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8篇“ 断裂坡折带“的相关文章
-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沉积充填样式及断裂坡折带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综合应用岩心、常规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三段(以下简称沙三段)的层序地层、沉积充填样式及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大体对应于沙三下亚段、沙三中亚段、沙三上亚段;区内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包括滨浅湖和深湖)等沉积体系;断裂坡折带对沉积体系或沉积充填样式具有最重要的控制作用:凹陷北部陡坡带凸起边缘的断裂坡折控制着扇三角洲近端的粗砂砾岩沉积,凹陷边缘带的二级断裂控制着扇三角洲前缘和湖底扇的砂质沉积,南部缓坡带的断裂坡折控制着河流三角洲和湖底扇沉积的发育和分布,凹陷中部的断裂坡折控制着凹陷的沉积中心;三角洲和湖底扇相带的发育和分布,尤其是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湖底扇砂体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构成盆内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最有利相带。
- 刘丽军林畅松
- 关键词:层序地层断裂坡折带沙河街组三段车镇凹陷
- 塔中南缘断裂坡折带成因演化及对奥陶系优质礁滩体的控制作用被引量:3
- 2019年
- 塔中南缘断裂坡折带发育的良里塔格组优质礁滩体储层是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但目前未获得重大突破。利用岩心、镜下薄片、测井、地震资料,并结合地震反演及构造解析等方法,对塔中南缘断裂坡折带的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分析了其构造演化并探讨了其成因模式,明确了其上发育的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并预测了优质礁滩体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南缘断裂坡折带为一条近EW向展布、分割了卡塔克隆起和塘古孜巴斯凹陷的高角度逆生长边界断层。断裂坡折带沿走向的构造样式、活动方式及演化模式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多期性特征,由西向东划分了Ⅰ、Ⅱ、Ⅲ、Ⅳ、Ⅴ段。坡折带于加里东中期Ⅰ幕开始发育并在加里东中期Ⅲ幕定型,加里东中期Ⅰ幕(T47)坡折带的古地貌奠定了礁滩体发育的基础,而其后的演化影响了礁滩体的垂向生长结构。优质礁滩体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良里塔格组上段,而横向上则主要分布在断裂坡折带Ⅲ段。
- 肖子亢丁文龙曹自成何建华陈恩代鹏田明智
- 关键词:断裂坡折带良里塔格组上奥陶统
- 鲍金根地堑断裂坡折带油气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区被引量:7
- 2016年
-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鲍金根地堑斜坡为例,依据断裂坡折带储集层、地层、构造及所处位置,对其分类及其与油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高位坡折带地层薄,储集层相对不发育,主要发育深切谷,以断块油藏为主;中位坡折带地层较全,储集层发育,主要发育宽缓的沟谷,以断块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低位坡折带位于烃源岩发育区,主要发育低位域扇体,储集层不发育,以岩性圈闭的凝析气藏为主。根据3类坡折带各自特点,认为中位坡折带以及高位坡折带内的沟谷是油藏的有利勘探区,低位坡折带是凝析气藏的有利勘探区域。
- 于浩业赵卫军欧亚平姜涛郭勇
- 关键词:油气藏类型有利勘探区
-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古近纪—新近纪断裂坡折带与沉积相分布被引量:7
- 2013年
- 综合地震反射时间突变、岩石类型与沉积微相和地层厚度等多种方法来识别断裂坡折带,并通过构造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对所识别的断裂坡折带进行进一步确定,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在古近纪和新近纪发育了七个泉、红柳泉、阿拉尔、阿拉尔东、Ⅷ号、昆北和Ⅺ号断裂坡折带。由于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断裂坡折带可以分为萌芽期和繁盛期2个发展期,分别对应于古近纪和新近纪,且断裂坡折带活动强度依次增强。依据断裂坡折带发育部位及对沉积相分布控制作用的不同,可将断裂坡折带划分为浅水坡折带和深水坡折带:浅水坡折带之上发育辫状河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深水坡折带之下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两者之间以三角洲前缘和滩坝亚相为主,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Ⅺ号断裂坡折带中部以下地区具备形成深水浊积的条件,极有可能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接替区。
- 施辉刘震丁旭光杨乾政王标
- 关键词:断裂坡折带柴达木盆地古近纪沉积相
- 孤北断裂坡折带低位体系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
- 2012年
- 孤北断裂坡折带油气成藏条件较为优越。但是由于构造圈闭发育程度较低,沙三段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储层及岩性-地层圈闭分布较为隐蔽,造成油气滚动勘探的难度较大。针对低位体系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应用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以不整合面与初始湖泛面为界,厘定了孤北断裂坡折带低位体系域地层超覆带的范围,识别了低位体系域残留可容纳空间的分布,查清了低位扇在该地区的展布特征。以地质规律为指导,以初始湖泛面为等时面,通过沿层提取振幅属性,预测了包括地层超覆线、砂体尖灭线以及砂体顶面构造线研究在内的低位扇储层分布特征,对断裂坡折带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有一定借鉴作用。
- 吏锋兵张彦山闫森郭建立王超
- 关键词:断裂坡折带岩性-地层油气藏沙三段
-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及其邻区礁滩体发育的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和古地貌控制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的区域构造-沉积演化为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礁滩体的发育提供了基本的沉积背景。经历了加里东期、早海西期及晚海西期三期构造运动,形成三期三种级次的断裂:一级断裂规模较大,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走向北西—南东向;早海西期形成二级断裂,规模相对较小,走向与一级断裂近于垂直;晚海西期形成的三级断裂,规模更小,走向则近于一级断裂。这三期构造运动的应力场方向是来回变化的,强度则逐渐减弱。这种构造运动特征引起了礁滩体发育环境的反复变化,因而形成了多期礁滩体,它们在垂向上出现叠置的现象。古地貌形态对礁滩体的发育具有控制意义,礁滩体主要发育在古地貌高点上,并在横向上形成带状分布。在研究区,以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中部的礁滩体最为发育,并呈现出多期发育的特点。
- 雷克辉钟宁宁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古地貌特征
- 珠江口盆地番禺隆起东南缘断裂坡折带及其对低位域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6
- 2009年
- 番禺隆起是珠江口盆地中南部的一个重要含油气区。区内新近系沉积期主要发育NW向和近EW向的同沉积断裂,它们的发育和分布控制着沉积充填和总体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古隆起的东南和东北缘发育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形成明显的古地貌突变带或断裂坡折带。东南缘的主控断裂是由裂陷期发育的缓坡反向断裂所形成的,构成了番禺隆起与白云深凹带的分界。地震相、地震属性等分析和追踪其分布范围揭示出,珠海组、珠江组中下部层序的低位域三角洲砂体沿断裂坡折带下斜坡呈裙带状分布。研究指出断裂坡折带下斜坡低位域具有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的良好条件,并为该区近期的勘探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
- 董伟林畅松谢利华张忠涛阳孝法张燕梅张博崔立叶
- 关键词:断裂坡折带岩性油气藏珠江口盆地
- 万城断裂坡折带薄层砂岩地震储层预测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薄互层储层预测一直为陆相勘探一大难题,目前仍无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介绍一种在地震分辨率低、井资料少的情况下,通过多项基础实验研究,综合利用多属性和阻抗反演的定性储层预测研究思路,有效解决薄层识别的方法,在万城南万12井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李铭华
- 关键词:薄互层地震属性阻抗反演多解性
- 塔中台地边缘上奥陶统灰岩段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以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为例被引量:20
- 2008年
-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鉴定技术,确定塔中台地边缘中、上奥陶统灰岩段至少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裂缝显著改善储层品质。认为岩心上大量微细裂缝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渗透率,沟通大裂缝与基质孔。研究区储层发育模式强调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埋藏溶蚀是造成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作用,并指出下一步勘探目标是有利沉积相带中的裂缝发育带。
- 周波贾承造顾家裕李启明邬光辉倨岩
- 关键词:阴极发光埋藏溶蚀台地边缘
- 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坡折带与岩性油藏勘探
- 通过对万城断裂结构及演化分析认为万城断裂是新沟嘴组沉积时期的同沉积断裂,来自西北部的马山物源可以通过万城断裂带在其下降盘形成坡折带砂体。在万城断裂前缘形成裙摆状或朵状分布,形成一系列岩性圈闭。万城断裂下降盘岩性油藏勘探初...
- 王永军
- 关键词:江陵凹陷断裂坡折带同沉积断裂岩性油藏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林畅松

- 作品数:288被引量:4,686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层序地层 珠江口盆地 盆地 碳酸盐岩
- 邬光辉

- 作品数:141被引量:1,935H指数:30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奥陶系 油气藏 走滑断裂
- 李启明

- 作品数:32被引量:68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油气成藏 奥陶系 断裂坡折带
- 郭玉新

- 作品数:17被引量:2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低位扇 东营凹陷 隐蔽油气藏 断裂坡折带 构造坡折带
- 宗国洪

- 作品数:32被引量:6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页岩气 东营凹陷 梁家楼油田 断裂坡折带 隐蔽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