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4篇“ 新石器时期“的相关文章
饮食人类学视域下新石器时广西生计方式与饮食构成探究
2024年
饮食是人类一项基本的生理活动,更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新石器时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萌芽,结合考古学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记载,对广西境内几个重点文化遗址的发掘情况进行梳理,从饮食人类学的角度对当的生计方式与饮食构成加以分析,对揭示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黄怡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饮食文化生计方式
关中盆地新石器时水沟遗址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研究
2024年
本研究通过对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水沟遗址人类活动的灰坑、文化层、房址、陶窑和陶器等遗迹、遗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理解区域古人类活动的特征,系统地开展水沟文化层剖面环境磁学和AMS14C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区全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古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水沟新石器时古人类活动间为全世中5 530~4 300 a B.P.的气候适宜,其文化发展处在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转换的过渡阶段。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提取影响水沟遗迹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和距水源距离因子,构建指数模型,分析新石器时水沟遗址古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海拔900~960 m,坡度小于6°,坡向朝南,距水源距离小于200 m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古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过程和机制。
张俊辉周雄辉辛怡华王颢吴博闻刘鑫关运玖张健王亚欣张翀张翀康秀丽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
中国传统陶瓷器形研究 新石器时至南北朝卷
《中国传统陶瓷器型研究》是一套中国传统陶瓷造型艺术史,根据间的脉络,我们看到陶瓷这一材质所制作出的器物,在中国人不同的的文化政治经济的生活中的不同呈现形式,体现出了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审美追求,同还折射出了...
袁艺作
新石器时太湖流域先民的择址与生业——以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为中心
2024年
新石器时代先民往往倾向于在其特定取食方式下资源最集中的地点择址营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史前生业经济、稻作农业起源等课题提供了丰富研究资料,其生业行为则反映了先民取食能力与遗址资源条件之间的影响作用。在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早,渔猎采集定居者在择址营生,周边是否有足够宽阔的水域环境是其首要考量因素,这种环境为他们尝试将自然洼地或小坑改造为小型稻田提供了先天便利。到了马家浜中晚,先民只能利用土壤肥沃且不易渗漏的小洼坑种稻,当尚在襁褓中的稻作生业随有消失的风险。至崧泽中,先民已掌握稳定稻作的方法,稻作开始成为部分人群的主食。依托稻作农耕经济的推广以及人工堆筑土台技术之发明,崧泽先民在低洼的大平原地区择址营居拥有更强主观能动性,客观上推动了其对太湖平原的开拓。
吴京达郭立新
关键词: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
新石器时陶响器的研究与复原初探
2023年
乐器是人类音乐活动物质化的形式,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物质手段之一。陶响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体鸣乐器,中空的腔体内部放有颗粒状的泥丸或者石子,大部分都有孔,摇动可使腔体内部的泥丸或石子撞击内壁发出声音,是新石器时常见的乐器之一,目前已有大量出土。学界目前对陶响器的研究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研究成果十分有限。本文将对不同文化遗址的陶响器进行归纳研究,分析陶响器的用途和存在的意义。
高佳琳朱文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陶窑分类与初步研究
2022年
陶窑的产生与发展,对于陶器的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陶窑的研究对于新石器时的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制陶工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陶窑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陶窑的演变以及湘西北鄂西南、鄂西北豫西南两个区域的陶窑进行纵向演变分析以及横向比较研究。
陈贤威
关键词:陶窑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水利文化发展研究
2022年
从太湖流域衍生发展形成的河姆渡、崧泽、马家浜、良渚等新石器时水利文化的发展,阐述了古人利用水资源、兴修水利的历史。
王宏伟张玉卓程瀛华智睿沈艳忱
关键词:太湖流域新石器水利文化
浅谈新石器时陶器绘画艺术
2021年
据考古资料发现,陶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陶器的发明与陶瓷制造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定居生活更加稳定,标志着人类从以采集、渔猎活动为基础的迁徙生活过渡到定居生活,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代的意义。随着陶瓷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彩陶,即陶器绘画。这些精美的陶器是新石器时遗留下的重要的文化遗产,陶器绘画反映了原始居民的日常生活、经济生活、宗教文明以及图腾文化等。根据其绘画纹饰、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对后世研究新石器时的经济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对我国的绘画艺术史研究、陶器历史研究都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主要通过对新石器时陶器绘画的分布地区、工艺条件、艺术表现、文化内涵寓意以及影响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提出对新石器时陶器绘画艺术的观点认识。
刘晓荣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陶器绘画
蚌埠双墩新石器时造物艺术研究
蚌埠新石器时的双墩人,为了适应最原始的生存环境,所有的造物活动都是围绕吃、穿、住、行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的。古人在造物的过程中,一切都是围绕功能主义至上来进行造物活动的,中国各地区的造物艺术随着地域性而产生区别。双墩人在征...
宋一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造物艺术原始宗教功能主义
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区新石器时宗教形式及演进
2021年
中国的地势主要是西高东低,在地理学上可划分为三级阶梯。其中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即作为东西两个不同地理单元的交界地带,其文化进程尤其是宗教进程和演进受各方影响,值得研究。该地区宗教进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距今12000—7500年,是葬俗体现的灵魂崇拜和祭祀遗址体现的自然崇拜;其次,距今7500—5800年,雕塑与刻画形式的偶像和图腾崇拜开始出现;最后,距今5800—3000年,以宗教建筑及奠基式与卜骨式宗教现象大规模出现。
屈谱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相关作者

王昌燧
作品数:320被引量:1,769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遗址 青铜器 出土 稳定同位素分析 N
朱乐耕
作品数:20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陶瓷艺术 陶艺创作 陶艺 研究生导师 新石器时期
杨圣辉
作品数:174被引量:739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牙周病 口腔 抑菌作用
黎宇
作品数:37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麻 种质资源 麻类 工业大麻 红麻
张敏
作品数:66被引量:38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
研究主题:南京博物院 长江下游 考古学 稻作起源 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