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9篇“ 文化转向“的相关文章
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是詹姆逊1998年的著作。这部著作是詹姆逊对后现代文化的进一步探讨,书中对后现代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阐发,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转向。在这部书中,作者还为我们提示了后现代社会的两个新层面,即视像文化盛行和空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文化转向
本书是詹姆逊对后现代文化的进一步探讨,它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转向,作者在此书中将其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扩充到更为广泛的方面,尤其是后现代建筑及其政治经济方面。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关键词:文化哲学后现代主义
文化适应视野中家校关系研究的文化转向
2025年
在一定意义上,家校互动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互动,家校关系背后的核心问题是家庭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揭示和解释不平等的家校关系需要一种文化的视角。文化适应理论既为不平等家校关系研究提供了恰切理路,亦使已有研究的局限性随之浮现。第一,制度分析的研究视角相对忽视了家校关系不平等的深层意涵是“教育文化不平等”;第二,揭示“现象秩序”的研究目标较少关注到家校关系不平等的内在属性是“家庭教育文化边缘化”的“观念秩序”;第三,“结构—行动式”的研究路径通常遮蔽了行动者的能动作用,而“行动—结构式”的研究路径则兼顾结构与能动,能够弥补前者不足。
王佳伟汤美娟
关键词:家校关系文化适应文化转向
从农业史到乡村史:20世纪美国农业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2025年
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农业史研究受经济史、政治史影响较深,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在农业经济、农业政治和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70年代以后,受新社会史和新文化史的影响,美国乡村史学家开始跨越“乡村即农业”的传统研究范式,探索乡村家庭、社区、教会、族裔、妇女、乡村现代化等广博而丰富的研究主题,以往不受重视的家庭账簿、土地和税收记录、遗嘱、教会登记、民俗文化等具有了极大的史料价值,农业史研究出现“文化转向”,“新乡村史”研究框架开始形成。20世纪末以来,乡村史在专注社会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推陈出新,开始具备一定的跨国视野。
郭欢
关键词:农业史文化转向
人类学与美国中国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2025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类学携手“文化转向”重新塑造了美国中国史研究的面貌。美国中国史研究的“文化转向”由汉学人类学开启。象征人类学构建了美国中国学新文化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借助特纳的“象征—仪式”理论,美国学界的中国史研究者在葬礼等仪式研究上与人类学交流互鉴。格尔茨的解释人类学则重塑了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叙述方式和解释体系。象征人类学尤其是格尔茨的理论在史学界遭到很多批判。美国中国学界的新文化史研究引入实践理论导向的人类学对自身的研究路径进行调整和完善。这段学术史也是认识人类学与历史学关系的一枚透镜。
陈祖根
关键词:美国中国学新文化史象征人类学
论环境史的“文化转向”对城市史研究的意义——以山地城市为例
2025年
文章以自然属性突出的山地城市为例,在城市史研究中考察自然环境与城市社会文化的互动史,为从社会文化层面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提供历史依据,而此类研究的方法论还可进一步发展。通过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将“文化转向”后的环境史研究模式引入城市史研究,有助于为自然环境与城市社会文化的互动史研究建立有针对性的分析框架,并以山地城市为例提出研究倡议:加强对山地旧城滨水区形态演进的关注;交叠运用环境史研究的社会分层分析与文化建构分析;加强对近现代和当代的关注。最后指出以城市空间营造为媒介考察自然环境与城市社会分层、城市文化建构的互动史,是建筑学领域的学者在城市史与环境史交叉研究中的优势与特色,且城市史与环境史交叉研究对于非山地城市的历史研究而言同样有应用潜力。
陈力然
关键词:环境史城市史山地城市城市空间营造
边界的文化转向:基于不同学科的话语阐释被引量:1
2024年
边界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并未消弭,而是欲彰其文化意义。它在地理学中的叙事为:生存空间中的文化边界区隔、身份符号中的文化边界认同、地缘交往中的文化边界互动。它在政治学中的叙事为:民主发展中的文化边界诉求、权利行使中的文化边界规定、边疆安全中的文化戍边要求。它在经济学中的叙事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边界效应、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边界划定、跨域协同中的文化边界形态。分析不同学科关于文化边界的叙事,彰显边界的文化转向,对于深化边界认知、丰富边界内涵、增强边界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刘旺旺
关键词:文化文化边界文化认同
论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转向
2024年
商务英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转化。文章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中出现文化转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实现有效的商务英语翻译。
孙丹华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差异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视阈下《老生》中“巫”与“荒”文化意象日译研究
当今世界,全球化大势不可阻挡,异语言、异文化的人们之间的沟通障碍已经不再是语言的差异,更多的是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上的差异。在如此背景下,作为沟通桥梁的翻译自然也逐渐突破语言层面的桎梏,不断向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深入。2...
宋静怡
关键词:文化翻译
移动媒介时代下视觉中心主义的听觉文化转向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视觉中心主义与听觉文化转向在移动媒介时代的演变及其深远影响。考察了视觉中心主义的历史渊源、听觉文化转向的起因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感知和审美观念的影响。特别关注了技术进步如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式,进而影响文化...
宋振兴

相关作者

谢天振
作品数:115被引量:2,07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 翻译 译介学 文学翻译
周兵
作品数:31被引量:234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研究主题:新文化史 历史学 文化转向 西方史学 史学
曾文雄
作品数:100被引量:854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资本 任务教学法 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 语用学转向
孟维杰
作品数:122被引量:349H指数:11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学 文化 文化品性 积极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林慧岳
作品数:42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文化转向 现象学 文化 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