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1篇“ 旅游人类学“的相关文章
旅游人类学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涉及旅游人类学及其理论概述、旅游体验、涵化、真实性、旅游人类学方法等。全书一改早期旅游人类学的传统表述方式,既借鉴了国外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又没有完全照抄照搬,而是充分探讨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旅游人类学理...
张晓萍
关键词:社会人类学旅游业
旅游人类学
该书从涵化和发展的视角研究旅游,说明旅游对目的地社会不同的潜在影响;描述了旅游的成因;介绍了可持续的旅游发展,阐述了它的概念、简要历史等诸多内容。
(美)丹尼逊·纳什(Dennison
关键词:社会人类学旅游业
旅游人类学
本书是由中国人类学者为本国的旅游研究和游客所撰写的第一部旅游人类学术专著,集编译、评介、分析、独立见解为一体,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新成果。她不仅全面地介绍了旅游人类学的知识谱系,而且选录了一些经典案例,被国际著名旅游...
彭兆荣著
关键词:社会人类学旅游业
基于新文科背景的旅游人类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4年
作为一门新兴科,旅游人类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有待完善,需要以旅游人类学理论与中国旅游实际相结合为核心理念,通过充实课堂教内容、确立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实践体系等改革举措,形成配套的教大纲、教案、教法,将人类学这门基础科的人文精神内涵及旅游这门应用科的人文关怀与科素养实践综合起来,挖掘中国式逻辑思维或中国式智慧,以培养生人文素养、科素养、创新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课程思政目标,形成课程教与理论研究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跨科交叉培养生创新能力的优势,在实践中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效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叶建芳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
旅游人类学案例集
光映炯
旅游人类学视角探索乡村振兴
2022年
旅游业业态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新住民、原住民和游客,而保护本地农耕文化、节庆文化等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生活富裕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根本,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乡村旅游业发展,显然已成为多数农村地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选方式。原本闭塞、落后的边疆村寨进行旅游开发,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的响应,也是危机与挑战并存的一场试验。
李雨竹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节庆文化人类学视角民族传统文化生活富裕
旅游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理论发展被引量:4
2022年
本研究基于中西比较视角探讨中国旅游人类学的缘起、新发展与新趋势。自20世纪末,人类学者开始引介西方的术成果并尝试开展本土化研究。同步于旅游大国和旅游强国的发展历程,研究者广泛吸纳国外新概念与新理论,结合中国国情,研究本土案例,多方进行中西对话,中国旅游人类学在研究议题、理论建构、科融合和研究方法等实现诸多突破,为世界旅游人类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和新的理论。
孙九霞罗意林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本土化
“凝视”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本土化的面向被引量:3
2022年
作为旅游人类学的一个核心理论“凝视”,文章尝试将其作为术的一种“观看之道”,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进行考量。在分析了本土化现状和成果后,指出现阶段本土化不足的表现:理论命题探讨视角的内卷、旅游关系结构三体系统研究的粗浅、中国文化特色分析的缺场和术研究组成的单一。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界的“惯性凝视”。借助“凝视”是流动的、多维的、互视的和发展的特点,提出本土化不足的解决对策:第一,向现实看:面向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理论命题的拓展与深入;第二,向内部看:面向旅游关系结构三体系统的精细探讨;第三,向文化看:面向中国文化特色的话语体系的实践;第四,向跨科看:面向科合作的知识创新;第五,向世界看:面向世界的案例交流与知识输出。
杨丽娟赖斌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本土化旅游发展
旅游何以曰——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厘判被引量:3
2022年
在我国大众旅游中,“旅游”常常出现各种名目的表述,诸如休闲旅游、观光旅游、研旅游、文化旅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低碳旅游、探险旅游、养生旅游、医保旅游等等,具体的项目性旅游更是五花八门。经常的情况是,这些不同名目的概念边界没有得以明确的划分,特别是“族群旅游”“地缘旅游”“生态旅游”,导致在旅游实践中出现混乱现象。事实上,这些冠以不同名目的旅游的边界虽然存在着交叉和交错,但各自的领域是清晰的,只是我们未做辨析。本文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对相关旅游名目、属性与边界进行厘判,以就教于术界。
彭兆荣
关键词:生态旅游
旅游者隐喻:西方旅游人类学的认识论困境及其反思被引量:1
2022年
西方旅游人类学发展至今已逾50年,但无论是在人类学领域还是旅游领域,旅游人类学家都面临身份认同的尴尬与知识信度的危机。在人类学领域,田野调查中的(旅游)人类学家常常被误认为嬉皮士或旅游者,其旅游民族志与旅行游记雌雄莫辨。在旅游领域,旅游人类学的解释主义理路因缺乏信度而受到实证主义者的诘难。这导致旅游人类学的知识生产陷入步履维艰的认识论困境,(旅游)人类学家既有与旅游者相混淆之虞,又要提防其术文本沦为文作品,而且一不小心还会卷进更大范围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式之争。表面上,这种困境部分地来自主流人类学的表述“原罪”,以及旅游的娱冶性,但本质上却源于特定认识方式关于他者和文化接触的知识信度问题。质性的解释主义范式认识论困境是普遍现象,它在主流人类学表现为反思人类学浪潮,在旅游表现为对民族志知识与旅游真相之间关系的质疑。因此,对主流人类学而言,现代旅游现象可能是其反思经验与田野调查方法得以应用与深化的实验场之一。
赵红梅
关键词:旅游者

相关作者

彭兆荣
作品数:488被引量:2,685H指数:24
供职机构:四川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人类学 遗产 民族志 文化遗产 人类学视野
张晓萍
作品数:50被引量:849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人类学 古镇 旅游体验 文化商品化
孙九霞
作品数:238被引量:4,585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发展 社区参与 乡村 乡村旅游
徐杰舜
作品数:436被引量:1,369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人类学 访谈录 人类学学者 汉民族 中华民族
张祖群
作品数:282被引量:68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遗产 城乡一体化 影视旅游 文化 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