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02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文章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医疗负担与贫困脆弱性
-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20年我国完成脱贫攻坚战是重大历史性成就,然而伴随着绝对贫困的消失,相对贫困和返贫问题任然长期存在,许多脱贫人口在摆脱绝对贫困以后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容易返贫...
- 杨秉浩
- 关键词:贫困脆弱性新农合
- 传统小农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与现状研究——基于宝鸡市眉县的田野调查
- 2023年
- 文章选取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猱猴桃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对404户小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传统小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普遍认知水平低、认知范围不全面等;传统小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重视程度高,参与现状乐观,参与意愿强烈;传统小农户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不满意因素,主要体现在"保费高、保额低"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作用小"两个方面,总体而言满意度高,未参保小农户所占份额小.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力度,提高大病统筹的报销比例,精细报销方法,着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丁月张雨柔周可心张焯婷卢煜州
- 关键词:小农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保险
- 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劳动供给关系间的作用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劳动供给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提高劳动供给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0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中的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数据,建立生命质量指标,使用PSM-DID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劳动供给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显著增加了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业劳动参与(P<0.01)。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非农业劳动参与和农业收入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其占比分别为11.47%和12.77%。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好地改善了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供给,对生产活动产生了正向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医疗制度的保障范围及水平,与我国人口疾病谱的趋势相适应,增强农村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劳动供给。
- 朱海璐何丹丹潘云瑾范亚慧曹欢欢姜茂敏马乐王明旭
-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老年人
- 口述史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动员策略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为例
- 2023年
- 2003—2010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广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对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变革给新农合推广动员带来的筹资困境等挑战,博兴县综合运用多种动员策略,不仅采取召开动员大会、上门宣传等传统动员手段,还利用乡土社会中的人情网络、面子观念等在村镇进行体制外动员,并运用新时代大众传媒手段开展媒介动员。通过严格落实新农合报销政策,当地最终实现了新农合政策的内化。农民群众自发宣传新农合政策,动员取得了突出成效。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新时期开展社会动员、推进国家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刘啸虎舒晴
- 关键词:口述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关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2023年
- 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简称“新农合”)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制度,受到政府支持,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与的一种多方面筹资活动。党和国家为了更好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时刻督促国家医疗保障局健全完善基本医保制度。“新农合”从原来的区县级统筹提升至城乡居民医保的市地级统筹,然而,“新农合”作为一个惠民惠国的制度,近几年“新农合”参合人数有所下降,出现收费难的情况,一些农民不愿意对“新农合”进行缴费,2019年-2020年“新农合”参合人数降低了约0.4亿。本文认为“新农合”制度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新农合”费用不断上升且适用范围仍不健全;“新农合”的资金监督环节薄弱,造成了医疗基金的损失浪费;“新农合”宣传力度弱,无法得到参合者的高度认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健全“新农合”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 张波
- 关键词:大病统筹医疗基金报销范围
- 后扶贫时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2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数字乡村、现代农业等利民政策。在此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与城乡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问题不容忽视。医疗是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对农民非常重要,而国家一直重视的新型农村合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依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再是制度实施初期的那些旧问题,相反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新问题。文章重点探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万洁
- 关键词:乡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 在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大背景下,切实巩固好脱贫成果、强化防贫长效机制建设就成为目前农村反贫困工作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疾病仍是我国农村地区最主要的贫困风险要素,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医疗保障机制,以增...
- 于丹丹
-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贫困减贫效应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实证研究
- 2022年
- 本文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这一制度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构建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创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新农合可以通过对家庭医疗支出产生影响进而对创业决策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新农合还可以降低风险厌恶对创业决策的负向影响。最后,为了减轻样本选择问题,本文进一步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进行验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创业决策的处理效应在1%的水平下显著,由此可见,本文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 叶美婷米运生杨学儒
-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创业决策风险厌恶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视角下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启动的十余年间,给农村居民就医带来了诸多便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乡镇卫生院作为乡镇一级的卫生行政医疗机构,在新农合出台以来,其行政职能、工作任务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转变,给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比较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乡镇卫生院能够从中做好积极应对工作.从当前整体形势来看,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护理队伍素质与能力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护理环境明显改善,力求为乡镇、村屯居民提供最为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下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现状,提出了几点优化改进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的策略.
- 韩蓄
-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护理工作
- 基于卫生资源供给结构视角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益公平性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基于卫生资源供给机制差异,对比分析福建省新农合制度下不同卫生资源水平的居民受益公平性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提取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特征区间,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卫生资源配置对新农合制度受益和补偿水平的影响。结果福建省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可划分为高、中、低三大区间,回归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新农合受益公平性有正向作用,但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与受益水平呈负向变化关系,千人均床位、卫生技术人员的规模越大,居民实际获得的补偿水平越低,即不同卫生资源配置区间新农合实际补偿率有差别。结论卫生资源配置会影响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公平,因此,必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同时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保障居民更加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从而改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公平性。
- 李鑫梅李跃平
-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固定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