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7篇“ 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文章
- 医学成像中的斑块易损性评定
- 本发明涉及医学成像中的斑块易损性评定。医学成像及其它信息被机器实现的分类器用来预测斑块破裂,而不是依赖于用于评定病人的斑块易损性的从医生到医生的变化和有限的成像信息。解剖、形态、血液动力学以及生物化学特征被组合地用来对斑...
- D·科马尼西尤P·沙马
- 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脑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易损颈动脉斑块被证实在脑卒中发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种超声技术可评估颈动脉斑块成分及表面形态,并提供不同的评估指标。本文总结常规及新型超声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估中的研究进展,归纳各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对早期诊断脑卒中及制定治疗、随访计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赵聪聪李烨张乐鲁蓉
- 关键词:脑卒中易损斑块超声
- 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一种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级方法包括:获取待分级斑块的超声造影图像;采用分级模型的特征提取子模型,提取超声造影图像的分类特征图;采用分级模型的分类子模型,根...
- 石一磊赵星胡敬良牟立超侯雨陈咏虹
- 多模态影像学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及CTA+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行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手术所得颈动脉斑块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CD34抗体染色,分析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稳定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A+超声评估易损斑块的灵敏度最高,MRI评估易损斑块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MRI对斑块的脂质核心、薄纤维帽、溃疡、钙化、斑块内出血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斑块薄纤维帽的灵敏度最高,检测斑块脂质核心的特异度最高,检测斑块薄纤维帽、脂质核心的准确度均较高。结论 MRI仍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金标准,但CTA+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灵敏度、准确度与MRI相当,且其更加快速、便捷和经济,更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曾宇琪郑进霍桂军曹俊杰姚志超沈利明周大勇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易损斑块B超
- 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一种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级方法包括:获取待分级斑块的超声造影图像;采用分级模型的特征提取子模型,提取超声造影图像的分类特征图;采用分级模型的分类子模型,根...
- 石一磊赵星胡敬良牟立超侯雨陈咏虹
- 血清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00例,经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后分为稳定性斑块(SP组)57例,易损斑块(VP组)43例。两组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以及血清Lp-PLA2水平检测。分析血清Lp-PLA2水平与OCT检查结果,对于纤维帽厚度、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的关系以及血清Lp-PLA2对冠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与SP组相比,VP组舒张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血压、Gensini评分较高(P<0.05)。与SP组相比,VP组纤维帽厚度水平较低,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占比较高(P<0.05)。与SP组相比,VP组血清Lp-PLA2水平较高(P<0.05)。血清Lp-PLA2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与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呈正相关(P<0.05)。以冠脉易损性斑块形成情况作为因变量(未形成=0;形成=1),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血压、Gensini评分、Lp-PLA2均为影响冠脉易损性斑块形成的主要因素(P<0.05)。血清Lp-PLA2诊断冠脉斑块易损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敏感度为81.40%,特异性为82.46%,最佳截断值为217.96 ng/ml。结论冠脉斑块易损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水平较高,血清Lp-PLA2水平与纤维帽厚度、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相关,Lp-PLA2水平升高为冠脉斑块易损的危险因素,对冠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较高。
- 蒲春芳刘正阿布都乃比吴红艳
- 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易损性
- 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预测颅内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与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及颅内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同时行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及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检查并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中斑块成分将颈动脉斑块分为钙化斑块组(n=22)、混合斑块组(n=23)和非钙化斑块组(n=45)。筛选颈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炎症更重的混合斑块组和非钙化斑块组中存在同侧颅内动脉斑块患者49例,根据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检查将其分为易损斑块组(n=36)和稳定斑块组(n=13)。使用Perivascular Fat Analysis Tool软件和手动勾画相结合方式识别和测量颈动脉斑块周围脂肪密度。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用于比较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模型评估颅内斑块易损性。结果 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非钙化斑块组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值分别为-53.03[-46.02,-56.12]、-43.18[-39.30,-46.07]、-42.88[-39.86,-47.29]。与钙化斑块组相比,非钙化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更高(P<0.001)。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是颅内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OR=1.165,95%CI:[1.054,1.287])。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对颅内动脉斑块易损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7%、61.54%。结论 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是预测颈动脉不同类型斑块及颅内动脉斑块易损性的有效标记物,可以为影像诊断提供支持。
- 刘春翠张艳利徐静菲马芹芹王莎雷军强
- 多模态超声技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易损斑块的不同病理特征可致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超声表现具有异质性。联合应用多模态超声技术可通过多种超声表现分析斑块内成分、评估其易损性,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及评估疗效和预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及发展潜力。本文就多模态超声技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月伍建林
-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
- 基于CTA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分布位置之间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 利用CTA分析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特征与斑块易损性的关系,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及形成机制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伴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共89例。从CTA轴位测量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的特征参数(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斑块负荷和重塑指数)和斑块分布位置,根据斑块是否具有高危特征(包括斑块内出血、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溃疡等),将斑块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分析两组斑块的特征与分布位置的差异。结果 根据斑块高危特征,144条颈动脉中高危组79条,低危组65条。两组间的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横断面分布位置中,高危组较低危组相比更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管壁背侧(P=0.002),且分布在背侧的斑块,其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及斑块负荷较低危组更大(P<0.05);低危组更倾向于分布在颈动脉分叉处外侧壁(P<0.01),且其斑块的最大横截面积及斑块负荷较高危组小(P<0.05),而两组颈动脉斑块的重构方式及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的背侧,且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的厚度、横断面积及斑块负荷越大,斑块越倾向于不稳定,而低危斑块倾向于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外侧。
- 赵艺楠顾艳刘颖郭中萍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斑块易损性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
- CCTA的FAI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易损性的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脂肪衰减指数(FAI)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及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1月的80例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均经冠状动脉CTA检查确诊为非钙化斑块(NCP)。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39例、中度狭窄组24例、重度狭窄组17例,根据患者斑块是否为易损斑块,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27例)与非易损斑块组(53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FAI与NCP患者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易损斑块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重度狭窄组FAI(-76.95±7.91)HU低于轻度狭窄组(-66.73±7.69)HU、中度狭窄组(-71.58±8.65)HU,中度狭窄组低于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4、2.190、4.534,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A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26,P<0.05)。易损斑块组中高血压23(85.19%)、吸烟史8(29.63%)、FAI(-67.64±8.32)HU,非易损斑块组中高血压30(56.60)、吸烟史4(7.55)、FAI(-75.69±7.88)HU,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5、6.841、4.16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AI是患者斑块为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OR=1.439,P<0.05)。结论FAI可以有效地评估NCP的风险分层,对指导患者的临床管理有重要意义。
- 袁晨陈倩倩马颖陈忠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斑块易损性
相关作者
- 惠品晶

- 作品数:170被引量:694H指数:1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超声 颈部血管超声 超声评估 经颅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卒中
- 吕琦

- 作品数:15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斑块易损性 超声评估 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易损斑块
- 金笑平

- 作品数:123被引量:4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颈动脉 斑块稳定性
- 许金鹏

- 作品数:48被引量:222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易损性 细胞凋亡 阿司匹林抵抗
- 陈文强

- 作品数:96被引量:8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超声 易损斑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