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7篇“ 旅游价值“的相关文章
- 甘南藏区居民对地方美食旅游价值感知研究
- 2025年
- 少数民族地区美食旅游是提高旅游收入、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案例地,以当地居民为研究主体,探究当地居民对地方美食旅游价值感知特征,构建旅游吸引物价值、经济收益价值、文化传播价值、旅游体验价值、服务效用价值等五个维度的美食旅游价值感知量表,运用IPA分析方法,比较甘南藏区居民对各维度和各因子期望(重要性)和实际感知(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表明,甘南藏区居民美食旅游开发存在依赖主观判断,忽视游客信息反馈,餐饮文化场景单一,健康营养饮食理念滞后,以及文化传播效能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服务设计、健康品牌、文化体验、场景融合及就餐环境标准等方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美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 李东泽张雪晴张艳玲
- 关键词:美食旅游价值感知
- 革命老区居民对地方红色资源的旅游价值感知研究--以甘肃南梁为例
- 2025年
- 革命老区居民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群体,研究该群体对地方红色资源的旅游价值感知,对革命老区实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南梁革命老区为案例地,构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等4个维度的红色资源旅游价值感知量表,运用IPA分析方法,比较甘肃南梁革命老区居民对各因子期望(重要性)和实际感知(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南梁革命老区居民对当地红色资源的保护程度、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增进居民团结、增进社区凝聚力等4个方面期望较高,满意度较低;对红色资源本身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程度感知方面,期望值和实际感知较为一致,均处在高值区;当地居民对红色资源开发促进本地农产品销售和考察研究价值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均位于低值区。建议应重视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社会情感价值,通过综合开发提高当地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获得感,增强社区凝聚力;同时应创新植入农旅融合、红色研学等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红色旅游进一步赋能农特产品,以研学活动拓展红色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 李东泽张雪晴冯程
- 关键词:红色资源旅游价值感知革命老区
- 从群体共识到集体共情: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凝聚的路径研究
- 2025年
- 旅游价值是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族群认同感的重要激发因素。本文针对贵州千户苗寨旅游发展实践,应用软式阶梯访谈,递进式探索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从唤醒到凝聚的动态路径。研究发现:族群意识的唤醒得益于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与价值联动的动态激活;旅游价值激活下族群认同感逐渐建构,聚焦于特异积极化、社会归因与主体间整体化的自我范畴化;自我范畴化加强了族群互依,通过将院落结构编织为聚落体系,弱化群内偏差,强化集体有机团结;集体有机团结语境下地方感纽带得以再造,凝聚集体情感并施行为共有家园的守护责任,体现了利益、观念与情感多重嵌套下族群意识再范畴化的命运共同体构建逻辑。研究从学理上解明旅游价值构建族群认同感的理论联结,也为民族乡村族群意识“自下而上”克服群体偏差、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补充。
- 曾韬罗秋菊
- 关键词:旅游价值唤醒
- 从“日出初光先照”谈日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 2024年
-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其有了打造旅游强市的优势。围绕“日出初光先照”这一称号,山东日照充分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开发,深入推动第三产业落地,优化经济及产业结构,赋能现代化城市打造。笔者从地理位置出发谈山东日照的旅游价值,进一步展现旅游开发路径,让山东日照旅游旺起来,活起来,打造地域旅游新格局。
- 刘家英
- 关键词:第三产业旅游强市旅游产业开发
- 旅游公路的旅游价值确定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本申请提供一种旅游公路的旅游价值确定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公路信息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确定旅游价值评估模型、多个分析指标以及每个分析指标的目标概率分布,根据每个分析指标以及每个分析指标的目标概率分布,生...
- 辛恕杰褚志坚韩先科李越周荣征康子庄卢鹏陈庭宇雷春煦卢金龙张强王曼张笑铭陈钰鑫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链高端延伸的驱动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非物质遗产是国家和地区的宝贵财富。非遗产业与旅游业有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因此具备价值链融合和高端延伸的条件。驱动非遗旅游价值链高端延伸,是实现非遗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基于价值链理论和推—拉理论,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范式从57篇期刊论文中识别影响非遗旅游价值链高端延伸的驱动因子,构建非遗旅游价值链高端延伸的驱动机制模型,分析各驱动系统的作用机理,提出针对非遗旅游价值链高端延伸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非遗旅游核心价值和产业竞争力。
- 敖双庆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链
- 民族村寨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路径研究
- 2024年
- 以手段目标链理论为指导,结合软式阶梯法与硬式阶梯法深入多个民族村寨获取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与层次结构分析法,系统建构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关系路径。结果显示,在民族村寨旅游价值提升路径中,民族认同感呈现整体性、发散性与汇聚性的多层次网络建构过程;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路径为认知—探索—共情—承诺—文化同源归因。研究进一步推导出路径的形成机制:民族资源的有机结合是民族认同意识成长的基础;文化共享活动生产的情感共鸣是民族认同感凝聚的内生动力;身份重构作用下的荣耀性情感是民族认同感融合的最终目标。
- 曾韬罗秋菊张海燕刘美新胡佩珊
-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价值认同感
- 生态旅游地康养旅游价值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以赤水市为例
- 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前往生态旅游地开展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健康疗养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健康+旅游”的康养旅游产业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康养旅游...
- 赵婷婷
- 关键词:生态旅游地
- 新质生产力助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价值提升的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红色旅游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突出的教育性、浓厚的文化性、明显的富民性和深远的普适性,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驱动力,在助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价值提升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构建新生态赋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旅游需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培养红色旅游新质生产力人才,优化科技创新系统,构建适应红色旅游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从而形成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体系,切实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现革命老区共同富裕。
- 洪霞芳张小华刘静
- 关键词:红色旅游
- 基于旅游价值链模型的旅游业态团化进程及模式探究——以华侨城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态团化作为产业高质量供给的一种体现,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界定旅游业态团化概念,对华侨城旅游事业发展历程展开案例研究,凝练出旅游业态团化路径图,为产业及企业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发现:1)以旅游价值链为基础的旅游业态团化进程分为线型无核、线型单核和树型多核3阶段,3阶段旅游业态是由点到组、由组到团的演进过程;2)旅游业态团化模式有环节渗透式、链条重组式和网状重构式,3种模式是旅游产业从内部融合到跨界融合再到叠式融合的递进过程;3)旅游业态团化过程表征着产业大融合,揭示了产业纵横交错、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式。
- 曹文萍许春晓
- 关键词:旅游业态旅游价值链产业融合
相关作者
- 刘沛林

- 作品数:267被引量:4,044H指数:40
-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环境教育 传统聚落 文化景观 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
- 韩福文

- 作品数:51被引量:412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旅游 旅游利用 旅游价值
- 尹华光

- 作品数:111被引量:47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产业 武陵山 旅游 旅游资源 文化产业
- 肖星

- 作品数:69被引量:73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 研究主题:旅游开发 旅游业 旅游资源 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 李名则

- 作品数:58被引量:4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花岗岩 花岗岩类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