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213篇“ 新闻研究“的相关文章
- 新闻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
- 2025年
- 新闻实践理性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必然蕴含论域之一,更是当代新闻学研究亟待回应的课题之一。新闻传播伦理价值偏离至善至美的严酷现实,对新闻实践主体产生了异化作用,从而凸显出新闻实践理性的燕巢幕上。纯粹新闻理论研究僭越新闻实践研究,导致二者之间不能自洽与互助,是目前“新闻理论不能指导新闻实践”的根源所在。因此,必须从新闻研究中省察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实现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研究转向,才能使新闻学研究实现“有的放矢”的建构主义意蕴。
- 朱清河
-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分析
- 2025年
- 为探究我国数据新闻研究的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选取中国知网内CSSCI期刊数据库中以“数据新闻”为主题的399篇文献,运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国内对数据新闻的关注度有所下降,高产作者较少且合作松散,发文机构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态势;研究热点涵盖新闻业转型、新闻从业者能力重构、数据新闻生产实践、数字叙事研究、发展现状等五方面;研究趋势方面,以应用研究为主,研究视角较宏观,重视新闻叙事,且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
- 熊妮娜
- 关键词:数据新闻知识图谱CITESPACE新闻叙事
- 全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和新媒体新闻研究
- 2025年
- 全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与新媒体新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传统新闻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与传播渠道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提升传播效果。而新媒体需要汲取传统新闻在内容生产、价值导向等方面的优势,以提高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全媒体时代的传统新闻与新媒体新闻,分析在传播方式、内容生产、受众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探讨两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与路径,以期推动新闻事业在全媒体时代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 赵彬
-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传统新闻
- 场域—行动者—数字客体:一个新闻研究领域阐释框架的提出被引量:1
- 2024年
- “变化”成为新闻业的核心特性之一,“变化的新闻业”理念深入人心,不仅标志着人们不再将其视为相对稳定的职业,更意味着研究者们应当使用与以往不同的探讨模式对新闻业展开考察。事实上,现有研究脉络隐藏着一个以场域—行动者—数字客体为核心的新闻业变迁阐释框架。对场域、行动者和数字客体的分析不仅能够洞察当下媒介生态有何特质,更能够思考不同身份的行动者、数字客体与相对宏观的新闻环境如何互动,又如何影响了新闻业的地位、性质与意义。这一框架关注“新闻业为何会这样”,并通过将具体新闻事件或现象的解读与宏观层面新闻业变化相连,为外界提供了理解新闻业变迁的有效工具。
- 李拓白红义
- 关键词:新闻研究新闻理论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灾难性新闻研究——以台风“杜苏芮”相关报道为例
- 2024年
- 灾难性新闻因其突发性、复杂性、刺激性等特征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一特性也会使得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受到考验。以2023年第5号超强台风“杜苏芮”的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剖析本轮自然灾害中主流媒体的实践报道操作和策略,以期能够深化主流媒体灾情报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践行,助力灾难性报道实践中的理性思考。
- 张啸渊李瑞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灾难性新闻
- 重估“情感公众”:用户行动与数字新闻研究的链路拓展被引量:9
- 2024年
- 立足于新的技术语境,数字新闻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尝试吸纳用户这一关键角色。近些年受到关注的情感公众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情感公众理论借助情感将网络公众的团结进程和连接行动纳入对情感社会的考察之中,以一种非线性的、去组织化的方式理解数字时代的用户实践规则与信息接受规律。从生态性角色、多元化行动、象征性作用与扁平化关系等四个角度出发,可知情感公众理论主张将用户的参与行动视作数字新闻业赖以存续和变革的关键变量。数字新闻学应当持续发掘新闻用户情感实践的公共价值与日常政治潜力,进而实现自身理论体系的链路拓展。
- 田浩
- 2013—2023年数字新闻研究的发展图景——以《数字新闻学》为例
- 2024年
- 为理解近10年数字新闻研究的总体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者通过文本挖掘(N=789)与内容分析(N=158),对《数字新闻学》自2013年创刊至2023年刊登的论文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在《数字新闻学》发表论文的作者大多来自欧美国家,自创刊起就对研究方法与理论均较为重视,研究方法以定量、实证的内容分析为主,理论主要来自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但研究方法与理论使用的具体情况并没有在年份和地域上表现出差异。针对此情况,应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拓宽研究议题的视野,增加使用的研究方法种类,深化理论建构。
- 邝耀豪
- 关键词:数字新闻文本挖掘
- 主流媒体H5新闻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例
- 2024年
- H5新闻是传统新闻和第五代超文本语言标记技术的融合产品。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已经把H5新闻视为重要的新闻形态。通过对人民日报H5新闻的分析,发现H5新闻作为融合新闻的一种形态,不仅在技术、内容、形式、传播上有所创新,还在思维、价值层面将传统媒体的理念、模式与新媒体的观念进行融合,在新媒体环境下起到了议题构建、情感构建、品牌构建的作用。未来,主流媒体的H5新闻也将纵深发展,与其他新闻形式共同打好内容“组合拳”。
- 李梦婕
- 关键词:主流媒体融合新闻人民日报
- “行动者网络”之后:数字新闻研究中的行动者转向与再定位被引量:5
- 2024年
- 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数字新闻的生产、消费,甚至人们对数字新闻的本体论认识。相应地数字新闻研究也开始正视且重视数字技术在新闻业中的革命性角色,将数字技术视为与记者、新闻机构、媒介资本与阅听者等相关方同等重要的行动者。在数字新闻研究的行动者转向中,法国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所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其揭示新闻业与新技术关系的强大解释力,得到数字新闻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和理论资源的调用。本文在总结、评述国内外数字新闻研究中ANT的应用基础上,引入对该理论的相关批判视角,探讨数字新闻研究采纳该理论视角的得失及后ANT为数字新闻研究所开辟的新进路。
- 刘松吟
- 关键词:数字新闻行动者网络理论
- 全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与新媒体新闻研究
- 2024年
-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推进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变化, 原本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变革,新媒体新闻占据了大众的生 活。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应在此背景下思考新 的发展路径,迎合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完成新闻媒体模 式的成功转型。本文从传统媒体新闻与新媒体新闻之间的差 异进行分析,围绕传播内容、渠道及效果三个方面解读它们 的不同点,并提出几点可以促进全媒体时代新旧新闻媒体融 合的策略,旨在为传统新闻媒体从业者提供可行的建议。
- 杨艳
-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融合
相关作者
- 白润生

- 作品数:117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 新闻史 少数民族文字 报刊
- 祁念曾

- 作品数:13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深圳商报社
- 研究主题:新闻研究 大报风范 报业经济 报业 广告经营
- 张立伟

- 作品数:171被引量:347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纸媒 传统媒体 报纸 新媒体 新闻
- 徐人仲

- 作品数:24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
- 研究主题:法轮功 新闻研究 邪教 新闻学 新闻事业
- 王侠

-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新闻研究 外交 国际新闻 新华社 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