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5篇“ 早寒武世早期“的相关文章
- 黔东早寒武世早期重晶石富集机制研究——来自硫同位素的约束被引量:10
- 2020年
- 在中国,早寒武世早期重晶石矿床主要展布于扬子地台北缘秦岭—大巴山一带及扬子地台东南缘湘黔地区,而黔东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就达到了2亿多吨,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超大型重晶石矿床。近年来,于大河边重晶石矿床北西翼亦发现了赋存于同一层位的云洞重晶石矿床,但二者的成矿特征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对比了含矿较差的云洞重晶石矿床与高品位大河边重晶石矿床的含矿岩系、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等。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缺氧程度、热水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综合矿床地质和有机质、硫同位素特征,提出成矿作用与生物活动和同期海底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床中SO4^2-来源于海水硫酸盐,Ba^2+来自海水和海底热液。大河边地区与云洞地区相比,水位更浅,氧逸度更高,硫酸盐还原程度更弱,剩余硫酸盐的浓度更高,从而导致云洞重晶石矿床表现出较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成矿性差的特征。
- 王富良黄艺付勇付勇付勇
- 关键词:重晶石控矿因素硫同位素
- 早寒武世早期热液沉积特征: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玉尔吐斯组底部硅质岩系为例被引量:12
- 2019年
-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重要地质历史转折时期全球多陆块广泛沉积硅质岩.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底部所发育的薄层状硅质岩,以富含残余颗粒、磷质结核和重晶石结核而显得非常特殊和罕见,明显有别于国内外报道的常规硅质岩.为了揭示该套硅质岩的成因及沉积模式,通过剖面测量(库勒剖面)、薄片鉴定、SEM观察、能谱探针、主微量元素特征、氧硅同位素分布等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方法,认为玉尔吐斯组硅质岩垂向上共分5小段,其主要矿物是石英、白云石,自生矿物主要有重晶石、方沸石、黄铁矿等,不同硅质岩段微观结构显示出十分明显的组构变化,包含残余颗粒结构、残余晶粒结构、隐晶质结构和微晶结构.所测剖面硅质岩沉积于靠近大陆/古隆起的高盐度浅海陆架(高Al2O3/(Al2O3+Fe2O3)比值,高MgO/Al2O3比值),其陆源碎屑主要来自大陆地壳或基底花岗岩的风化产物,并且受到SiO2的稀释作用影响(Th/Ti与Al/Ti关系).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如Ba、V、Ni、Cu、Zn、U等)不同程度的富集及氧化还原指标(V/Cr介于0.81~8.34)特征表明硅质岩段沉积早期处于氧化环境,水体能量较强,显微镜下见圆度较好的内碎屑颗粒、微生物席碎片;中晚期经历了水体循环不畅的有氧/缺氧分层环境(Ce/Ce*负异常),显微镜下微生物球粒、粪球粒、浮游藻(粘结)团块发育,有机质含量较高(TOC可达2%以上).稀土元素特征(低∑REE、中等Ce负异常、显著的Y正异常和Eu正异常)以及δ^30Si和δ^18O值分布范围暗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主要继承自热液流体和海水,受陆源碎屑影响较弱.自近台内裂陷中心上升的富含多金属的富硅热液以及陆源碎屑提供大量营养,为微生物大繁盛和硅质的富集成矿奠定物质基础.水体中硅的溶解度降低(温度降低、pH降低和水体盐度升高)促使硅质胶体颗粒化学沉淀,而微生物(特�
- 杨宗玉罗平刘波周川闽马洁
- 关键词:硅质岩地球化学
- 陕南早寒武世早期水螅营养体及管状疑难化石被引量:4
- 2015年
- 陕南宁强宽川铺生物群发现具触手的水螅营养体化石,同层位同时发现大量磷质管状疑难化石,其管体上可分辨出可能的出芽特征,推测该类具出芽特征管体可能和现代群体生活的薮枝螅(Obelia)有关。
- 邵铁全刘云焕王琪郑亚娟唐汉华曹希张亚楠贺华华胡家希刘思远
- 关键词:管状化石出芽早寒武世
- 贵州铜仁地区早寒武世早期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和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 <正>早寒武世是地球演化的重要时期,记录了后生动物的出现和快速分异以及海洋化学条件的剧烈变化。为了更准确的认识扬子地区早寒武世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选取了贵州铜仁地区的牛蹄塘组的黑色岩系进行研究。通过有机碳、铁组分和主量元...
- 黄泰誉陈代钊付勇汪建国郭增辉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期区域抬升运动对岩溶储层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4年
- 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期,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形成上、下亚段2套区域性展布的风化壳岩溶储层,对其形成控制因素有待于深化研究。为此,基于野外露头剖面、钻井与地震等资料,系统分析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期3期区域抬升运动对岩溶储层发育的建设作用。结果表明:1区域抬升运动分别发生于灯影组沉积早期末、震旦—寒武纪以及早寒武世早期;23期抬升运动均不同程度波及整个上扬子地台,致使抬升期上、下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3受地壳不均衡隆升作用的影响,各期抬升运动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均有所差异,但总体表现为第一期北缘强于南缘,第二期西缘强于东缘,第三期东南缘强于西北缘的特征;43期抬升运动使灯影组上、下亚段各自形成一套为"碎屑岩层"所分隔的大面积展布的风化壳岩溶优质储层,为四川盆地灯影组大气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谷志东李宗银袁苗黄平辉梁东星张黎乔琳李梅
- 关键词:四川盆地
- 陕南早寒武世早期管柱状生物化石新发现被引量:3
- 2009年
- 繁殖是生物体产生子代的现象,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最近作者在陕南宁强宽川铺地区早寒武世最早期的宽川铺生物群中发现了数十枚管柱状生物化石,首次发现这些管柱状生物化石具可能的"断裂生殖"特征。在部分管柱状生物化石上可清晰分辨出"收缢带"、"收缢纹"和"新生单节"等断裂生殖特征,据此建立可能的管柱状生物"断裂生殖"生殖发育序列。
- 刘云焕邵铁全房启飞冯健雪郑曦
- 关键词:早寒武世早期
- 陕南早寒武世早期磷酸盐化Punctatus发育模式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在陕南宁强宽川铺地区早寒武世早期灯影组宽川铺段地层中发现了数十枚呈三维立体精美保存的磷酸盐化Punctatus动物化石,包括花冠状口部,5辐射锥体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化石标本和2枚罕见的完整Punctatus化石。研究表明,这些胚胎标本中的部分类型与Punctatus有关,通过对这些Punctatus及与Punctatus有关的胚胎化石认真观察,对Punctatus的生长方式和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两极生长发育模式。腔肠动物的出现标志着真后生动物的开始,所以腔肠动物一直在生物起源与演化研究方面占据显要地位,上述研究为"化石胚胎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增添了新内容。
- 刘云焕邵铁全韩健房启飞冯健雪郑曦
- 关键词:PUNCTATUS发育模式早寒武世
- 陕南早寒武世早期Quadrapyrgites再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处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序幕阶段的梅树村期,生物类群大规模辐射、身体构型快速革新,与前寒武纪生物群面貌明显不同。最近在陕南宁强宽川铺地区梅树村期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五辐射Punctatus及部分四辐射四方塔形壳属Quadrapyrgites,其中包括1个新种Quadrapyrgites undulatuscostalis sp.nov.。在此基础上对Quadrapyrgites进行了属征补充。双胚层腔肠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史的真后生动物演化开端,在生物起源演化历程上占据着关键的位置。本文为研究真后生动物起源演化、生物辐射、体型构建提供了重要实证。
- 刘云焕李勇弓虎军张志刚马秋红吕晓强陈金闫亭廷
- 关键词:灯影组
- 陕南早寒武世早期磷酸盐化Punctatus奇异星状口盘的发现及其形态功能分析被引量:21
- 2006年
- 早寒武世最早期梅树村期处于“寒武纪大爆发”序幕阶段。在这一时期,生物类群发生了大规模辐射演化及其身体构型的快速革新,形成与前寒武纪生物群明显不同的生物组合面貌。最近在陕南宽川铺地区早寒武世早期灯影组宽川铺段地层中发现了数十枚呈三维立体精美保存的磷酸盐化奇异星状生物化石标本,通过形态功能分析及与其共生的Punctatus的口盘类比表明,该奇异星状生物很可能属于腔肠动物Punctatus的口盘,星状体的中心为该生物的口部。而腔肠动物的出现标志着真后生动物的开始,在生物起源演化历程上占据着极其关键的位置。本文报道的奇异星状生物可能代表了初具原始触手的腔肠动物早期演化类型,为研究真后生动物起源演化、功能进化提供了新的实证材料。
- 刘云焕李勇邵铁全朱志新张婉茜王焯杨为先李荣西
- 关键词:PUNCTATUS腔肠动物早寒武世
-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磷质小壳化石的再沉积和地层对比问题被引量:25
- 2006年
- 扬子区早寒武世早期的磷酸盐化小壳化石的发现,为早期动物演化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碳酸盐岩地层中的这类小壳化石易于被风化剥离出来并成为磷质颗粒再沉积,这种现象在地层中常能遇到,它会给对某些生物分布时限的确定和地层对比造成混乱。考虑早寒武世一些主要小壳化石的再沉积和地层对比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带和带的磷质小壳化石产于Paokannia或Hunanocephalus的层位,它们无疑是再沉积的;2)组合带标志性化石与组合带标准化石共生,应判定其沉积时期为组合带时;3)扬子台地区的梅树村阶地层大都不全或缺失,保存的梅树村阶地层普遍与震旦系灯影组不同层位假整合接触,其岩性及生物特征均与下伏地层不同,另建组级地层单位是合理的;4)“杨家沟段”、“西蒿坪段”、“宝石坡组”不能作为灯影组顶部地层,它们是水井沱组沉积旋回的一部分,更不能因它们是筇竹寺期的沉积而把“灯影组”顶界上升到筇竹寺阶;5)滇东北地区大海段中产有丰富的Heraultipegmayunnanensis,它与Siphogonuchitestriangularis和Paragloborilussubglobosus共生,分布局限,其他地区仅在组合带中零星分布,所以在S.triangularis-P.subglo-bosus组合带()的上部建立一个H.yunnanensis组合亚带似乎更合适些。
- 薛耀松周传明
相关作者
- 刘云焕

- 作品数:40被引量:107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早寒武世 PUNCTATUS 早寒武世早期 寒武纪 化石
- 邵铁全

- 作品数:41被引量:335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早寒武世 寒武纪 磷酸盐化 早寒武世早期 化石
- 杨瑞东

- 作品数:319被引量:1,903H指数:27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锰矿 二叠系
- 高慧

- 作品数:13被引量:276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寒武系 磷块岩 地球化学特征 寒武系底部 小壳化石
- 李勇

- 作品数:57被引量:514H指数:13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西秦岭 早寒武世 鄂尔多斯盆地 东天山 磷酸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