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35篇“ 无偿献血“的相关文章
民警王万立:无偿献血十三载
2024年
在这座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城市,有一个名字与无偿献血紧密相连——他就是民警王万立。13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这条充满爱与奉献的道路上,用一袋袋滚烫的热血,点亮了无数生命的希望之光。今年49岁的王万立,是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治安管理大队的一级警长。早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就已经开始献血,这个习惯被他带到了警营。
张晶晶王凯(摄影)
关键词:治安管理民警无偿献血
山东省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偏好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山东省大学生对无偿献血不同激励措施的选择偏好,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无偿献血保留与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健康检查、用血优惠、献血表彰、行程时间和小礼物5个属性,借助SAS软件采用D-optimal设计生成选项集。采取线下一对一访谈形式调查济南、菏泽和烟台3市共计193名大学生献血者,应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其无偿献血激励偏好。结果共纳入175份问卷进行分析。用血优惠是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措施选择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小礼物和行程时间。若将用血优惠的受益人由本人变为亲属,大学生献血者愿意放弃价值45.91元的小礼物;若献血表彰由献血证/纪念章变为学校表彰,其献血概率将下降18.2%。结论血液服务机构应根据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偏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留与招募策略,可通过提供可转移的体格检查卡、调查学生最喜欢的小礼物形式、献血车进校园等方式,提高大学生重复献血率并逐步将其转化为固定献血者。
翟培聪王玉王玉李顺平
关键词:无偿献血大学生
无偿献血意愿调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意愿调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2023年1月随机抽取300名未参加过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无偿献血的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00名调查者中,愿意参与无偿献血者181例,占比60.33%;不愿意参与无偿献血者119例,占比39.66%。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居住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职业、献血途径了解方式、熟悉无偿献血知识与政策、共情能力、采血机构服务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采血机构服务质量、熟悉无偿献血知识与政策是影响无偿献血意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无偿献血意愿受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采血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献血献血动机。
常学兰顾文琴
关键词:无偿献血意愿调查单因素分析
楚雄州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2024年
分析楚雄州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为减少血液报废、提高用血安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2022年在楚雄州中心血站成功献血献血者血液检测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楚雄州无偿献血血液检测共计126421人,总不合格率1.87%,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血液检测各分项不合格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1.08%>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Anti-TP)0.3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0.2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tigen/Antibody, HIV Ag/Ab)0.2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Anti-HCV)0.06%。男性献血者ALT、HBsAg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重复献血者、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较低。结论 楚雄州无偿献血者主要不合格项目是ALT,应做好献血前ALT的筛查;初级中学及以下学历、男性、农民、军人等人群血液不合格率较高,加强以上人群的宣传、健康教育、体检筛查力度,可大大降低血液报废率。
伍俊丞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
楚雄州2018—2022年无偿献血人群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掌握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2018—2022年无偿献血者情况,为少数民族和农村地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高效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8—2022年在楚雄州参与无偿献血的全部献血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各年度无偿献血者的性别、民族、年龄、献血量、文化程度、职业、献血次数情况等,并计算千人口献血率和常住人口的人均献血量。结果 2018—2022年,楚雄州参加自愿无偿献血126 781人,其中少数民族34 605人(27.3%),千人口献血率白族(20.14‰)>回族(13.3‰)>汉族(10.97‰)>傣族(7.5‰)>彝族(6.83‰)>傈僳族(3.63‰)>苗族(3.11‰),全州少数民族居民占总常住人口数的37.0%(彝族29.7%、傈僳族2.2%、苗族1.9%、傣族0.9%、回族0.8%、白族0.7%)。结论 2018—2022年楚雄各少数民族献血者构成与人口构成不匹配,彝族、傈僳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民还有较大的动员潜能;楚雄州应加强彝族、傈僳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民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动员,打消其顾虑,同时将无偿献血宣传工作重心向广大农村地区转移,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伍俊丞
关键词:无偿献血少数民族献血招募
杭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团队建设情况
2024年
无偿献血是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1]。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迅猛发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应运而生,各地采供血机构也相继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者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献血者服务及活动组织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2]。但由于我国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起步晚,很多方面不完善,也无成熟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各地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参差不齐。因此,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团队建设,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和无偿献血模式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并为推进我国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壮大和规范管理志愿者队伍提供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吕云韩浙东严俨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无偿献血志愿者公共卫生体系无偿献血宣传志愿者队伍
上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LA抗体筛查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LA抗体发生率,为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研究提供数据。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的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微珠法进行HLA特异性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HLA抗体发生率。结果在9797例无偿献血者样本中发现HLA抗体阳性1715例(17.51%),其中男性、女性HLA抗体发生率分别为4.81%、28.08%。排除输血史,无妊娠史女性、有妊娠史女性HLA抗体发生率分别为12.10%、36.62%,分组比较妊娠1次、2次、3次及以上人群,HL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97%、40.70%、44.80%。多次妊娠史女性献血者HLA抗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次妊娠献血者(P<0.05)。结论血站开展女性献血者孕产史征询和HLA抗体检测,可预防TRALI的发生。
蔡茵陈至颖蒋苓任亚娜郑岚周国平
关键词: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节点管理在无偿献血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无偿献血工作的推进质量映射出一个城市乃至社会的文明程度,优化无偿献血事业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供血机构的标准化运作、高品质的服务观念与方式构成了临床用血安全性的基本面。当前,我国正迎来全面发展小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随着市民对于健康追求愿望的日益上升,血液采集与供应部门的职责亦不断提升。无偿献血工作作为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环节,应将血液安全置于首要位置,保障广大民众的利益。
苏占峰
关键词:节点管理无偿献血
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青岛市大学生的无偿献血认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有效人数842名。结果 842名中无偿献血认知水平中上者375名,认知水平偏低者467名。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无偿献血认知水平中上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献血经历、家人是否有献血经历、是否为医学专业、学校有鼓励政策、社区及学校宣传与认知水平偏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献血经历、家人是否有献血经历、是否为医学专业、学校有鼓励政策、社区及学校宣传是影响大学生的无偿献血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大学生的无偿献血认知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加强高校与社会的共同教育,加强宣传与鼓励,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持续健康发展。
顾文琴张艺凡
关键词:大学生无偿献血影响因素
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水平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群体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通过高校献血车进校园邀请大学生填写电子问卷的方式,选择成都市区内10所高校的1265例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年龄为18~21岁;男、女性为分别为548和717例。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将其分为研究组(n=425,参与过无偿献血)和对照组(n=840,未参与过无偿献血)。2组学生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无偿献血知识知晓情况,无偿献血动机、感受和意愿5个方面进行调查。2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感受得分等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大学生性别、籍贯构成比等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①本研究1265例大学生中,以女性(56.7%,717/1265),农村户籍(69.6%,881/1265),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83.2%,1052/1265)及非医药类专业(98.6%,1247/1265)大学生为主。1265例大学生的献血率为33.6%(425/1265)。研究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健康自评情况及家庭年平均收入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55,P<0.001;χ^(2)=8.95,P=0.003;χ^(2)=16.92,P=0.002;χ^(2)=11.18,P=0.011)。②本研究1265例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总知晓率为75.0%(949/1265);研究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得分为(11.6±2.1)分,高于对照组的(11.1±2.4)分,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01)。③研究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感受得分为(34.2±9.4)分,高于对照组的(29.1±8.1)分,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P<0.001)。④研究组425例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为奉献爱心(85.6%,364/425)和检查血型(53.6%,228/425);对照组840例大学生未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为时间不合适(53.2%,447/840)和认为自身不符合献血要求(50.1%,421/840)。⑤本研
李莹胡萍方文攀刘璇赵宗瀚肖湘周敏席光湘傅雪梅
关键词:无偿献血大学生动机意愿

相关作者

黎云
作品数:87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血站
研究主题:无偿献血 志愿者服务队 医疗急救 献血法 志愿服务工作
付涌水
作品数:229被引量:932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无偿献血人群 献血者 HCV
戎霞
作品数:133被引量:39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献血者 无偿献血人群 HCV
曾劲峰
作品数:212被引量:825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献血者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无偿献血者 NAT
刘玉振
作品数:165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无偿献血者 ALT 献血者 微板 供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