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篇“ 文献学家“的相关文章
- 德国东方文献学家魏汉茂
- 2023年
- 德国目录学家魏汉茂博士终生从事图书目录事业。作为东方文献学家,截至2019年,魏汉茂编撰了各类汉学研究书籍145本、汉学相关书评和各类文章577篇;另有日本学相关研究64种,阿尔泰学、蒙古学、满洲研究194种,藏学研究23种,俄罗斯学21种;另有45种情色学研究和305种目录学、媒体学和编目学论述。本文采用人物志研究方法,论述魏汉茂的成长经历,分析他开展的与东方学相关的目录整理工作,指出他在世界东方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杜卫华
- 关键词:目录学家
- 文献学家王雨生平及其成就被引量:1
- 2019年
- 王雨是20世纪的文献学家,1930年代首次发现并抢救海源阁流散藏书。文章详考王雨生平、交游,分析其主要著作《古籍版本学》《古籍善本经眼录》等,探讨其在我国文献学史上的贡献。
- 项琳
- 关键词:文献学家古籍版本古籍鉴定
- 当代著名本草文献学家尚志钧
- 2019年
- 尚志钧为中国当代著名本草学家,一生致力于本草文献研究。尚志钧一生共辑复本草著作19部,出版本草著作33部,发表学术论文268篇,手抄笔录本草卡片资料二千多万字,在本草文献研究领域取得了令学术界高度认可的丰硕成果。其研究成果大致可以概括为构建本草方书双线研究联络网图、辑复亡佚本草、校点存世本草和名著专题考辨4个方面。尚志钧本草文献的很多研究成果被收录于现代高等教育专业教材之中,卓越学术建树为后来学者开辟门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
- 彭华胜解博文万芳
- 关键词:辑佚
- 中医文献学家——谢仲墨被引量:1
- 2019年
- 谢仲墨(1912-1971年),浙江萧山人,中医文献学家。1930年考入上海国医学院。1955年卫生部所属中医研究院成立,谢仲墨是应召入京的第一批中医专家,从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工作。他流传于世的几部学术著作有《国药之历史观与改进论》、《中国历代医学伪书考》、《中医病名之研究》、《温病论衡》等。谢仲墨的主要学术成就有:阐明中医文献研究之方法,改革中医从研究中医病名始;中医文献研究及伪书考;温病研究;国药之历史与药物文献研究。
- 葛政王咪咪解博文
- 关键词:中医文献中医病名伪书
- 文献学家傅增湘的诗文资料整理与研究
- 傅增湘(1872-1949)四川宜宾江安县,是藏书大家,目录版本学家,校勘学家,生前《四部丛刊》提供31种善本,死后北京图书馆捐书宋元善本285余种。
- 稻畑耕一郎
- 关键词:古籍整理资源保护文化价值
- 明代文献学家司马泰及其弟司马嵩墓志考释被引量:1
- 2017年
- 明代文献学家司马泰夙以清正廉明而为时流倾慕,但传世文献对他的记载却甚为简略。南京出土许榖所撰司马泰墓志与司马泰为其弟司马嵩所撰墓志,在补正司马泰家族背景、家族成员的组成、特别是司马泰诸兄弟的名讳及其由来、司马泰的生平事迹诸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邵磊
- 关键词:墓志
- 清末文献学家萧穆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萧穆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献学家,也是桐城派后期的著名作家,他的身后之作《敬孚类稿》是其思想的汇集。重视教育是桐城派学者的传统,萧穆作为一个处在时代大变革环境下的桐城文人,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敬孚类稿》中均有体现,具体可分为读书立人、治学态度、校讎与为文、提携后学四个方面,对此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桐城派的研究,也可以为我们当代的教育提供经验和教训。
- 王彬竹
- 关键词:交友教育实践教育思想
- 功存文物千秋业 望重台山百代师——著名文献学家项士元
- <正>中国图书馆一百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织部分。但因材料的匮乏及研究力量的薄弱,其中史事多模糊不清。2014年4月,王余光先生主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22大册出版,为此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材料。王余...
- 赵长海
- 文献传递
- 功存文物千秋业 望重台山百代师——著名文献学家项士元
- <正>中国图书馆一百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织部分。但因材料的匮乏及研究力量的薄弱,其中史事多模糊不清。2014年4月,王余光先生主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22大册出版,为此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材料。王余...
- 赵长海
- 中医文献学家吴考槃对《伤寒论》的研究述要被引量:4
- 2016年
- 吴考槃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大家,他不仅在《伤寒论》的校勘、训诂、注解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伤寒论》的编次、辨证施治、方药等医理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吴老十分注重《伤寒论》的编次,认为原文章节次序有一定条理系统,不可随意变动顺序;认为《伤寒论》的体例安排的极其巧妙,循序渐进,层层剖析。吴老总结《伤寒论》所用药物88种,并对药物进行剖析,以启发后学者对药物的掌握使用。吴老对《伤寒论》制方思想分析透彻,提示后人仲景制方原则不是一方一病,而是一方多病,对证就好。对《伤寒论》施治大法吴老总结为:表则宜汗,里则宜下,先表后里,先汗后下,此常法也,先里后表,先下后汗,此变法也,需知常达变。
- 吴承玉吴承艳
- 关键词:学术思想伤寒论
相关作者
- 王余光

- 作品数:103被引量:97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研究主题:文献学 图书馆 张舜徽 阅读史 图书馆学
- 涂耀威

- 作品数:23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 文献学 钱基博 四书学 《四书》
- 张金平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竟陵八友 文献学家 佚文
- 吴鹏

- 作品数:20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莫友芝 书法 汉字 博物馆藏 考释
- 赵长海

- 作品数:39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图书馆 史事 图书馆史 捐赠 新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