及话语构建
- 2024年
- 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形象的公共安全领域,当今中国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23年全国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8.2%,连续4年保持在98%以上的高水平。在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取得这样的成就,无疑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不仅要形成有效的联络沟通机制和现代治理架构,更需要全社会居安思危,以文化涵养形成强大的人民动员能力,方能打好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 刘刚
- 关键词:文化涵养文化属性治理架构动员能力话语构建
- 21世纪德国“二战”电影的叙事特征及文化属性
- 2024年
- “二战”题材电影在德国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21世纪的德国“二战”电影在创作视角、叙事技巧和文化内涵上均有所拓展和创新。本文从真实性、艺术性和现实性三方面分析此类电影的叙事特征,从罪责审视、大屠杀和流亡记忆以及“平庸之恶”三方面剖析电影的文化属性,探讨德国“二战”电影在当今社会语境中的警示作用——战争绝非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的解药,人类应当从苦难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 黄羽欢
- 关键词:德国电影叙事特征文化属性
- “希腊化”与“伊朗性”的反思——帕提亚帝国多元文化属性的合分之辨
- 2024年
- 在帕提亚帝国文化属性中,“希腊化”与“伊朗性”的关系表现出先合后分的阶段性特征。“希腊化”是帕提亚帝国前期体现出的表层文化,而“伊朗性”是帕提亚人自身文化中始终延续并且逐渐凸显的本体文化。“伊朗性”体现在帕提亚帝国的钱币、图像、铭文、建筑和王权观念等诸多方面。在帕提亚帝国前期,出于巩固统治的政治需要,“希腊化”与“伊朗性”之间呈现出融合并存的态势。帕提亚帝国后期,随着罗马—帕提亚两极格局对立形势的到来,帕提亚人逐渐走向去希腊化和全面复兴伊朗文化。从持续时间和文化性质来看,“伊朗性”应是理解帕提亚帝国文化属性和文明交往特征最重要的维度。帕提亚文化对中古伊朗文明和罗马帝国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价值不应被其表面的“希腊化”和“内亚性”特征所遮蔽。
- 龙沛
- 关键词:文化属性希腊化
- 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广义韧性建筑
- 2024年
- 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态势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本文试图将文化因素纳入广义韧性建筑研究中,通过彰显建筑的文化属性,使人们“珍惜”它,从而变相地强化其应变能力,实现节能减排,走最广泛的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之路。
- 胡越
- 关键词:文化属性节能减排
- “旷野”的文化属性与柳青的文学传承
- 2024年
- 一柳青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在《人民文学》2024年第1期刊出,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24年1月以平装和精装两种形式出版了单行本。《在旷野里》是柳青于1953年写的,生前没有写完,也没有发表,如今,在创作70年后、作者去世46年后问世,引起文坛内外极大的关注。这部佚作原来没有名字,名字是准备在《人民文学》刊出前,评论家李建军和我在电话中商定的。
- 邢小利
- 关键词:文学传承文化属性佚作旷野
- 向天取色:北宋汝瓷的文化属性刍议
- 2024年
- 汝瓷文化是华夏文明和中国故事中兼具物质属性、艺术神韵与精神内涵三位一体的“中国符号”。本文以北宋汝瓷入宫事件为切入点,就北宋政治宗教导向,尤其是徽宗对道教神霄派的独尊,并结合汝瓷材料的神性寓意、工艺上的道教倾向和天青釉“向天取色”“表里俱澄澈”所具有的德政特征,剖析了典范汝瓷所具有的文化根基与属性,并对唐宋宫廷御用陶瓷等相关问题有所涉及,提出了一定的具有创新性的观点。
- 王新政王怀钦
- 关键词:道器文化属性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古典家具文化属性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古典家具文化属性识别方法及其应用,利用古典家具风格识别模型、品类识别模型对输入图片中包含的古典家具的风格、品类进行快速准确识别,然后利用各自品类的部件分割模型对其部件进行精准分割,基于部件分...
- 郭旦怀丁永杰
- 论朱松发山水画的地域特征、文化属性和时代精神
- 2024年
- 朱松发是当代安徽美术发展重要的践行者与开拓者,作为在安徽生活、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深受地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影响。本文以朱松发的山水画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地域特征、文化属性和时代精神三个角度开展研究,梳理其艺术发展的脉络,共享时代发展下朱松发山水画中所蕴含的与安徽文脉紧密相连的艺术生机与文化力量。
- 柳翔彬
- 关键词:徽州文化焦墨山水画
- 城建档案的文化属性及开发利用
- 2024年
- 朱诗晴
相关作者
- 李炳海

- 作品数:200被引量:50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汉代文学 《诗经》 楚辞 先秦 中国古代文学
- 杨朋

-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美国电影 文化属性 定势 女性形象 反抗意识
- 胡小明

- 作品数:108被引量:3,232H指数:37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 体育人类学 中国体育 民族体育 体育理论
- 卢求

- 作品数:104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五合国际
- 研究主题: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 生态节能建筑 生态节能 节能建筑
- 危静

- 作品数:20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特点 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歌 文化属性 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