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7篇“ 新流行区“的相关文章
- 湖南省1979~2003年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疫情现状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分析掌握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湖南省1979~2003年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螺情、病情以及传染源等有关疫情调查资料。结果 所有新发现血吸虫病疫区,都是先发现患者,甚至是出现了急性病例。且一旦发现新的流行区,居民感染都很高(最高村民组达87.1%)。特别是新流行区多集中在城郊、城镇附近的沟港、滩地。结论 以上新流行地区成因大多是通过打湖草、捞鱼虾(鱼卵草)以及渔船民作业、运输工具将钉螺带入扩散所致,传染源为当地人群到疫区下湖作业感染,以及从疫区迁入病例和购进的家畜。
- 谢木生李以义吴昭武李岳生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钉螺传染源
- 快速控制山丘型血吸虫病新流行区防治对策的效果和效益评估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评估干预措施在桃源血吸虫病新流行区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方法比较干预措施前后和干预措施期间试点居民和耕牛血吸虫病情指标、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性指标的差异,对比干预措施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结果两年的干预措施使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1998年12.61%下降到2000年的0.14%,同期家畜感染率也由15.91%下降到1.35%。活螺框出现率下降幅度为93%,活螺密度下降幅度99%,感染螺消失。干预措施成本效益比为1:1.76。结论在地理位置较封闭,流行因素较简单的山丘性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可以通过强化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干预措施的投人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 赵正元吴昭武彭先平姚孝明吴秋泉吴明清刘德山周应彩
- 关键词: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化疗传染病
- 湖南省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形成因素和分布特点被引量:7
- 2002年
- 吴昭武彭先平赵正元李以义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 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南阳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2001年
- 青阳县南阳乡无血吸虫病流行记载,1997年7月该乡东河村村民曹国胜因病来我站就诊,被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随后个案调查得知,曹国胜在发病前半年内未曾离开过东河村.随后进行追踪调查,于8月上旬在东河村发现钉螺,初步证实该乡为新发现流行区.8月21 E至9月6日我们对该乡进行了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报告如下.
- 张卫能张旭光钱叶荣方开发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区裂体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螺情调查钉螺分布
- 快速控制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疫情的试点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快速控制湖南省新疫区血吸虫病流行的防制对策。 方法 通过对新流行区进行重点纵向观察 ,根据各流行区的流行因素特点 ,合理组合运用现有防治方法。 结果 桃源试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 1998年的12 .16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14% ,下降了 98.8% ;耕牛感染率由 15 .91%下降到 1.35 % ,下降了 91.5 % ;活螺密度由9.12只 /0 .11m2下降到 0 .11只 /0 .11m2 ,下降了 98.8% ;感染螺密度由 0 .0 2 48只 /0 .11m2下降到 0 .0 0只 /0 .11m2。长沙市傅家洲和益阳市黑湖洲试区均在短期内取得了消灭钉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 结论 合理组合运用现有的防制措施 。
- 方金城易命宜吴昭武陈焱刘新胜罗旺德彭先平赵正元皮建刚石中谷肖俊文吴秋泉吴明清姚孝明皮辉
- 关键词:血吸虫病新流行区防制对策流行病学
- 新流行区血吸虫病人吡喹酮治后10年抗体水平变化被引量:6
- 2001年
- 观察新流行区血吸虫病人治疗后抗体水平动态变化。用 COPT、IHA和 ELISA检测 4 4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抗体水平。吡喹酮治后第 6个月 ,3法检测的抗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以 COPT下降的幅度最大 ;第 1 2个月 3法的下降幅度均增大 ,第 1 8个月未见明显再下降。其中 EPG≥ 1 6.0的 2 3例患者治后第 6个月仅有 COPT的阳性率和环沉率 (COPR)较治前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治后第 1 2、1 8、1 2 0个月 3法检测的抗体阳性率与 COPR或 GMRT较治前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COPT近期和远期考核疗效的效果均优于 IHA和
- 阳桂芬吴昭武石中谷徐剑波符应林张志刚周艺彪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新流行区COPTIHA吡喹酮
- 黄石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形成及防制研究被引量:4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因素与防制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访问、座谈、查阅历史资料 ,了解钉螺和传染源来源情况。选择有代表性且疫情较重的 2个自然村 ,采取化疗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策。结果 历史上可能有未发现的少量钉螺存在 ,通过 6 0年代修建黄石水库 ,钉螺进入灌溉渠道大量扩散 ,在输入外来传染源后 ,导致了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和扩大。试区采取上述防制对策后 ,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 1998年的 12 .16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14% ,下降了 98.8% ;耕牛感染率由 15 .91%下降到 1.35 % ,下降了 91.2 % ;活螺密度由 9.12 %只 /框 (每框 0 .1m2 ,下同 ) ,下降到 0 .11只 /框 ,下降了 98.8% ;感染螺密度由0 .0 2 48只 /框 ,下降到 0。 1999年和 2 0 0 0年均未查到感染螺。结论 修建水库 ,如有钉螺进入灌溉系统 ,可以沿水系造成大面积扩散 ,加之传染源输入而形成新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采取以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策 。
- 吴昭武刘新胜彭先平肖俊文姚孝明赵正元吴秋泉吴明清皮辉陈焱易命宜方金城
- 关键词: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防制对策
- 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化疗前后病人抗体水平的变化
- 1994年
- 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化疗前后病人抗体水平的变化欧阳桂芬,彭喜松,杨瑞青,刘启立,张志刚,尹红雨,何志辉,贺正才,赵雅琴1990~1991年我们采用COPT、IHA、ELISA对血吸虫病新流行区299例粪检阳性病人进行了化疗前后的抗体水平测定,结果如下。1...
- 欧阳桂芬彭喜松杨瑞青刘启立张志刚尹红雨何志辉贺正才赵雅琴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药物治疗抗体水平
- 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新流行区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抗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6
- 1993年
- 应用COPT、IHA、ELISA检测新流行区44例血吸虫病人吡喹酮治疗前后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治后6个月,COPT、IHA和ELISA的抗体阴转率分别为47.7%、9.1%和22.7%;环沉率均值由治前27.3%下降至9.9%,IHA和ELISA检测的抗体滴度均有明显下降,治后12个月COPT的阴转率较IHA、ELISA为高,但治后12~18个月3法检测的抗体水平未见继续下降。感染度较高(EPG≥16)的23例患者,治前3法阳性率均为95.7%,治后6月、12个月抗体水平下降幅度COPT明显高于IHA和ELISA。在新流行区COPT近期疗效考核的效果比IHA和ELISA为好。
- 欧阳桂芬吴昭武彭喜松杨瑞青何永康石中谷舒钧信王青如杨国南卜开明刘启立李竞荣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COPTIHA抗体水平
- 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八代自然村疫情调查
- 2007年
- 罗有登杨学文杨从义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调查自然村新流行区防治站
相关作者
- 吴昭武

- 作品数:53被引量:2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洞庭湖区 流行病学 新流行区 洞庭湖
- 赵正元

- 作品数:80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洞庭湖区 洞庭湖 血吸虫病疫情
- 彭先平

- 作品数:20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新流行区 山丘型血吸虫病 防制对策
- 陈焱

- 作品数:47被引量:31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洞庭湖区 防制对策 抽样调查
- 方金城

- 作品数:6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办公室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血防 新流行区 流行病学 防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