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篇“ 文本中心论“的相关文章
- 超越阐释对象的执着——显隐说视域下对文本中心论的讨论和发展
- 2024年
- 传统阐释学的三大文本解读观分别是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与文本中心论。但随着目前对文本中心论的反思,人们认为传统的文本解读观是艾布拉姆斯理论在阐释学领域的延展,也是一种对现实阐释对象的执着。然而,这一主客二分的文学阐释理论忽略了文学世界的精神性、非现实性、自在性和唯一性。本文从显隐说出发,希望推动文本阐释对象从现实世界的对象转向文学自在世界本身。在面对两个世界交流的问题时,我们主张以想象体验的方式代替逻辑思维的方式。
- 洪义为
- 关键词:文本中心论文学世界
- 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中心”歧异与文本中心论辩护
- 2020年
- 伽达默尔继承海德格尔本体论诠释学的思维方式,认为作品的意义表现于无限的理解过程中。诠释学中,作者、文本、读者是最基本的要素,当前学界关于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中心存在颇多争议,主要表现为"读者中心""文本中心"及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三种理论倾向。在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理解作为诠释核心,就应当从理解过程剖析文本与读者的地位和角色。从理解前提看,理解者总是带着对文本的前见进行理解;从理解对象看,读者作为一种彻底的中介,不断构形文本;从理解任务看,读者总是将其现有的视域置入文本视域,在视域交融中把握文本的意义。故应将伽达默尔诠释理论视为"文本中心论"而非"读者中心论",文本在理解过程中呈现开放的面向,表现其真正的存在。
- 陈力祥颜小梅
- 关键词:诠释学文本前见视域融合文本意义
- 文本中心论对英语写作教学影响的探究及反思
- 2020年
- 文本中心论是指导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主要理论之一,侧重于研究写作有形的、可分析的方面——文本。在诸多研究中,最为广泛的是将文本作为对象和将文本作为话语这两种理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研究文本中心相关理论对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影响以及分析其利弊。
- 陈雁
- 关键词:文本中心论英语写作教学
- 由文本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接受美学理论核心观点探析被引量:1
- 2018年
- 西方接受美学的产生更新了人们对于文学意义生成的看法,完成了文学批评理论从作品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的转变,赋予了读者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 朱海燕
- 关键词:接受美学阐释学
- 强制阐释与本体批评范式——对新批评文本中心论的反思被引量:2
- 2018年
- 文本中心是包括英美新批评在内的西方形式文论的基调,它以文学性为逻辑起点,以文学语言的细读为基本操作方法,创设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批评话语。但是,文本批评不等于文学批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看似"永恒"的真理却成为"强制阐释"症候群中对语言学过度依赖的"场外征用"。文本中心论所导致的唯文本阐释倾向,在割裂作者与文本的先在联系中丧失了意义阐释维度的丰富性。在呼应强制阐释论基础上重建另一种"本体阐释",除了还原文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而外,还应包含反抗理论霸权的价值诉求。
- 韩清玉苏昕
- 关键词:文学世界
- 论利科的文本中心论
- 保罗·利科是当代法国最为知名的哲学家之一。在60年代的时候针对解释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完善的文本理论,其提出的文论兼有各家学派的特长,并且针对其进行系统的改造,存在一定的融合性和特殊之处。目前,中国针...
- 华莹
- 关键词:文本
- 文献传递
- 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文本中心论
- 2016年
- 艾略特不仅是英国著名的作家,也是英美新批评的理论先驱。他的"非个人化"理论,对"艺术情感"、"文学传统"、"客观关联物"有着独到的理论见解,带有明显的文本中心论的理论倾向,对英美新批评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房莹
-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艺术情感文学传统
- 文本中心论者的“声音戏剧”——析杜拉斯的经典剧作《萨瓦纳湾》
- 2012年
- 杜拉斯的《萨瓦纳湾》不仅是一部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实验戏剧,又是一部充满诗意和悲怆色彩的"声音戏剧"。作为"新小说派戏剧家"的杜拉斯在舞台上倡导一种供朗读的戏剧,即"声音戏剧"。这种新型戏剧挑战戏剧的"剧场本质",捍卫戏剧的"文学本质",重视剧本甚于重视表演,重视演员的言语甚于重视演员的动作,期望通过"声音"和简单而诗意的舞台空间把文本的思想与深度展示出来。越过小说和戏剧的界限,用"声音"创建陈述的舞台,动摇了戏剧作为一个艺术种类的"类"的概念。打破传统的观演关系让观众参与其中,通过想像和记忆构筑故事。这种大胆的创新和解构对丰富法国戏剧舞台有重要的意义。
- 全群艳
- 关键词:文学本质
- 文化研究的两种范式:文本中心论与相关性被引量:6
- 2011年
- 在中外历史上,"文本中心论"研究范式,可以说由来已久。这种研究范式从"意义为文本所固有并被作者所赋予"观点出发,关注文本本义,把"文本"作为研究客体的中心。在当代文本中心论研究范式不断遭到质疑和挑战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了一种新文化研究范式,即"相关性"范式。这种新研究范式的重心不在文本的本义,而在于文本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上,主张意义不是文本的固有特质而是被读者发现并生产出来的,一个文本只有进入社会和文化关系中,其意义潜能才能被激活。这种新研究范式具有开拓性意义,标志着当代文化研究从以往过于注重文本分析转向注重读者的文化实践。但另一方面,这种新范式也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文本本身的意义,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陈立旭
- 关键词:文化研究文本中心论范式
- “文本中心论”法律解释学的研究立场与基本特征被引量:3
- 2009年
- 受哲学解释学的影响,法律解释学在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研究上大致是沿着一条从"作者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再到"文本中心论"的路线发展的。其中,前两者在处理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见,我们需要捍卫法律文本在法律解释当中的地位。由此,本文对"文本中心论"法律解释学的研究立场和基本特征作了一个大致的勾勒。
- 李其瑞王国龙
- 关键词:法律解释有效性法律文本文本中心论
相关作者
- 陈立旭

- 作品数:359被引量:97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大众文化 费斯克
- 李其瑞

- 作品数:43被引量:146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法治 法学 法学研究 法治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陈力祥

- 作品数:105被引量:1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研究主题:王船山 王夫之 辨正 践行 政治伦理思想
- 刘铁锋

-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外事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语教学 高职英语 大学英语 民办高校 复述教学
- 杨红娟

- 作品数:1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 对等 文本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