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631篇“ 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章
扎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4年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四川历史悠久,文脉悠长,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接续书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新篇章,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李仁君陈小燕
关键词:文化遗产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名副其实
古籍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前瞻
2024年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旨在有力推动古籍保护的相关事业。鉴于此,在梳理古籍保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阐明古籍传承性保护和智慧性保护理念的形成过程,其次总结国家政策引领、地方探索创新、科技融合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最后展望新时代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完善多维保护格局、加快数字化进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等对策建议。
高星荻
关键词:古籍保护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研究
2024年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世界遗产所在国应通过适当的法律措施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目前,我国共有39项世界文化遗产和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各项遗产遗产分布、遗产形态、遗产管理区域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随着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出台,以及国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地方世界遗产保护条例需要在现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新理念和新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完善世界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贾孟奇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述要
2024年
2023年3月30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乐山市政府、四川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在乐山召开。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周君生。
张瑜曲亮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教育司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紫禁城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24年
戏剧,作为我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关键体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民族精神。当前,面对社会的快速变革,众多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淡出公众的视线,面临消失的风险。因此,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首要之处在于深度挖掘其内在价值,这些传统戏剧形式不仅是璀璨的艺术瑰宝,更是民族历史与记忆的重要媒介。它们通过独特的表演艺术,鲜活地展现了各民族的历史变迁、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然而,这些宝贵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遭遇多重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进行保护和传承,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为后代保留无价的精神财富,同时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中国力量。
苏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艺术瑰宝精神财富
博物馆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日益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为热点话题。文章以博物馆为视角,探讨了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与策略。通过分析博物馆的定义与作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特点、保护现状与挑战,基于博物馆概念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余微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4年
博物馆不仅肩负着为公众传播历史与文明的使命,同时还肩负着为人类社会塑造未来的使命。作为博物馆来说,全面展现人类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其基本职责。在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如何抢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得以保存?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力量,如何与时俱进,将文化遗产的非物质门类纳入博物馆这一实体机构中,在新形势下做好自身功能的调整,这些都是亟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现结合驻马店市博物馆实际,浅谈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董亚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众传播文化遗产
河南省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4年
长城文化是天下一统、众志成城的文化。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城文化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河南省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河南省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提供借鉴。
李艳
“本真性”何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当用词”
2024年
“本真性”或“真实性”是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概念。《世界遗产公约》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有着比较明确的定义和应用,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国际文书对“本真性”的理解和应用,则经历了从强调到模糊,最终被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是一个“问题和障碍”的过程。这一转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协作密切相关。在教科文组织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后,随着多样性文化及其价值得到承认和尊重,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概念得到了相应的拓展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特征也获得广泛认同。由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概念隐含着固定和静止的含义,它被认为不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过程。考察这一过程,对于准确把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以及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整体视野下的过程性保护”与“法律框架内的结果性保护”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晓春
关键词: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
2024年
在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提出明确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搭建合作、互动、协商的行动网络,增加资源、制度保障,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构建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生态,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走深走实。
倪菁赵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

相关作者

单霁翔
作品数:246被引量:2,199H指数:26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研究主题: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 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 文物保护
闵庆文
作品数:552被引量:6,324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稻鱼共生系统 农业
吕舟
作品数:85被引量:470H指数:1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 遗产 北京中轴线
阮仪三
作品数:193被引量:2,75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研究主题: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 历史街区 城市规划 城市遗产
龙佩林
作品数:151被引量:1,022H指数:18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传统体育 传统体育 文化遗产 民族传统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