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13篇“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文章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和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长期随访的344例T2DM患者的临床及检查资料,根据ETDRS 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DRSS)对患者视网膜并发症情况进行分级记录,对照无DR的糖尿病患者,分析早期DR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DR患者的随访资料,记录患者DR严重程度分级进展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有关DR早期进展的影响因素。对于进展的患者,进一步讨论进展级数较高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预测。结果:糖尿病程、胰岛素治疗及餐后2 hC肽(2 hCP)水平是影响早期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较高的载脂蛋白A(APOA)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DR患者,更易在2年内发生进展。在发生进展的DR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是进展级数2级及以上的影响因素,对于预测DR快速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1,最佳截断值为1.585 mmol/L。结论:糖尿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DR的风险较大,采用胰岛素治疗及餐后2 hCP水平较低的患者,提示胰岛功能较差且血糖控制不佳,对于这类患者应加强随访。APOA、IBIL和HDL水平影响DR的早期及快速进展,可通过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减缓早期DR进展,进而降低严重威胁视力的DR并发症的发生率。
邵阳王鑫李圣恩张怡姚静张文怡王建明周爱意
关键词: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社区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影响的探究
2024年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行社区护理(CN),分析预后影响。方法 样本所选区域: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例:早期DR;例研究时间范围:2023年1月1日;样本截止选择时间:2024年1月31日;总计样本(n)=74;抽签法分A组、B组;各(n):37例;分别行:常规、CN。指标下述:血糖(FPG、2h PBG、HbAlc)、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FPG、2h PBG、HbAlc,比较组别AvsB,均以B组比较高;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对比B组、A组,均以B组比较低;生活质量评分,以B组比较高;护理满意度:A组:B组,以B组更高,均(P<0.05)。结论 DR者,实行CN,控制血糖,调整心态,改善生活品质,提升护理满意度。
肖红
关键词:社区护理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
院内制剂糖网润燥丸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 观察糖网润燥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患者视力、眼底、血糖、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Ⅱ、Ⅲ期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1组口服糖网润燥丸3 g, 3/日,治疗2组于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基础上予糖网润燥丸口服,疗程为3月,治疗前后完善眼底照相,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G2h)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估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眼底改善情况治疗2组优于对照组及治疗1组(P<0.05),FBG、PG2h、HbA1c水平在治疗后2个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IL-6、TNF-α、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2组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结论 糖网润燥丸在提高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改善眼底病变情况方面有积极作用,辅助降糖、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可能机制。
周雪梅龚翠芬张力娜董丽丽殷朝辉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因子
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及视觉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神木市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6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7.63±7.23)岁,糖尿病程(5.34±1.17)年,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56.92±7.19)岁,糖尿病程(4.97±1.23)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视觉康复效果[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视野缺损度(MD)、平均光敏感度(MS)]、自我效能[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DESE)]及生活质量[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问卷(NEI-VFQ-25)]。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BCVA、MD、MS及DESE、NEI-VFQ-25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HbA1c、FPG、2 hPG、MD均低于对照组[(5.14±0.62)%比(5.81±0.74)%、(5.64±1.04)mmol/L比(6.39±1.12)mmol/L、(6.32±1.13)mmol/L比(7.49±1.04)mmol/L、(8.37±1.13)比(10.34±1.17)],BCVA、MS及DESE、NEI-VFQ-2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85±0.21)比(0.72±0.24)、(17.89±1.03)比(17.08±0.91)、(91.37±8.28)分比(81.26±8.46)分、(46.34±7.09)分比(41.06±6.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51、3.218、4.996、7.942、2.673、3.865、5.600、3.605,均P<0.05)。结论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在降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指标及增进视觉功能恢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沈艳王利萍王巧丽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糖水平视觉康复生活质量
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mi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究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的影响,筛选出益景汤干预早期DR的靶点miRNA。方法将2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使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益景汤组(YJG),另将常规喂养的大鼠设为对照组(CG),每组10只。YJG组大鼠每日灌胃益景汤12.50 g/kg,CG、MG组大鼠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均干预16周。给药完成后记录大鼠体质量,摘除双侧眼球剥离视网膜,提取总RNA,PCR扩增构建小RNA文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文库进行测序。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Pathway分析,选择差异倍数较大的miRNA进行PCR验证。结果(1)已知miRNA差异:筛选出644个已知miRNA,其中差异miRNA共59个。与CG组比较,MG组35个miRNA上调、6个miRNA下调,YJG组20个miRNA上调、4个miRNA下调;与MG组比较,YJG组6个miRNA上调、13个miRNA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1个上调miRNA,11个下调miRNA为益景汤干预DM大鼠后,3组共同差异性表达miRNA。(2)新发现miRNA差异:3组筛选出242个新发现的miRNA,其中差异miRNA共105个。与CG组比较,MG组50个miRNA上调,15个miRNA下调;与CG组比较,YJG组55个miRNA上调,20个miRNA下调;与MG组比较,YJG组16个miRNA上调,6个miRNA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差异miRNA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生物学过程方面的多种蛋白的转录调节;靶基因关联的通路主要是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糖脂代谢相关通路。(4)PCR验证:MG组大鼠视网膜miR-673-3p表达低于CG组,余11个miRNA表达均高于CG组;YJG组大鼠视网膜miR-673-3p、miR-23b-5p表达均高于MG组,余10个miRNA表达均低于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miR-23b-5p外,其余11个miRNA与上述R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miR-673、miR-1、miR-133、miR-214、miR-23b、miR-31a、miR-451等可能是益景汤干
王丽邱心悦孟春刘光辉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IRNA靶点
OCTA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特异度、灵敏度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眼科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4例(176眼)疑似DR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开展OCTA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将FFA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OCTA对早期DR的诊断价值,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OCTA诊断DR与FFA结果的一致性。结果FFA共检出122眼DR,54眼无DR;OCTA共检出119眼DR,57眼无DR。OCTA诊断早期DR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26%、92.59%、93.75%、96.64%、87.72%。kappa检验结果可知,OCTA诊断DR与FFA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92)。结论OCTA诊断DR与FFA结果的一致性较强,有助于诊断早期DR,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
黄玉苗林水龙陈雅珍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OCTA评估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参数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参数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06/2022-12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209例209眼为DR组,根据分期分为DR轻度组患者115例115眼、DR中度组患者54例54眼、DR重度组患者40例40眼,单纯T2DM未合并DR患者100例100眼为No-DR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70例70眼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OCTA检查,DR组根据病变程度入组(若双眼病变程度一致,则随机取一眼进行研究),对照组和No-DR组随机一眼纳入研究。比较各组受检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长(PERIM)、FAZ横径、FAZ竖径、FAZ面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MFRT)、非圆度指数(AI)、FAZ周围300μm范围内全层视网膜血流密度(FD-300)、FAZ血管线性密度(VD)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一般资料与FAZ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黄斑FAZ指标诊断DR的价值。结果:DR轻度组、DR中度组、DR重度组患者FBG、MFRT、FAZ面积、PERIM水平均明显高于No-DR组和对照组,AI、VD水平明显低于No-DR组(均P<0.05);No-DR组、DR轻度组、DR中度组、DR重度组患者Cys-C、FAZ横径、FAZ竖径明显高于对照组,FD-300血流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MFRT与年龄呈正相关(r=0.295,P=0.001);AI、VD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6、-0.235,均P<0.05);MFRT、FAZ面积、PERIM、AI、VD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38、0.696、0.792、0.847。结论:DM患者可出现FAZ结构及微循环改变,FAZ相关参数在诊断早期DR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曾少杰谢怀林张昀昀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眼底病变程度不同分为NDR组(T2DM未伴DR,40例)、背景组(T2DM伴DR背景期,40例)和增殖组(T2DM伴DR增殖期,4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CysC、SAA水平,分析血清CysC和SAA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早期DR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患者血清CysC、SA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增殖组>背景组>NDR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ysC和SAA联合检测诊断早期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CysC、SAA联合检测对早期DR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雯雯潘美靖邱壮忠蔡洁娜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血清淀粉样蛋白A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于KANO模型的眼科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4年
探讨基于KANO模型的眼科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眼科房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42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各2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基于KANO模型的眼科护理,比对两组的视觉康复及满意度、血糖等观察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80.95%)高,P<0.05。干预前两组的视力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视力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KANO模型的眼科护理干预,可加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觉康复进程,稳定血糖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季杭梅瞿杏玉
关键词:KANO模型眼科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于“瘀热致消”理论探讨清化瘀热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价基于“瘀热致消”理论探讨清化瘀热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5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符合要求的血行瘀滞证早期DR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46例)与观察组(中医治疗,48例),比较中医症状评分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2h餐后血糖(2hPG)及糖基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血糖指标(FPG、2hPG、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FPG、2hPG、HbAlc)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瘀热致消”理论清化瘀热方治疗早期DR的综合应用价值更高,能显著降低血糖及中医症状评分。
翟丽萍陆骏王旭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关作者

宋剑涛
作品数:148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过敏性结膜炎 川椒 密蒙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结膜炎
接传红
作品数:200被引量:93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密蒙花 糖尿病黄斑水肿 川椒 视网膜病变
闫俊茹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统计分析 视功能检查 血脂
郭欣璐
作品数:47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密蒙花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中医药治疗 川椒 过敏性结膜炎
严京
作品数:114被引量:35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晶状体上皮细胞 密蒙花 信号转导机制 白内障 阿魏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