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1篇“ 新康德主义“的相关文章
- 新康德主义被引量:4
- 1979年
- 新康德主义一词,是用来说明1870年至1920年间,遍及全德国的一种多少有些相似的哲学活动;它们都强烈地反对非理性主义与思辨的自然主义,确信只有回到康德的方法与精神上去,哲学才可能成为一种“科学”;除此之外,它们没有多少共同之处。这些哲学活动是实现了康德的预言,即一百年内他的哲学会得到复兴。由于康德哲学的复杂性与内部矛盾,新康德主义者从哥尼斯堡的圣人那里取来的经并不一样,他们主张不一,众说纷纭。到十九世纪末,新康德主义者之间。
- L.W.贝克
- 关键词:新康德主义康德哲学自然主义哲学史家唯物主义
- 平等主义amour-propre的证成困境——对新康德主义卢梭研究的一项评述
- 2024年
- 对amour-propre的阐述是卢梭批判不平等的基础,它被视为一种过度的社会性自爱,表现为对自身优越得到承认的渴求,是不平等的首要心理动机。近来,研究者重估了这一概念,认为它仅是一种欲求平等道德尊重的无害自爱,并且由于与平等主义政治构成内在呼应,卢梭的道德和社会理论能在amour-propre下得到统合。这一解释成为近年卢梭研究中影响极大的范式。但其对amourpropre内涵的重估无法得到文本支持,以此为基础串联卢梭的理论还将导致逻辑上的不连贯。因此,有必要恢复对此概念的合理理解,并由此思考卢梭理论的整体性。
- 党成孝
- 关键词:卢梭自尊自爱新康德主义
- 不同的“先验”——简论胡塞尔与康德、新康德主义的对话与分歧
- 2024年
- 尽管胡塞尔、康德和新康德主义者都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哲学”,但他们对于先验的理解有根本的分歧。在康德和新康德主义者看来,先验意味着一种可能性的条件,相应地,先验哲学就是探讨主体性如何成为客体性和客观知识的可能性条件。而对于胡塞尔来说,先验则意味着一种彻底的“自身被给予性”或“明见性”,而先验哲学是探究一切客体性如何被主体性所构造,或者说在主体性中获得彻底的自身被给予性。围绕着“先验哲学”的含义,胡塞尔与那托尔普展开了相互批评和争论。从20世纪的哲学历史来看,那托尔普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批评对于现象学的后来发展走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现象学从一种对意识生活的反思和直观描述变成了一种生存论的解释学。
- 吴增定
- 关键词:先验哲学现象学对象化
- 在逻辑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之间:《世界的逻辑构造》中的康德与非康德因素
- 2023年
- 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一般解读是沿着经验论的线索展开的。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开始以新康德主义为视角重新评价逻辑实证主义。本文将以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为切入口来探讨逻辑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的学理关系。通过检查对《世界的构造》的经验论解读,并考察《世界的构造》中的康德因素和非康德因素,本文将阐明,对《世界的构造》的经验论解读和新康德主义解读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为《世界的构造》的理论方案明确地处在逻辑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之间。这种居间性不仅体现了卡尔纳普思想的复杂性,也说明逻辑实证主义作为一种“语言转向”后的分析哲学思潮并没有规避西方哲学传统的根本问题,即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 孙宁
- 关键词:卡尔纳普逻辑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
- 危险驾驶罪之出罪研究:从新康德主义的视角被引量:3
- 2022年
- 2019年以来,危险驾驶罪成为个罪案件数最多的罪名,该罪是否导致“过罪化”的问题是晚近刑法界热议所在。该罪作为典型的预防型犯罪,其前瞻性的风险预防范式旨在阻断行为危险性向结果危险性转化的因果流程,但其独特的归责范式也潜藏着虚化构成要件、不当延展刑法触手的法治危机。犯罪是事实与价值交织的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视域下对犯罪本质的揭示,危险驾驶罪也应契合犯罪本质的内在要求。危险驾驶罪的出罪存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困境,根源在于形式解释导致入罪标准过低。刑法的谦抑包括立法的谦抑和司法的谦抑,在刑事法网日益严密、法定犯不断增加的当下,需借助功能主义基础上的刑法实质解释方法,着力通过司法之实质评价建构该罪的出罪机制,实现刑法谦抑。
- 何群康志雄
- 关键词:新康德主义功能主义出罪
- 新康德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的意义矩阵——重估阿多诺《先验灵魂学说中的无意识概念》的价值
- 2022年
- 青年阿多诺为申请授课资格撰写的论文《先验灵魂学说中的无意识概念》往往被视为不成熟的学院哲学习作而遭到否定,然而,这样的看法无法把握这篇论文在批判理论起源之际的独特价值。在这篇论文中,阿多诺将新康德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放入同一个意义矩阵,尽管这一做法使得这篇论文充满矛盾,但这类矛盾是矩阵中三方相互裂解和激发的产物,蕴含着思想的真理要素。阿多诺正是借助这些矛盾将精神分析激进化,突破主流意识哲学的框架,开始框定批判理论发展的轨道:第一,反对非理性主义哲学,确立理性主义的启蒙批判;第二,反对意识哲学对先验主体的理解,限制唯心主义哲学中自我的自发性;第三,将无意识概念纳入社会批判领域,深化了意识形态批判方法,预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更新方向。这篇论文显示出第一代批判理论如何受益于新康德主义,同时可被视为批判理论对20世纪初德国主流哲学的“内在爆破”,对这篇论文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批判理论范式的起源,重估哈贝马斯对第一代批判理论仍未走出意识哲学范式的批评。
- 金翱
- 关键词:阿多诺新康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意识意识哲学
- 精神科学与诠释学的交汇——以狄尔泰和新康德主义价值学派之争为中心被引量:1
- 2022年
- 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价值学派和狄尔泰在人文历史领域的学科划界、认识论和方法论等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这些分歧映射了他们所面临的哲学的时代课题,特别是文化科学/精神科学的逻辑奠基与客观性辩护。狄尔泰和新康德主义价值学派具有共同的问题意识,其探讨促成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精神科学与诠释学的交汇:新康德主义价值学派基于对历史理解之意义关联和价值关联的揭示,以隐性的方式走上了文化科学的诠释学之路;狄尔泰经由心理学进路的反思批判最终将诠释学提升为精神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和本质要素。厘清狄尔泰和新康德主义价值学派之争的具体语境和来龙去脉,对于深入理解19—20世纪的精神科学运动以及诠释学的重新出场具有关键意义。
- 牛文君
- 关键词:文化科学客观性诠释学
- 从新康德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青年卢卡奇政治伦理思想的嬗变
- 2021年
- 青年卢卡奇对待苏联布尔什维克的态度存在着从新康德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过程。在《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一个伦理问题》一文中,卢卡奇赞扬布尔什维克主义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但也认为其暴力革命缺乏伦理基础。随后他受到宗教伦理思想启发,在《策略与伦理》中认为布尔什维克主义运动的伦理基础是牺牲精神,并将内在人性的动机上升为无产阶级的阶级伦理。在实践上,卢卡奇还视布尔什维克党为伦理实体。但由于他对无产阶级伦理的过高估计,脱离了现实发展的基础,通向了以救世主自居的乌托邦主义。卢卡奇这一思想转变是其走上马克思主义和开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对完整理解卢卡奇其人及其思想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初始定向有积极意义。这也提示在看待和展开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时须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
- 吴一帆黄学胜
- 关键词:新康德主义马克思主义革命伦理乌托邦主义
- 脑、心、世界:预测编码、新康德主义与超越论的观念论被引量:5
- 2021年
- 最近一些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预测编码进路支持了一种激进的神经表征主义,按其所言,我们有意识体验的内容是一种神经建构,一种由脑生成的模拟。这种说法与19世纪中期德国新康德主义者发展的思想极为相似。而一些新康德主义者最终对他们所处的表征主义框架的说服力和内在一致性产生怀疑。我在本文中将首先论证当代预测编码的支持者需要认真对待其中的一些关注点。之后我会转向现象学。我们会看到,胡塞尔支持超越论的观念论的动机部分是由于他拒斥表征主义和现象主义,以及他试图捍卫体验世界的客观性。这让我们面临一个有趣的问题,即哪种立场最能顺应我们对实在论的自然倾向:当代神经表征主义还是胡塞尔的超越论的观念论?
- 李恒威康文煌(译)
- 关键词:新康德主义
- 脑、心、世界:预测编码、新康德主义与超越论的观念论
- 2021年
- 当代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能从与哲学史的更密切的交互中获益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而且理由很多。对心智-世界关系的深刻反思和分析不是新东西,忽视传统资源会适得其反。这样做可能会让你错过一些重要见解,而这些见解可能要在几十年或几百年后才被重新发现。在下文中,为了例证这点,我会论证目前流行于认知神经科学中的预测编码框架与19世纪中期德国新康德主义者发展的思想之间存在一些有趣的相似点。
- 李恒威康文煌(译)
- 关键词:新康德主义观念论认知神经科学超越论心智哲学
相关作者
- 陈根发

- 作品数:31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法哲学 宽容 法理学 价值相对主义 新康德主义
- 张玉能

- 作品数:439被引量:97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新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美学 席勒 审美
- 刘建伟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法理念 新康德主义 正义 法学 研究方法
- 陈爱萍

- 作品数:11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考茨基 梅林 新康德主义
- 李双翼

- 作品数:15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 卢卡奇 新康德主义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