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58篇“ 新媒体事件“的相关文章
- 新媒体事件中集体记忆的建构与演化逻辑探究
- 2024年
- 胥羽希
- 新媒体事件中的传播关键节点:基于“两微一端”的跨事件、跨平台计算传播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新媒体事件”是数字时代中国政治传播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基于20个“新媒体事件”在“两微一端”上的传播数据,对传播关键节点进行跨事件、跨平台的计算传播分析。研究分析了不同平台传播关键节点的分布特征,发现微博平台的关键节点构成最多元,跨事件变动性大;头条平台关键节点的构成最单一,但跨事件稳定性高。不同平台分别有15.5%-28.7%的账号具有至少跨两个事件的影响力,但跨越不同类型事件的账号较少;6.4%的账号具有“跨平台”影响力,但同时具备“两微一端”影响力的只有1.1%;仅有2.0%的账号兼具“跨事件”与“跨平台”影响。在“新媒体事件”传播中呈现跨事件、跨平台影响的主要为新闻媒体账号。
- 周葆华冯钰婷
-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
- 探究新媒体事件中的情感要素——从情感表达到情感失控
- 2022年
- 随着“后真相”一词的走红,各种被情绪裹挟的新媒体事件层出不穷,情感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学界重视。本文尝试在情感社会学的框架下浅析新媒体事件中情感表达诉求的合理性,以及过分剧烈的情感表达,尤其是“愤怒”的情绪下可能造成的情感失控所带来的对现有传播伦理和社会关系的冲击。
- 曹菡凌
- 关键词:情感表达新媒体事件传播伦理
- 新媒体事件传播中的社群再造与呈现方式研究
-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成本降低,现实中的各种问题都在微博、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投射出来,促成各类事件的产生。在事件的频繁发生中,人们不断地构建新事件相关的虚拟社区,又在事件结束后,逐渐解散着虚拟社区,虽然这...
- 王国芸
-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社群脚本
- 基于网络结构与内容分布的新媒体事件聚类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意义]现有新媒体事件的聚类研究聚焦于事件的单一维度属性,并未考虑事件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和文本分布特征。[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的相关概念,提出基于网络结构熵与内容分布熵的事件聚类模型。模型在表征事件网络结构特征、内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完成跨内容事件相似度对比,并使用图表示学习算法与k-means聚类算法对事件进行分析与聚类。本文选取113例微博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并使用事件基本属性(点赞、评论、转发等)作为聚类对照实验组。[结论/发现]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能够捕捉到新媒体事件更深层次的传播、分布特征,能够对现有相似度计算指标进行完善与补充。[创新/价值]本研究不仅能够从多维度层次提取事件的传播特征,即事件网络结构特征和内容分布特征,还能够为舆情预测、管控提供支持,通过熵维度的信息变化监测不同事件之间的传播共性,辅助后续舆情事件的预测与监管。
- 马昊马晓悦
- 关键词:网络结构新媒体事件
- 从沉默到协商--高校在新媒体事件中的主体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文章从公共协商理念的视角探讨了近年来不断增长的高校新媒体事件。进而总结出高校新媒体事件不同于一般网络舆论事件,具有展开公共协商的潜质;作为独特的文化机构,高校不应作为沉默者或只是事件多元主体的一员,而是有责任成为积极的沟通主体,促进公共协商的展开,培育公共理性精神;在具体的公共协商实践中,高校应在捍卫主流价值、引导争议话题、彰显人文关怀上做好公共沟通,从而达到寻求公众理解的目标。
- 施春陵
-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事件公共协商
-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新媒体事件的发生机制与行动过程——以“江山娇之问”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借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探讨以"江山娇之问"为符号特征的新媒体事件的发生机制与行动过程。此次新媒体事件由传统媒体报道中的性别歧视所激发,在社会化媒体空间聚集起无身体在场的行动个体,产生集体兴奋。行动者群体通过娱乐化的话语实践完成对外的话语抗争以及群体内部的情感共振。互动仪式产生的象征性团结与情感能量推动这一仪式在更长时间跨度上的延展,造成由"仪式"向"派对"的转变。
- 陈伟军张伟韬
-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集体行动
- 互联网趣缘群体在新媒体事件中的话语建构——基于“AO3事件”的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AO3新媒体事件覆盖范围广、参与圈层多、社会影响大,是近年来较为典型的新媒体公众热点事件。在该事件中,个体行动者取代媒体组织者,成为事件文本生产的主体。本文通过观察不同趣缘群体在互联网上参与AO3事件的话语建构过程,分析他们如何通过媒介话语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实现社会权力关系的互动和话语场的争夺。
- 廖媌婧
- 关键词:话语建构
- 从新闻“事件”到融合“景观”——基于媒介融合的新媒体事件传播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发展的态势不仅带来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形塑了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的全新景观,从而带来新媒体事件生成环境、内涵、表现形式等的根本性改变。新媒体事件已经不再是网络平台酝酿生发的单一热点事件,而发展成为一种"全民围观、全媒体参与"的社会景观。在传播学领域,目前学者们对新媒体事件的研究多倾向于新旧媒体互动及传播效果层面的研究,而鲜有立足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研究事件的传播规律。同时,新媒体事件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在媒体矩阵融合传播作用下,事件被不断强化、放大、标签化、意义化。整体舆论场呈现一种新的"强围观、弱应对"的社会景观,微小事件处理不好,往往引发巨大社会风暴,给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带来新的考验。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层面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新媒体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事件体现,是中国社会情绪的晴雨表,也是反映国家治理成效的一面镜子。因此,研究新媒体事件的传播规律,对于建设科学有效的舆情引导机制,完善国家网络治理综合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健
-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事件
- 共治·共融·共建·共享:信息生态视域中的新媒体发展——2019年中国新媒体事件回顾被引量:9
- 2020年
- 2019年,中国新媒体以有序系统的多元主体共治、迭代更新的技术共融、新媒体行业之间的平衡共建、用户参与生产与传播的内容共享为特征,呈现出系统、动态、平衡、人本的信息生态。具体而言,从政府到企业,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法规出台,聚力社群和网民等多元主体的网络共治;5G赋能传统媒体的转型融合,"四全"媒体建设持续发力;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在传播层面的互动渐成常态,继续发力舆论生态的共建;互联网对用户的影响日渐深入,用户工作生活空间的网络化,网络空间的生活化,为用户共享新媒体红利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
- 张晋升祁志慧
- 关键词:共治共融共建共享新媒体事件
相关作者
- 孙永兴

- 作品数:53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司法 新媒体事件 司法民主 反功能 媒体
- 周葆华

- 作品数:144被引量:1,69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新媒体 实证研究 人工智能 舆论 媒介使用
- 韩敏

- 作品数:43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新媒体事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媒介形象 身体 商议民主
- 庞弘

- 作品数:60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赫施 作者意图 传媒文化 草根 论文学
- 吴世文

- 作品数:102被引量:47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互联网 媒介 记忆 新媒体 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