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1篇“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儿保门诊应用的探讨
2023年
分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儿保门诊中的实施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我院接生的110位新生儿作为研究主体,将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分析研究这些患者的行为神经测定结果。结果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结果处在标准范围内,在新生儿生长过程中,其行为能力日渐增强、肌张力明显上升、NBNA评分越来越高。结论 在儿保门诊内重视新生儿神经、心理发育,及时对新生儿进行脑损伤筛查,动态监测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结构,提供早教指导,从而减少伤残儿出现概率。
付林林
关键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儿保门诊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联合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比值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联合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比值(B/A)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5月—2021年6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收治的患儿6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在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6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NBNA评分、B/A水平,分析NBNA评分、B/A在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并发病情的表达水平以及对高胆红素血症以及并发症状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B/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51±2.03 vs. 5.69±1.35),NBNA评分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26.88±4.23 vs. 35.33±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水平表达上升,NBNA评分表达水平下降是患有高胆红素血症以及并发不良病症患儿的重要影响机制。ROC曲线显示,两项联合对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及并发不良病症患儿的诊断价值高于NBNA评分、B/A单项诊断[AUC(95%CI):0.944(0.896~0.991)vs.0.823(0.749~0.897)vs.0.782(0.699~0.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研究患有不良病症患儿情况变化,可检测出B/A水平表达上升,NBNA评分表达下降,能够有效地提前对患儿病情进行预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董秀梅张春宇吴方红杨飞叶素君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与炎症因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炎症因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IE患儿86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出生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64例)。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7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HMGB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NBNA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HMGB1、炎症因子水平和NBNA评分。比较不同HMGB1水平患儿炎症因子和NBNA评分。采用Pearson法分析HMGB1水平与炎症因子、NBN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GB1、IL-6、TNF-α水平及NBNA评分对HIE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高于存活组,NBNA评分低于存活组(均P<0.05)。HMGB1高水平组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HMGB1低水平组,NBNA评分低于HMGB1低水平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与IL-6、TNF-α呈正相关(r=0.551、0.506,均P<0.05),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57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IL-6、TNF-α水平及NBNA评分对HIE患儿出生后28 d死亡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HIE患儿血清HMGB1水平与IL-6、TNF-α以及NBNA评分具有相关性,其水平变化可作为预测HIE患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耿淑霞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迁移率蛋白-1白细胞介素-6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新生儿科的应用
2022年
分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新生儿科的应用。方法:择选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妇产科分娩的高危新生儿(观察组)及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各5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并给予所有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以及进行检测结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NBNA评分异常25例(50.00%)、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1例(2.00%)(P<0.05);观察组中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平均NBNA评分:1-7d(36.02±1.27)分、8-14d(37.26±0.64)分、15-21d(37.84±0.23)分;高胆红素血症30例平均NBNA评分:1-7d(37.03±0.43)分、8-14d(37.82±0.62)分、15-21d(38.12±0.31)分;对照组平均NBNA评分:1-7d(37.78±0.56)分、8-14d(38.67±0.34)分、15-21d(39.38±0.28)分。结论:临床中在对新生儿评价行为神经能力的时候采用NBNA检查法,该方法具有众多的优点(全面检查、简单操作、无创、具有可重复性等),能在早期将新生儿轻微脑损伤检测出来,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在评价干预和预后效果等方面具有重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马娟娟
关键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估新生儿脑功能损伤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联合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3家医院新生儿科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0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a EEG监测、Apgar及NBNA评分。分析aEEG及NBNA在脑损伤不同程度的表现及相关性,并探讨Apgar评分与NBNA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新生儿体重、有无睡眠觉醒周期、波形是否连续、与胎龄是否相符、NBNA评分对其脑损伤程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有统计学意义。Apgar评分与NBN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且其相关系数随评分时间延长而降低(r=0.376,P<0.01);NANB评分与新生儿脑功能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388,P<0.01)。此外,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是否为多胎妊娠、有无睡眠觉醒周期、NBNA总分及部分疾病诊断类型(新生儿败血症、休克、化脓性脑膜炎)是影响新生儿脑功能程度的主要因素,可解释总变异量为55.1%。结论临床可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NBNA及Apgar评分的方法对新生儿的脑功能损伤程度进行综合诊断,并重点评估多胎妊娠、体重异常、Apgar早期评分及NBNA评分低的新生儿,加强对其aEEG图睡眠觉醒周期、波形连续性、与胎龄是否相符特点的关注,以有效预测其临床治疗及远期康复效果。
史学凯黄锦雄蓝国锋何潇曾贵祥王州洪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新生儿NBNA评分脑功能损伤
官渡区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推广运用模式探索
2021年
探索适合基层推广运用的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方法及推广运用策略。方法:抽取官渡区7家助产机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其中新生儿抽选468例抽选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开展问卷调查及NBNA测定。按照既定技术路线开展筛查及转诊干预。结果:正常新生儿不同日龄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高危新生儿,同时正常新生儿与高危新生儿5天日龄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2天和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强宣传、健全网络、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等保障措施下,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筛查工作能得以顺利推行实施。
龙燕萍卢爱洁李海薇
关键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分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基层医院运用及结果
2021年
探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婴儿行为能力发育异常及脑损伤情况间的关系,对影响得分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就该方法在基层医院的运用前景展开探究。方法 测试对象选取昆明地区2006例足月儿健康新生儿,对NBNA测试后的得分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新生儿的一般情况。结果 1)所有新生儿的NBNA 得分中,40分、39分、38分、37分、36分、不高于35分的构成比分别为22.93%(460/2006)、28.12%(564/2008)、41.18%(826/2008)、5.5%(111/2008)、2.1%(36/2008)、0.15%(3/2008);2)以2500g体重为分界线,不同体重婴儿的NBNA得分有差异,P<0.05;不同孕周的婴儿NBNA得分存在差异,P<0.05。3)在婴儿NBNA 得分影响方面,不同母亲妊娠年龄存在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的NBNA得分与多种因素有关,其自身体重、周龄及母亲的妊娠年龄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可据此对新生儿展开针对性管理,从而提高全区儿童健康水平。
李海薇龙燕萍卢爱洁蔡静蕾速绍红
关键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足月儿影响因素
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评估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结果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对高危儿早期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法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方法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出生在儿童保健科随访的有高危因素的患儿,选择完成GMs扭动阶段评估,并同时进行NBNA测评的研究对象共706例。分析2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结果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GMs评估正常检出率高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P<0.05)。早产患儿痉挛-同步性GMs检出率显著高于足月儿(P=0.043)。随着胎龄及出生体重的降低,异常的GMs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下NBNA评分与GMs评估有一定的相关性,Kappa值为0.112~0.289、0.118~0.194(P<0.05)。结论不同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下NBNA评分与GMs评估的一致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两种方法相互不能取代,联合应用可更全面评价高危儿脑发育及脑损伤的情况,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及社会适应性。
黄蕾焦晓燕李佳樾惠泽栋金倍仪何莉
关键词:高危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早期轻微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6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分别于黄疸高峰期及消退期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与参照组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1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为(33.8±4.9)分,研究组2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为(36.9±1.8)分,对照组新生儿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为(39.2±0.5)分。研究组1、研究组2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低于研究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高峰期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4.11±3.42)分低于黄疸消退期的(37.86±1.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将会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造成直接的影响,通过对新生儿采取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可以及时地发现由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造成的轻微脑部损伤,从而及早地对患儿进行干预,避免患儿出现严重的后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王京芬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胆红素水平
我院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发育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900名行为神经测定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影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平均评分(35.98±2.12)分,异常率为19.55%。臀/横位的新生儿、母亲有妊娠合并疾病、母亲有产科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异常风险增加。结论应加强孕期监测和产前检查,高度关注妊娠合并疾病、存在产科高危因素的产妇,促进新生儿行为神经的生长发育。
李欣颖向霜刘志瑜张中翠
关键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秦桂秀
作品数:112被引量:500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缺血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新生儿败血症
张新华
作品数:53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婴儿 高胆红素血症
曾贵祥
作品数:24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 新生儿肺炎 脑损伤
綦美花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乳酸水平 脐动脉 新生儿 乳酸 酸中毒
杨卫红
作品数:74被引量:273H指数:8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新生儿 患儿 儿科 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