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8篇“ 早期颅骨修补“的相关文章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5年
分析脑外伤患者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术疗效。方法 64例脑外伤患者就诊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随机分组。A组脑外伤术后3月内颅骨修补术,B组脑外伤术后3月后颅骨修补术。结果 A组脑外伤患者疗效、预后指标、炎症因子、内皮生长因子、并发症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脑外伤患者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还可减少并发症、增强疗效。
谢威
关键词:脑外伤神经功能疗效
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在对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患者50例依据颅骨修复时间不同分成两组,均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共计患者25例,均在术后3-6个月接受颅骨修补手术。观察组共计患者25例,均在术后1-2个月接受颅骨修补手术。对比治疗效果;对比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96.00%)较高,差异明显(χ^(2)=5.357,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6.85±1.53)分更低,Barthel指数(79.84±4.32)更高,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4.00%)比较,观察组(4.00%)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脑外伤患者时,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脑外伤方案中推广以及应用。
胡志勇徐英凯
关键词:脑外伤神经功能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疗效
2024年
探讨在治疗脑外伤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中,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40例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6月~2023年5月时间期间内收治之脑外伤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以登记序号奇数20例入对照组同时偶数20例归入观察组。收集实施晚期颅骨修补术前组之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评测、脑灌注水平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于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的后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神经功能三项评分值及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以及达峰时间四项脑灌注水平指标上基本无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活动能力、认知功能上评分值更高,在神经功能上评分值更低(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八项评分值上得分值均呈现更高(P<0.05)。术后15天,观察组于脑灌注水平四项指标两组同步改善中收得更优结果(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相对于对照组(30.00%)明显处于更低水平(P<0.05)。结论 在治疗脑外伤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中,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更有效改善其认知、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夏俊杰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脑灌注生活质量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3月,终止时间为2023年3月,研究对象为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医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共计100例,分组方法选择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期组患者数量为50例,同期组患者数量与之相同。同期组在一次手术中完成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分期组以上两种手术分不在一次手术中全部完成行。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预后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同期组临床疗效比分期组高,同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分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干预前所有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受损状况、预后结果,两组的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以上指标的评估结果均有明显改善,其中除了神经受损状况的评分为同期组低于分期组,其余指标均是同期组比分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不进疗效更显著,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能力也有更加积极的影响,并且还能使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同时不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
于鑫胡金昌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脑外伤
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创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行颅骨修补术的86例颅脑创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行颅骨修补术的时期分为早期组(术后1~3个月)和常规组(术后4~6个月),每组各43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预后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后流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行颅骨修补术后6个月时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MMSE评分、GOS评分和MCA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早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例)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8.60%(8/43,例),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颅脑创伤术后出现颅脑缺损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可有效改善神经、认知功能和MCA血流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李斌邵天宇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去骨瓣减压术颅骨缺损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结合实际病例分析脑外伤的治疗方向,按照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的治疗数据,探讨其有效性。方法 将神经外科的治疗研究安排在2022年2月-2023年8月,取住院部80份患者信息,主诊断均为脑外伤,与研究方案核对后,通过随机准则将此类信息分为均等两组,供不同小组选择的相关措施分为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常规治疗,提供的数据参考量表为预后生活恢复、自主生存情况、常见症状、疗效评估。结果 联合组分别统计了治疗前后脑外伤患者的生活水平及质量,可知治疗后患者逐步恢复了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且相关预后生活恢复指标数据上升趋向明显,条目数据显示出研究差异性(P<0.05);联合组依次评估了脑外伤患者脱离医护人员后的生存情况,可知治疗后患者在康复活动中可逐步适应独立生活,脑外伤对肢体功能等方面的影响逐渐降低,条目数据显示出研究差异性(P<0.05);联合组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表现得出,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面达到使用要求,常见症状出现的频次少,且易控制,条目数据显示出研究差异性(P<0.05);联合组经邀请参与了疗效评估调查,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均超过常规治疗,且患者的预后表现良好,生活质量逐渐达到常人水平,条目数据显示出研究差异性(P<0.05)。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对于脑外伤患者生存、生活方面有一定良性作用,且治疗后的常见症状可控性高。
高超
关键词: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脑外伤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早期颅骨修补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疗效及脑氧代谢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行DC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共56例,分为研究组(DC手术后1~3月行颅骨修补术)29例和对照组(DC手术后4~6月行颅骨修补术)27例,分析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脑氧代谢指标和修补治疗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NIHSS、BI、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氧摄取率(CEO2)及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I显著上升,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两组NSE显著下降,CEO2、SvO2显著上升,研究组NSE低于对照组,CEO2、SvO2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研究组的预后良好率及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BI患者DC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修复神经功能、缓解局部炎性应激反应并且维持脑氧代谢平衡,为STBI患者DC术后施行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楼洁坡潘金龙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颅骨修补脑氧代谢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与对照组(n=30,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Karnofsky功能状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实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改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利于患者预后。
林春铭叶再发陈瑀豪
关键词:颅脑外伤
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分析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5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双色小球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其中,参照组接受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2周的脑动脉血流速度较参照组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参照组更低,自理能力评分较参照组更高,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较参照组更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段中华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4年
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联合,对脑外伤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12-2023.12收治68例脑外伤患者,分组以电脑系统为准,常规组(34例,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34例,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对两种疗法的效益进行浅析。结果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百分比占比最低,且该组患者并发症率占比最高(P<0.05);临床指标中,干预后常规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2.01±0.41)、GCS评分(12.89±2.01)、MSE(29.89±2.63),研究组(6.34±0.61)、(8.02±1.52)、(22.51±1.65),后者明显为优势方(P<0.05);严重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DRS)各维度得分指标中,研究组患者明显占据绝对优势(P<0.05);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指标中,常规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较差(P<0.05)。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联合治疗脑外伤,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尽快降低颅内压,同时促使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有效恢复,在患者疾病预后改善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崇。
詹傲卢熊伟岳林张召卫正洪
关键词:脑外伤脑室腹腔分流治疗有效率早期颅骨修补

相关作者

王艳州
作品数:20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早期颅骨修补 颅骨修复
林晓宁
作品数:68被引量:170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纳米粒 蛛网膜下腔出血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替莫唑胺 复发
姜红升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早期颅骨修补 颅骨修复 颅骨缺损
王洪生
作品数:189被引量:79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颅脑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 动脉瘤
程月飞
作品数:33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减压术 脑膜瘤 高血压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