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3篇“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相关文章
新型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药敏试验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新型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症状体征、体外药敏及脑脊液生化检查,提高临床医生对新型球菌感染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2014年-2020年确诊为新型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分布、症状、治疗情况及体外药敏结果。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HIV患者2例(7.1%),非HIV患者24例(85.7%),余2例(7.1%)患者未行HIV检测;18例(64.3%)有基础疾病。28株新型球菌,根据来源分别为:脑脊液源性18株(64.3%),全血源性6株(21.43%),灌洗液源性3株(4.68%),皮肤脓液源性1株(3.57%)。18例球菌脑膜炎患者症状主要集中在头痛、发热、呕吐;6例球菌血流感染中有5例菌血症患者有发热,1例患者无发热,6例均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3例肺球菌感染中有2例合并肺结核,1例没有基础疾病。28株新型球菌中,6株患者未做药敏,22株药敏结果显示,除1株对伊曲康唑有获得性耐药、1株对伏立康唑有获得性耐药外,为非野生型菌,其余菌株均为野生型,没有获得性耐药。结论新型球菌好发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临床早期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治疗难度大,临床需结合症状特点和药敏试验更精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周少波洪小兰蔡媛媛曹香香
关键词:隐球菌病新型隐球菌肺隐球菌病
新型球菌感染合并2型糖尿病个体化药学监护一例
2023年
本文报告1例55岁患者,因咳嗽3个月,间断发热2个月入院,入院后诊断为肺球菌感染、肝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动态调整人胰岛素降糖治疗。对患者多次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低于有效浓度范围及其CYP2C19基因检测,临床药师进行个体化药学监护,治疗期间患者病情转归良好出院。
孙莎莎张凡朱曼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伏立康唑药学监护
新型球菌感染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球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2022年6月收治的1例新型球菌感染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检验指标、影像学资料、术后病理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症状,全身多处色素沉着,2022年6月24日上腹部平扫CT提示双侧肾上腺多发结节状软组织影,2022年7月1日上腹部增强CT提示双侧肾上腺结节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考虑肾上腺肿瘤可能性大,遂于2022年7月13日行后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球菌病。术后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2周后自行停用,术后3个月复查CT提示双侧肾上腺多发占位,再次服用伊曲康唑治疗。结论肾上腺球菌病患者通常出现头晕、乏力、全身多处色素沉着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腹部增强CT通常表现为肾上腺结节伴不均匀强化。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上可考虑行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真菌治疗。
刘宏伟李世豪朱奕桂志明许志坚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播散性隐球菌病肾上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新型球菌感染诊断的现有实验室技术与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新型球菌感染是艾滋病的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准确、快速地检测新型球菌感染对于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新型球菌感染的现有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新兴发展检测技术,为早期、快速、高效地诊断新型球菌感染提供参考。
刘永兰汪燕岱久樊红丽张桂仙谢祺李正伦高丽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型隐球菌
结缔组织病合并新型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CTD合并新型球菌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例CTD并发新型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85岁,平均(51±23)岁;均无明确鸟类接触史。其中3例RA,7例SLE,1例pSS,1例未分化CTD;4例球菌脑膜炎,8例肺球菌病;12例均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起病前均曾单用或联合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血球菌抗原检测均阳性;6例行脑脊液检查,2例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2例脑脊液培养阳性,3例颅内压明显增高[最高>600 mmH2O)(1 mmH2O=0.0098 kPa)];7例行肺穿刺活检,7例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阳性;6例发病时淋巴细胞<1.0×10^(9)/L,共2例检测了外周血CD4^(+)T细胞且水平明显降低。治疗方面,12例均静脉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4~6周),12例应用氟康唑,2例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1例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1例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氟胞嘧啶,均改为口服氟康唑序贯治疗,总疗程4~21个月,11例均痊愈,1例球菌脑膜炎症状缓解。结论CTD合并新型球菌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可能与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关,外周血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降低更易感染,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此病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苏晖莹金月波王乃迪安媛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肺隐球菌病隐球菌脑膜炎
肝移植术后髋关节新型球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髋关节新型球菌感染病例及相关文献复习,关注此病的发生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移植术后髋关节新型球菌感染病例,并以英文关键词“Cryptococcus”和“joint”或“arthritis”、中文关键词“球菌感染”和“关节”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报道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综合分析关节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结果患者男性,39岁,因“左侧髋部肿痛2个月”入院,既往因肝硬化在外院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后长期口服抗免疫排斥药物及激素治疗。髋关节经穿刺引流液培养确诊为新型球菌感染,严格抗真菌治疗后好转。文献共检索到9例关节球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4~92岁;主要受累部位是膝关节4例,其次是髋关节3例。8例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局部肿痛,1例合并发热;影像学多表现为关节周围溶骨性病变5例,其中2例合并局部软组织肿物形成。经及时手术干预和(或)抗真菌治疗后,7例患者治愈且随访未见复发,1例于出院3个月后不明原因死亡,1例确诊后要求转院失访。结论关节球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极易与肿瘤、结核等疾病相混淆,当临床上怀疑本病时,应尽早行穿刺液或组织病原学检测,以免误诊和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李书林肖郑伟郭徽灵颜来鹏廖艺琳王万涛张锦平李俊杰苏凌波汤发强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肝移植
新型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断与转归
2022年
球菌感染是猫重要的全身性真菌病之一,其典型表现为鼻部变形^([1-2]),而该病变通常被认为是鼻窦病变的延续^([2])。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内脏器官病变及眼部和神经病变。本病具有人兽共患性,已有大量球菌引起人类临床脑炎、肺炎和皮肤病变的报道,但在国内宠物临床上罕有报道。本文对1例猫新型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报道,为临床类似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黄薇张兆霞肖盟张迪张迪季玲西
关键词:皮肤病变隐球菌鼻窦病变人兽共患
米诺环素在新型球菌感染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球菌是人类侵袭性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脑膜脑炎。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新型球菌治疗方案有所差异,但所有推荐方...
孔钦翔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米诺环素氟康唑转录组测序动物实验
儿童新型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儿童新型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并探讨PCR及高通量基因分析在新型球菌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新型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方法、治疗及预后。结果共计10例患儿入选本次调查,其中男女各5例,中位年龄6.28(4.08,12.02)岁;4例患儿有家禽/土壤/腐物接触史;7例患儿诊断为新型球菌脑膜炎,3例诊断为播散性新型球菌病;5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其中2例通过高通量基因分析发现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头痛伴发热为新型球菌脑膜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3例播散性新型球菌病患儿均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治疗均采用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诱导治疗,氟康唑巩固治疗;其中2例患儿诱导治疗期间出现低钾;1例患儿巩固治疗期间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治愈5例,放弃3例,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既往被认为免疫功能正常的新型球菌病患儿可能存在基因微突变所致的原发性免疫缺陷;PCR检测可提高新型球菌的检出率并缩短检测时间;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能提示感染播散;水化及常规补钾可能减轻两性霉素B的毒性;控制颅内高压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陈文娟曹清罗丽娟王薇李璧如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原发性免疫缺陷
免疫抑制模型大鼠脑脊液中两种新型球菌感染的检测方法比较
2020年
[目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大鼠脑脊液中两种新型球菌感染的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A组和C组大鼠实验d1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 mg/kg),B组和D组腹腔注射等量1 m L生理盐水;实验d4 A组和B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 m L浓度为1×106新型球菌悬液,建立大鼠感染模型,C组和D组大鼠注射1 m L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实验d6收集四组大鼠的脑脊液,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墨汁染色方法检测四组大鼠脑脊液,比较两种方法的新型球菌感染阳性检出率.[结果]新型球菌FQ-PCR方法检测新型球菌感染阳性检出率高于墨汁染色方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检测大鼠脑脊液中新型球菌感染阳性率优于墨汁染色,可用于临床检测脑脊液中是否存在新型球菌感染.
刘华匡晓妮贺湘玲陈铁强田鑫邹惠游亚兰
关键词:免疫抑制

相关作者

林庆安
作品数:101被引量:658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纤维支气管镜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药敏监测
柳德灵
作品数:195被引量:654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纤维支气管镜 肺隐球菌病 肺癌 肾移植
赖国祥
作品数:355被引量:1,36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肺隐球菌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 肺部感染
叶嘉
作品数:39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骨髓炎 新型隐球菌感染 肋骨 介入治疗
陈卫国
作品数:378被引量:1,651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乳腺 X线 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