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5篇“ 文学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章
- 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40年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以CNKI数据库为中心的可视化分析
- 2024年
- 科幻文学作为一种被西方科幻小说催生出来的类型文学,在中国有深厚的文化成长土壤。自1904年荒江钓叟在《绣像小说》开始连载的首篇中国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诞生至今,中国科幻文学已从边缘走向大众,迈向国际。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6.1.R6软件,以“中国科幻文学”为高级检索关键词,将198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的428篇学术成果设定为研究对象,从历年发文数量、核心作者、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等方面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全面系统的可视化分析,进而厘清40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基本格局、前沿热点,力图呈现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的主题及未来发展趋向预测。研究发现:首先,40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成果整体呈迅猛增长态势,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核心研究群体为构建中国科幻文学理论体系而努力,却仍以独立研究为主,但这种自省性、建设性和突破性研究前沿推动了风格迥异、思想深邃的中国科幻文学不断发展;其次,科幻小说、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译介传播等是其研究热点;再次,研究主题多元丰富,主要集中于中国科幻文学、科幻电影、译介传播及科幻教育等方面;最后,本研究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只有立足中国文化场域,展现中国科幻文学理论批评的范式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 陈鸿雁
- 关键词: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前期编辑出版回顾
- 2023年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的会刊。在当代中国学术界众多学会主办的会刊中,这本刊物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已有四十多年;其上所发表论文的质量也多为业界认可,在没有“核心刊物”之说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无疑是得到业界认可的重要刊物。如果以时间来划分的话,这本刊物从创刊到20世纪末的二十几年,可以称之为是刊物的前期,其间共出版了十八辑,而这十八辑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的。
- 高克勤
- 关键词:古代文学理论当代中国学术编辑出版发表论文
-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研究史述评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民族国家叙事话语的演进紧密关联。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主体性已初步建立。面对着主流诗学的不重视,少数民族口头文论有着“失语症”的趋向。打破“少数民族VS汉族”“书面文论VS口头文论”“主流VS边缘”等二元对立思维习惯,以中国多民族文化互动交融为视野,展开少数民族口头文论相关研究,是建构中国文论话语实践之重要表征。
- 邓永江
- 关键词:中国文论少数民族
- 语言转向与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图景——《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评介
- 2023年
-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在考察20世纪分析哲学、结构语言学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三种本体论语言观的基础上,揭示出抽象的文学理论与具体的文学现象之间存在多重关联,体现出与后现代解构策略完全不同的后理论分析特点。分析哲学对意义、语用学以及指称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语言分析为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能世界、言语行为与指称等新的理论命题。结构语言学关于语言要素的联想关系与现实言语交际活动的分析,为文学理论研究隐喻、反讽以及文学与历史关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关于语言的分析促使文学理论研究艺术的物性问题,还在学科互涉视野中有效实现了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互动。这些分析都展示出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图景。
- 李永新
- 关键词:语言转向分析哲学结构语言学
- 保罗·阿姆斯特朗的认知文学理论研究
- 2023年
- 保罗·阿姆斯特朗的认知文学理论借鉴了现象学、阐释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美学的相关成果,试图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而形成新的研究方法,以更深刻地揭示文学审美体验的内在原理。他主张,文学通过和谐与不和谐的体验来与大脑相互作用,这些体验调动并有助于协调心理功能的神经生物学的基本对立关系,也就是大脑运作的基本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主要表现为:大脑的运行一方面追求模式化、综合化和持续性,另一方面又需要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他根据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指出,文学叙事活动与大脑的认知加工过程在某种程度上相一致。神经科学理论有助于探讨文学的审美机制,反过来,文学也有助于解释神经科学难以深入的审美层次。因此,文学既得益于又有助于神经美学研究。阐释学和现象学的一些理论与文学叙事的神经机制相吻合,可以印证认知文学理论的合理性。阿姆斯特朗提出了叙事学方面的一些经典问题,并且深入研究了叙事模式和文学阅读体验得以形成的内在原理。此外,他还探索了文学阅读中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与认知加工处理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些理论推动了文学认知叙事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发展,进而有助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更好地相互了解和相互促进。
- 王延慧李志宏
- 文学救赎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文学理论研究
- 本书沿循由哲学理路到文学意涵的写作思路,剖析夯筑在罗蒂新实用主义哲学观和科学观底基之上的文学思想。本书将罗蒂的文学思想溯源至分析哲学、欧陆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及浪漫主义传统,将罗蒂颠覆形而上学、重塑科学文化的哲学改造视为他...
- 马莉作
- 论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1979-1999)被引量:2
- 2022年
- 1979—1999年,我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呈现出先由政治批判向学术探索回归,再由学术探索向学术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在粉碎“四人帮”和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政治历史背景下,民间文学理论界出现批判“四人帮”对民间文学摧残的高潮,体现出“学术话语”为“政治话语”服务的特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民间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念逐步被清除,学术研究回归民间文学研究本体,其热点开始转向民间文学的特征论、价值论、关系论和体裁论,这是民间文学研究由外部进入到本体的视域转换。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其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不断显现,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达到了现代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史上的黄金时期。
- 黄永林
- 关键词:民间文学政治批判学术创新学术史
- 在“文学”面前“理论”何为——略论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热点话题被引量:5
- 2022年
- 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运用归纳、概括和推理的方式把实存之物及其关系构成的客观世界抽象为概念和逻辑的世界。传统形而上学曾经长期困扰着“理论”,以至于近代以来克服形而上学倾向就成为“理论”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化理论”是“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显现形式,虽然来去匆匆,但对于“理论”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纠缠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理论”是人们运用“理论”的方式对文学现象展开的言说,也曾经是“文化理论”展现自身解释能力的场所。但在“理论之后”,“文学理论”却陷入某种困境:究竟能不能用理论的方式来言说文学成了一个问题。“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成为受到普遍质疑的命题。
- 李春青
- 关键词:文化理论
- 走向世界的中国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王宁教授学术思想访谈被引量:1
- 2022年
- 一、求学于中西一流学府,致力于引领学术前沿(1980-1991)○王宁老师,您于1986-1989年在北京大学师从杨周翰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中国自己培养的英文和比较文学博士。随后,您又前往荷兰乌德勒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 王宁邹理
-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杨周翰文学理论研究博士后研究学术思想
- 回归本质,纳入主流——2021年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 2022年
- 2021年网络文学理论研究关注转折期网络文学的发展,着眼新问题,发掘新视角,提出新见解:一是展开了对网络文学的源流之辨、存在之思与未来展望,将网络文学置于百年文学史和当下社会现实,思考网络文学的来处和去处;二是回到网络文学的文学属性,探寻其叙事艺术、人物塑造、语言特色、美学风格、价值导向,并强化了作品细评;三是关注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和经典化路径,提出了更科学、具体、可执行的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四是紧密追踪网络文学发展动态,从数字资本主义角度分析网络文学“免费”模式,提出算法批评的创新方法;五是关注网络文学的版权运营、保护以及国际传播和出版,推动网络文学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 谢姣谢姣
- 关键词:网络文学
相关作者
- 董学文

- 作品数:245被引量:74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文学
- 段吉方

- 作品数:169被引量:33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伊格尔顿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意识形态 文化研究
- 周启超

- 作品数:94被引量:2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理论 文论 外国文论 巴赫金 跨文化
- 王元骧

- 作品数:124被引量:5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艺理论 文艺 文艺理论研究 审美 美学研究
- 钱中文

- 作品数:34被引量:39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文学理论 巴赫金 西方文论 审美意识形态 古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