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13篇“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的相关文章
-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与双水平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
- 2024年
- 分析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开展双水平正压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疗法对自身病情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不同疗法患者为研究方向,获取等人数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治疗对照组、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确诊AECOPD并呼吸衰竭,分析两组各项指标不同。结果 各项指标对比,(P<0.05)。结论 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开展双水平正压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疗法存在不同治疗价值,相较于前者,后者整体应用价值更为突出,可实现强化最终治疗效果目的。同时,经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疗法干预后,患者呼吸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等发生显著改变,而肺功能持续增强,可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对后期临床干预此类给予重大帮助。
- 苏斌程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双水平正压通气
- 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BiPAP治疗,研究组5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肺损伤指标[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吸入氧浓度(FiO_(2))]及治疗期间呼吸衰竭、败血症、肺出血和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指标、肺损伤指标、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衰竭、败血症、肺出血和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BiPAP能显著改善NRDS患儿的临床指标、肺损伤和血气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沈建超尹大猛
- 关键词:双水平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损伤血气分析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Insure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Insure技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4.1%(P<0.05)。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4.5%)低于对照组(22.7%,P<0.05)。经比较两组氧合指数变化,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经比较两组预后恢复情况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用时时间更短(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Insure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能改善氧合指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 何海燕陈润莹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 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小样本、探索性、干预性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0例。呼吸机采用BiPAP模式,调整吸气相正压从10 cmH_(2)O(1 cmH_(2)O=0.098 kPa)开始逐渐递增至24 cmH_(2)O,每次增加2 cmH_(2)O,呼气相正压保持4 cmH_(2)O不变。正式试验和调节压力水平前记录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包括呼吸方式:总呼吸周期(Ttot)、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气潮气量(VTi)等;呼吸压力:口腔压(Pmo)、食道压(Peso)、跨膈压(Pdi);呼吸做功:食道压力-时间乘积(PTPes)、跨膈压力-时间乘积(PTPdi);中枢驱动及中枢驱动效率:膈肌肌电的均方根(RMS)、通气-中枢偶联(Ve/RMS)以及深吸气量(IC)、呼气末肺容量差值(ΔEELV)、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dyn)等。结果1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全部完成试验。与平静呼吸相比,V_(Ti)、V_(e)、P_(mo)、IC、ΔEELV、V_(e)/RMS随着压力水平升高均显著上升(均P<0.05),Te只在20~22 cmH_(2)O压力水平显著上升(P<0.05)。Pdi、PTP_(es)、PTP_(di)、RMS、RMS/RMS_(max)随着压力水平升高均显著下降(均P<0.05),PTPes、PTPdi在18 cmH_(2)O压力水平后均趋近于稳定并未出现明显变化,RMS、RMS/RMS_(max)在压力水平大于16 cmH_(2)O后趋于平稳。Ti/Ttot只在20 cmH_(2)O压力水平时显著降低。PEEPidyn随着压力水平的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论BiPAP在合适的压力水平上能明显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障碍,减轻呼吸肌肉负荷。
- 刘云鹏王熙龙胡雨禾王凯李允邵鹏李键江张海云陈新
- 关键词: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生理学
-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究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被确诊且接受治疗的74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BiPAP治疗,观察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联合BiPA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低于对照组,肺静态顺应性(Cst)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辅助通气时间、供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BiPAP治疗NRDS的效果较好。
- 张贝高珂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双水平正压通气
-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Duo PAP)联合咖啡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极低出生体重反复呼吸暂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咖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Duo PAP联合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实施Duo PAP联合咖啡因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王静
- 关键词:低体重咖啡因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 2023年
- 对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的患者实施联合治疗方法(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单一治疗方法(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再分析上述方法对AECOPD患者所起作用。方法 将1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共有60例AECOPD患者入组)接受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实验组(共有60例AECOPD患者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结果 统计学计算两组AE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高且P<0.05,统计学计算两组AECOPD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更短且P<0.05。两组AECOPD患者治疗之前统计学计算血气和肺功能有关指标、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发现无差异且P>0.05,治疗之后再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各项血气和肺功能有关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优且P<0.05,实验组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且P<0.05。结论 对确诊为AECOPD的患者实施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高于单一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与此同时可显著改善血气和肺功能有关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降低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
- 闭梅媚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给氧治疗,研究组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呼吸频率、心率、住院时长、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住院时长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长,优化血气分析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 吴永强
-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急性心力衰竭
- 纳洛酮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探究纳洛酮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治疗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行纳洛酮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和血清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2、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9%,高于对照组的73.5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最大深呼吸后第一秒呼气容积、最大深呼吸后第一秒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清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2、白细胞介素-3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肺功能,在改善动脉血气指标的同时可以降低血清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2、白细胞介素-33水平。
- 才德吉何秀琴施发花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分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S组与BiPAP组,每组75例。BiPAP组采用BiPAP治疗,PS组在BiPAP基础上采用P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情况、肺氧合功能参数、血气水平、通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S组总有效率(94.67%,71/75)高于BiPAP组(80.00%,60/75),P<0.05;PS组机械通气、氧疗和住院时间均短于BiPAP组(P均<0.05)。治疗后,PS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血浆二氧化碳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BiPAP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力均低于BiPAP组(P均<0.05)。PS组并发症发生率(9.33%,7/75)低于BiPAP组(21.33%,16/75),P<0.05。结论PS联合BiPAP治疗NRDS患儿可改善肺氧合功能、血气水平、通气情况,加快患儿恢复,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效果显著。
- 王岩齐玉敏任亚方惠晓君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双水平正压通气肺氧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