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6篇“ 旅游经济效应“的相关文章
- 基于旅游经济效应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与银杏林业文化的融合策略
- 2024年
- 基于旅游经济效应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应该重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遵循多元化和地域性原则融合银杏林业文化进行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贯彻国家发展政策不断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发展。本文论述了基于旅游经济效应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与银杏林业文化的融合策略和积极意义等,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朱耘莹
- 关键词:旅游经济乡村旅游业
- 高等级景区的旅游经济效应及其空间关联机制——基于中国225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
- 2024年
- 景区资源会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特定空间范围内的高等级景区资源也存在协同互动关系。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225个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全面梳理了高等级景区的旅游经济效应及其空间关联机制,研究发现:1)高等级景区通过加速旅游产业集聚和推动住宿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形成正向驱动;2)高等级景区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该效应存在空间距离约束和区域异质性;3)高铁站和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高质量旅游要素供给有助于增强高等级景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交通便利性对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也会形成正向促进,文娱行业发展则会对高等级景区为代表的传统旅游产品形成负向冲击;4)高等级景区建设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并不能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较高的区域增长目标也会拖累高等级景区的投入力度和经济贡献。由此,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需强化区域合作,加速旅游业空间聚集和产业链打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关联,推动传统旅游产品与新型旅游产品的融合,更好地挖掘高等级景区的旅游经济效应。
- 王韧宋爽爽
- 关键词:旅游经济旅游基础设施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旅游经济效应研究
- 2024年
- 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视作一次准自然实验,针对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对旅游经济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经历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该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表现为“中游>上游>下游”;第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可以通过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 尚睿思吕华鲜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双重差分旅游经济
- 文化产业集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旅游经济效应被引量:4
- 2024年
- 随着我国迈入“文化强国”和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逐渐成为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反事实分析框架,采用2008-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识别了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的旅游经济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显著带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且这一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国内游客,对国外游客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文化产业集聚是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释放旅游经济效应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的旅游经济促进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在对文旅资源禀赋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城市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与经济的研究范畴,为政界和学界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进而实现全民精神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启示。
- 刘萍侯新烁
-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公共文化服务旅游经济发展双重差分模型
- 基于旅游经济效应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 2023年
-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旅游业也因此进入全新阶段。现如今,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繁荣程度的关键指标,旅游经济对其他产业的刺激能力也在持续增强,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提高国民收入,创造更多优秀工作岗位的重要基石。旅游业不仅可促进地区国民收入大幅增加,亦可为政府财政部门提供更多税收,政府财政收入压力得到缓解,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也将步入正轨,地区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业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也将随时改善。因此,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与区域其他相关产业以及区域整个经济体系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基于旅游经济效应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希望借此可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借鉴价值。
- 叶相金
- 关键词:旅游经济效应区域旅游经济经济发展
- 数字音乐产品与慕“名”而来的目的地旅游经济效应——一项准自然实验被引量:10
- 2022年
- 以数字技术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以数字文化助力旅游产业消费升级,正在成为新阶段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立足于知名数字文化产品极大影响旅游经济发展这一“现象级”事实,文章利用数字平台手工搜集、筛选数字音乐产品,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1个城市面板数据,将数字音乐产品发行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等模型多维度检验了数字音乐产品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知名数字音乐产品可以显著促进国内旅游经济发展,但对国际旅游经济影响不显著,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基础上仍然成立;知名数字音乐产品不仅能促进本地旅游经济发展,还能够拉动邻近城市旅游经济;知名数字音乐产品的旅游经济促进效应在四五线城市、区域文化多样性和旅游资源禀赋高的城市更显著;知名数字音乐产品可通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结论不仅为重塑数字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据,还为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 吕德胜王珏高维和
- 关键词:旅游经济经济增长
- 江苏省旅游经济效应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演化研究
- 21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始终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推动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在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
- 陈菲
-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效应面板数据
- 旅游经济效应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机理研究——以同安区为例
- 在现代化、信息化、交通便捷化等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旅游、城镇化是高频热点词,也正因为二者跟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追求有着密切关系,已然成为民生关注热点,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多数学者致力于研究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影响,...
- 蔡燕玲
- 关键词:旅游经济效应城镇化协调发展
-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旅游经济效应研究——来自地级市准自然实验的数据被引量:23
- 2021年
-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旨在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是否真的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文章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7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效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显著,其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外开放、产业结构等途径产生影响。此外,相比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经济效应更为明显。据此,提出要因地制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分类指导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着力提升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对外开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东中西部的跨区域旅游协作。
- 徐鲲王英唐雲
- 关键词:示范区旅游经济
- 闽广两省旅游经济效应对比研究
- 2020年
- 闽广两省在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点,但旅游效应发挥却大不相同,因此对两省2009-2018年的旅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用VAR模型对比收入效应,发现福建省优于广东省且更加平稳;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比创汇效应,发现广东省优于福建省;计算灰色关联度对比产业关联效应,发现福建省旅游业对三产的依赖度远超广东省。因此,福建省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上,应增强交通通达度,加大国际宣传力度,增加入境游人数;广东省应加强旅游业同其他产业的融合,获得新一轮的产值突破。
- 林嫩妹陈秋华陈黄亦锌
- 关键词:经济效应旅游
相关作者
- 张清正

- 作品数:36被引量:3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科技服务业 空间计量模型 服务业 旅游业发展
- 万义平

- 作品数:42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大学生 预算松弛 预算管理 应用型本科 财务管理专业
- 张娜

- 作品数:51被引量:33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芦苇 冰雪旅游 铅污染 儿童 旅游经济效应
- 张滢

- 作品数:40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丝绸之路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 影响因素
- 刘迎辉

- 作品数:15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卫星账户 旅游经济效应 乡村旅游 西安旅游 国内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