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4篇“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被引量:1
2006年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表现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不张。其理特征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
乔萍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支气管壁病理特征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991年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简称 HMD)又称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主要死因之一。在美国每年有4万多新生儿罹患此,其中万余因此丧生,故对其防治已成为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有关透明膜的形态及成份,许多作者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张国昌于明信刘佩芝
关键词:表面活性物质羊水吸入孕母早产低体重儿肺泡上皮
探讨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以30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应用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应用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活量的比例(FEV1/FVC)、用力活量(FVC)],血气分析指标[pH、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9.33%高于对照组的9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1/FVC、FVC分别为(5.19±0.52)L/s、(2.04±0.18)L、(76.12±5.88)%、(2.68±0.23)L,均高于对照组的(4.57±0.43)L/s、(1.55±0.12)L、(68.28±4.93)%、(2.27±0.18)L(P<0.05)。治疗前,两组pH、OI、PaCO_(2)、PaO_(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H(7.36±0.16)、OI(352.19±72.26)mm Hg(1 mm Hg=0.133 kPa)、PaO_(2)(85.29±7.2)mm Hg高于对照组的(7.21±0.13)、(308.39±73.11)mm Hg、(80.39±6.98)mm Hg,PaCO_(2)(38.39±3.21)mm Hg低于对照组的(45.29±4.11)mm Hg(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接受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患儿的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陈淑珍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牛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对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牛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对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牛表面活性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NCPAP治疗,2组均治疗72 h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pH值]、呼吸力学指标、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活量的比值(FEV_(1)/FVC)],并发症。结果 治疗72 h后,2组血清hs-CRP、PCT、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PaO_(2)、pH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通气量、静态顺应性、呼吸时间常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通气量、静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2组呼吸时间常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_(1)、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FEV_(1)/FV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6%vs. 22.86%,χ^(2)=4.590,P=0.032)。结论 NCPAP联合牛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机体炎性反应,降低泡表面张力,减少泡损伤,提高泡的顺应性,改善呼吸功能及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潘继壮覃述姚代娟童跃蒙玉绸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后
布地奈德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025年
目的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引入布地奈德联合猪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实践效果。方法9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以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固尔苏治疗。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呼吸功能指标[静态顺应性(Cstat)、吸气峰流量(Insp Flow)]、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2 h,两组PaCO_(2)、Pa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PaCO_(2)(41.17±2.41)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7.04±2.96)mm Hg,PaO_(2)(71.54±4.27)mm Hg高于对照组的(65.66±3.73)mm Hg(P<0.05)。治疗后12 h,两组Cstat、Insp Flow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stat(58.42±4.18)ml/cm H_(2)O(1 cm H2O=0.098 kPa)、Insp Flow(3.94±0.47)L/min高于对照组的(53.24±3.86)ml/cm H_(2)O、(3.36±0.33)L/min(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联合固尔苏治疗方案引入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呼吸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价值显著,值得实践、应用。
胡俊彦
关键词:布地奈德猪肺磷脂注射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研究
2024年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经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为HMD患儿,样本共计50例,所有患儿均于2022.1-2023.12收治我院,采用随机抽签法均等划分辅助通气治疗的参照组(n=25例)与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治疗的干预组(n=25例),观察与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情好转情况。结果 干预组总疗效较参照组(96.00%VS76.00%)高,P<0.05;相较于参照组静态顺应性(Cstat)、吸气峰流量(InspFlow),干预组更高,相较于参照组呼吸时间常数(RCexp),干预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VS参照组低,P<0.05;并发症概率相比中,8.00%的干预组VS32.00%的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 HMD患儿开展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整体疗效,改善呼吸指标,保障其治疗安全性,值得应用与推广。
陈爱琼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辅助通气配合表面活性物质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辅助通气联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份收治的5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设置25例,其中对照组中采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研究组加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其各项血气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组间差异不大,(p>0.05)。结论 辅助通气联合表面活性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和血气指标,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儿情的康复,可做进一步推广。
何梅花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辅助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疗效
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年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时,探究临床上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实施价值。方法 50例研究对象筛选后,与本文入组条件相符,分为2组后,包括:对照组、实验组,该项操作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经调查发现,以上患儿抽取时间方面,介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患儿疾分型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治疗阶段,25例患儿应用常规机械通气疗法,另外25例患儿应用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干预,而后根据研究需要,将其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比较不同模式治疗后抽取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最终效果,详情分析后包括:临床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鼻中隔受损、部感染)。结果 (1)实验组中,抽取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关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60.27±10.13h),氧疗时间为(91.45±10.13h),住院时间为(8.21±1.16d),相较对照组(86.11±10.29h、120.18±10.09h、12.48±1.09d),前者更短,P<0.05;(2)总有效率方面,参与本项研究活动的两个组别中,统计数据为68.00%、92.00%,比较结果得出:后者高于前者,实验组具备优势,P<0.05;(3)不同方案治疗时,关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常见不良反应有:鼻中隔受损、部感染,计算发生率后,实验组(4.00%)VS对照组(24.00%),表现低,P<0.05。结论 临床治疗阶段,为了保障新生儿生命健康,实现理想的预后效果,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的使用有重要意义,对于透明膜病患儿来说,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可提高患儿总有效率,此外,该类治疗方案在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确切效果,在临床上安全系数高,值得大力推行、使用。
杨桂鲜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效率
注射用牛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注射用牛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注射用牛表面活性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循环功能、血气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外水含量、循环阻力、平均动脉压与右室每搏功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H值高于对照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使用注射用牛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各循环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林春花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
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2024年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接受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2022年3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儿64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行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时,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黄菲菲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综合护理

相关作者

高薇薇
作品数:86被引量:726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高流量 呼吸窘迫综合征 间歇正压通气
赵奕怀
作品数:23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婴儿 肺透明膜病 儿童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余加林
作品数:396被引量:3,550H指数:2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早产儿 败血症
林明祥
作品数:69被引量:263H指数:8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新生儿 脓毒症 小儿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陈运彬
作品数:228被引量:1,439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