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4篇“ 旋切术“的相关文章
乳腺微创旋切在良性乳腺肿块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2025年
研究分析良性乳腺肿块采用乳腺微创旋切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上林县妇幼保健院外科收治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109例,其中57例患者以传统手方式做疾病治疗作为对照组,52例患者应用乳腺微创旋切对其所患乳腺肿块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疾病治疗情况。结果 手切口、手时间、后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实施比较,观察组实施手后,相比对照组手指标、后恢复指标良好,后并发症发少,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乳腺微创旋切在诊断和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其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较少,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故乳腺微创旋切在良性乳腺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蒋益宝
关键词:乳腺微创旋切术
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在筛查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长阳县妇幼保健院接受乳腺旋切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接受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患者的占比结果。结果238例接受乳腺旋切患者中,225例(94.54%)被诊断为良性病变,其中乳腺腺病伴腺瘤形成(含乳腺腺病)146例(61.34%),腺纤维瘤68例(28.57%),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2.10%),其他良性病变(活跃上皮增生、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6例(2.52%);9例(3.78%)被诊断为恶性病变,其中导管原位癌1例(0.42%),浸润性导管癌8例(3.36%);交界性叶状肿瘤2例(0.84%);癌前病变(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例(0.84%)。BI-RADS 3类结节有152例,其中3例被诊断为乳腺癌,恶性率为1.97%;BI-RADS 4a类结节有72例,其中6例为乳腺癌,恶性率为8.33%;而BI-RADS 2类结节有14例,未发现乳腺癌病例。结论超声引导的乳腺微创旋切因其精确的定位、微创伤和安全性,在诊断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方面作为活检手段具有显著优势,特别适合那些BI-RADS分类为3类和4a类且伴有乳腺癌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尤其是那些不适合定期观察的情况。
吴晗蓉刘三英
关键词:超声引导乳腺癌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VABB)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不同分为开放组(n=60)和VABB组(n=60)。开放组行开放手治疗,VABB组行VABB治疗。比较两组手情况、疼痛因子水平、乳房外观、后并发症。结果:VABB组手用时、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VABB组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水平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VABB组切口瘢痕、色素沉着、乳头乳晕感觉评分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BB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BB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后乳房外观好,并发症少等优势。
胡小卫刘清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乳腺肿瘤切除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期指标[手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中出血量、切口瘢痕长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平、手前后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孕酮]水平和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瘢痕长度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血清E2和孕酮水平均低于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可改善围手期指标水平,降低性激素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传统开放式乳腺肿瘤切除治疗。
李巨阳
关键词: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乳腺良性肿瘤性激素并发症
微创旋切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及对后疼痛症状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分析微创旋切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及对后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分析62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资料,随机分组,予以不同手治疗,对比手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手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手后,研究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旋切的实施可以降低患者后痛感,且安全性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刘永利
关键词:微创旋切术术后疼痛并发症
围手期PD3C2A管理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分析围手期计划(plan,P)、执行(do,D)、检查(check,C)3个阶段(3 check,3C)、处理(act,A)2个阶段(2 act,2A)管理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黔西南州中医院外一科2022年7月—2024年6月诊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利用掷硬币法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接受乳腺微创旋切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围手期PDCA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围手期PD3C2A管理模式。统计手相关指标、乳房美学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时间(15.47±1.53)min、切口愈合时间(3.34±0.22)d、住院时间(3.89±0.28)d,短于对照组的(18.14±2.07)min、(4.10±0.31)d、(4.77±0.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出血量(5.99±1.04)mL,少于对照组的(9.67±1.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费用(2684.33±102.59)元、疼痛评分(2.32±0.28)分、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587.58±121.42)元、(3.45±0.67)分、27.50%;外观色泽评分(95.41±4.04)分、血管分布评分(94.87±3.85)分、厚度评分(95.10±3.99)分、柔软度评分(95.52±4.28)分,高于对照组的(91.57±2.59)分、(90.74±2.44)分、(91.34±2.54)分、(91.63±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围手期PD3C2A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患者后恢复效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高。
封帮助范毓权艾炜发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微创旋切术
静脉滴注泼尼松辅助微创旋切与传统治疗方案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泼尼松辅助微创旋切与传统方案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63例NP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泼尼松辅助微创旋切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2组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0%(77/82)]高于对照组[82.72%(6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泼尼松辅助微创旋切治疗NPM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宋倩李兰亚朱莉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微创旋切术泼尼松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
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患者70例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期指标及后1、3、5 d疼痛程度[数字疼痛评分表(NRS)]差异,对比手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后瘢痕情况[瘢痕长度、瘢痕量表评分(VSS)]以及并发症(口感染、皮下瘀斑、乳房变形、皮下血肿)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围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1、3、5 d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后,两组CRP和PCT水平高于手前,研究组PCT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瘢痕长度及V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结节有利于提高手效率,减少手创伤,减轻患者后疼痛程度,控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瘢痕和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王璋瑜常剑毛郁琪刘冬波邱峰王伟伟
关键词:超声引导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与常规切除治疗分散型乳腺结节的对比研究
2025年
对比分析两种方式治疗分散性乳腺结节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分散性乳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方式的差异,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进行治疗,对照组 50 例患者则采用常规切除。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手时间、出血量等,以及后切口愈合情况,如愈合时间、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血、手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关措施可提高手效率、降低患者手创伤及后应激反应和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姜波丁亚伟
关键词: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彩超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微创旋切对触诊阴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2025年
探讨应用彩超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微创旋切对于触诊结果阴性的乳腺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11月触诊阴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180例患者资料,研究对象实施后VACB微创旋切,获取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病理诊断病灶情况以及病灶性质,针对良恶性病灶的特征表现对比。此外对手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应用VACB微创旋切的方式,共计检出病灶235处,经病理分析证实其中良性病灶221处,恶性病灶14处。经病理分析方式,显示良性病灶直径小,以单发病灶为主、实性占比高,病灶边界清晰且回声均匀,基本无钙化。恶性病灶的直径大,以单发病灶、实性占比高,病灶边界毛糙或模糊,回声不均匀,呈环状或者是线性钙化。患者采取VACB微创旋切,手治疗顺利完成,后切口甲级愈合率92.78%,后发生15例(8.33%)并发症。结论 针对触诊阴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VACB微创旋切的方式对病变诊断价值突出,可以识别良恶性情况,且手治疗的效果好,切口愈合满意并且并发症较少。
陈波陈广胜
关键词:乳腺占位性病变

相关作者

刘鹏
作品数:352被引量:1,53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静脉曲张 颈动脉狭窄 血液透析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静脉曲张
叶志东
作品数:200被引量:62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下肢静脉曲张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静脉曲张 手术治疗
霍彦平
作品数:63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诊治分析 乳腺肿瘤 微创旋切术 新辅助化疗
吴斐
作品数:56被引量:222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硬化闭塞症 股动脉
王兵
作品数:140被引量:497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股动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闭塞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