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33篇“ 新闻界“的相关文章
- 无奈的选择:新闻界抵制《出版法》运动新探(1922-1926)
- 2024年
- 1920年代前中期,因当局利用《出版法》肆意摧残新闻言论,新闻界不得不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发起大规模的抵制运动,呼吁当局废止《出版法》。通过集体抗争这种特殊的沟通形式,新闻界虽然实现了废法的目标,但是受现实条件与政局变动的影响,并未达到维护职业自由的目的。尽管如此,这种状况却促使新闻界对抵制运动进行反思,逐渐打破了新闻界长期以来对新闻法规的固有认知,为再度开启新闻立法提供了条件。从本质来看,新闻界抵制《出版法》的行动并未构成对新闻法制的否定,而是应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无奈选择。
- 张继汝
- 关键词:新闻界新闻法制《出版法》集体行动
- 美国新闻界如何应对AI
- 2024年
- 随着微软公司支持的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横空出世,在人工智能(AI)应用方面起步较早的美联社、《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纷纷加紧推出以“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业务流程和解决方案,试图保持并加强其在全新媒体业态下的竞争力。
- 杨士龙张建伟
- 关键词:人工智能研究聊天机器人《纽约时报》AI
- 用户视角下新媒体新闻界面的应用探讨——想用、好用、有用
- 2024年
- 新媒体人机交流机制中,界面是用户获取新闻产品、新闻信息的平台。媒介环境的竞争激烈,新媒体新闻产品为了吸引用户关注,就必须提供优质的消费体验。本文以新媒体界面应用作为研究方向,首先介绍了新媒体新闻界面影响力重构维度,之后讨论了用户视角下的新媒体新闻界面应用,涉及到:①想用:界面要具备视觉吸引力;②好用:界面要形成“用户、终端、内容”的结合体;③有用:界面要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产品效益等要点,仅供参考。
- 李又茗
- 关键词:用户视角新媒体
- 印度对美国“印太战略”的认知与政策——基于印度新闻界的考察
- 2024年
- 近年来,美国着力推进“印太战略”,加强与印度的联系,印美两国在安全、外交和经济等领域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印度对华、对美政策也逐渐变化。在印美合作过程中,印度政府、新闻界和民众三方逐渐形成共识,这既源于印度国内对印度崛起和对华竞争的共同认知,也与印度国内舆论有关。在印美“印太战略”合作的影响下,印度主流新闻媒体均以借助美国“印太战略”发展自身实力、强化对华竞争和增强国际影响力为叙事导向。印度新闻媒体一方面引导舆论,另一方面也受到民众舆论思潮的影响,并将这种舆论诉求传导至政府层面,进而影响政府的行为决策。在新闻的报道与反馈过程中,印度政府、新闻界和民众形成了三方互动机制。印度新闻界利用民粹主义和政党政治,对印度政府的“印太战略”政策制定构成影响,印度政府也可通过对新闻界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以引导舆论风向,进而确保民众对印度参与“印太战略”合作的支持。
- 谢晓光刘宇辰
- 关键词:印美关系印度外交
-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历史贡献——以《给新闻界开一个新纪元》为中心的考察
- 2024年
- 在中国新闻学百年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源起于哪里?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早践行者,李大钊为中国新闻思想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给新闻界开一个新纪元》是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和阐释新闻学的开山之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初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石。本文以《给新闻界开一个新纪元》为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历史贡献,追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最初实践,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探寻理论来源,为新时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启迪和历史参照。
- 王新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贡献
- “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力促记者业务素养的提升——以常州新闻界的实践为例
- 2024年
- 随着“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的推进,新闻记者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讲故事的技巧,从而在多个方面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素养。新闻记者的业务素养是其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基石。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探究“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对新闻记者业务素养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 钱静华
- 关键词:新闻记者
- 李心灵:新闻界国民外交先驱者
- 李心灵是中国新闻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他1908年的中美联盟宣传之旅,在维护民族利益,提高国家地位,推动中国新闻界对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活动在新闻界国民外交领域具有开辟性。但是关于李心灵的研究,以及他1908年...
- 贾楠
- 关键词:国民外交
- 董显光:蒋介石的老师、新闻界“舵把子”
- 2023年
- 作为民国时期新闻行业的翘楚,董显光的成就令人瞩目。董显光,1887年出生在浙江省鄞县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里,青年时代曾在上海读书,中学毕业后担任奉化龙津中学英文教员。1909年,董显光前往闻名遐迩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攻读新闻学。求学期间,他采访过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等头面人物,并在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成为密苏里新闻学院首届毕业生。
- 于子冉
- 关键词:新闻学新闻界首届毕业生
- 中国近代新闻界职业道德实践发端的“自然史”——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被引量:1
- 2023年
- 清朝末期,中国新闻界风气日下,为建构和维持行业文化合法性,部分商业性报馆最早提出了基于传统士儒伦理的职业美德观,在商办报业内特殊的互动形式——“道德战”中,职业活动被“类型化”,“报纸体例”被建构为中国近代新闻界最早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初始形态,部分报馆通过制定馆内章程对职业道德进行制度化建设。各种条件诸如媒介环境、报纸性质、主要矛盾等,都在互动中形成合力,推动了近代新闻界职业道德建设与实践的“自然”发端。
- 夏冰
-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
- 《国际新闻界》2023年总目录
- 2023年
相关作者
- 展江

- 作品数:203被引量:60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媒体 媒体道德 舆论监督 普利策新闻奖 新闻界
- 童兵

- 作品数:326被引量:1,800H指数:1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改革 新闻学 新闻传播 舆论监督
- 刘保全

- 作品数:444被引量:21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一等奖作品 新闻写作 新闻报道
- 邓绍根

- 作品数:180被引量:4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新闻宣传 新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教育
- 郑保卫

- 作品数:420被引量:2,117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新闻思想 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