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篇“ 昏迷时间“的相关文章
- 昏迷时间与一氧化碳中毒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昏迷时间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9年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确诊的11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分为两组,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和非迟发性脑病组,分别统计其年龄、性别、昏迷时间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随访的118例患者中,有21例出现迟发性脑病,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17.8%,迟发性脑病组昏迷时间明显大于非迟发性脑病组,迟发性脑病组昏迷时间均>4 h.昏迷时间超过8 h的患者中,82.6%患者发生了迟发性脑病,而在非迟发性脑病组中,94.8%例患者昏迷时间小于8 h.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昏迷时间长短是迟发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昏迷时间大于8h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应高度警惕和重视,积极治疗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
- 方秋实陈志军
- 关键词:迟发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时间
- 促醒护理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促醒护理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手术昏迷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促醒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14 d、第28 d清醒情况以及平均清醒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醒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手术昏迷患者中可以促使患者早日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吕娟
- 关键词:昏迷时间
- 促醒护理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促醒护理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82例重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促醒护理措施)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昏迷时间、并发症发生状况和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为(22.2±4.1)d,对照组患者昏迷时间为(27.6±4.6)d,两组患者昏迷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总有效率高达8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护理时采用促醒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不仅能很好的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很好的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何光显
- 关键词:常规护理昏迷时间预后
-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昏迷时间 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患者昏迷时间、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本院与协助单位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诊治为高血压脑出血92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按照临床选择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成2组,对照组行传统骨瓣开颅术医治,观察组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术医治,分析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昏迷时间、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昏迷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12h残余血肿量(5.2±1.0)mL比对照组(9.9±3.5)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1),且总并发症率9%比对照组28%低,2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和改善其神经功能,且预后良好。
- 朱泳鹏杨太生何志深陈明攀张良谢利强张俊龙许英祥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骨瓣开颅术
- 促醒护理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促醒护理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促醒护理。结果实验组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植物生存或者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醒护理能有效缩短重型颅脑手术患者的昏迷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曾巧红
- 关键词:颅脑手术昏迷
-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及昏迷时间预测研究分析
-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患者多数预后较差,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出正确判断可有效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
- 邹亮
-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时间
- 文献传递
- 基底节区出血术后昏迷时间的预后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出血手术治疗后患者昏迷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出血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确定病人清醒,有遵嘱动作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量、手术方式、发病到手术的时间、术前GCS评分、是否合并脑疝以及术后是否气管切开是影响患者术后的昏迷时间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量、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及是否合并脑疝是影响基底节区出血术后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发病24h内采用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患者昏迷时间短,预后好。
- 张义松张晓军张瑞剑王忠苏宁
- 关键词:基底节区出血手术昏迷时间预后
- 促醒护理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促醒护理在重型颅脑手术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促醒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14d、28d清醒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时的GOS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O.05)。结论促醒护理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张小琴
- 关键词:昏迷时间预后
-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MRI分级与昏迷时间及预后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磁共振(MRI)分级与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4例DAI患者根据MRI特征,参考Adams等的分级方法将之分为3组。伤情以患者首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判定,预后以颅脑创伤后3~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为判定标准。分析MRI分级与患者伤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Ⅰ级16例,GCS评分9.88±3.03,昏迷时间4.63±2.73d;Ⅱ级16例,GCS评分6.75±2.41,昏迷时间18.88±6.72d;Ⅲ级22例,GCS评分5.64±1.26,除外3例植物生存患者,昏迷时间24.05±16.62d。经3组间SNK检验,不同MRI分级DAI患者GCS评分、昏迷时间及预后存在差异性。结论:MRI分级能为DAI患者的伤情后预后判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但在区别Ⅱ、Ⅲ级患者时存在不足。
- 张毅柯尊华方永军柏鲁宁周锋罗卫畅涛周振国范晓璇胡珍渊王更新郑运松赵晓平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昏迷时间的影响
-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期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时间的影响,探讨促醒的机理。方法将因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的10名患者在手术、脱水、活化脑细胞等临床处理后的第四天,对其中5名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
- 陈伟巩尊科王海燕
- 关键词:颅脑损伤昏迷康复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王建华

- 作品数:1,341被引量:1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血糖控制 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
- 巩尊科

- 作品数:118被引量:1,04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后 重复经颅磁刺激 康复
- 郑文斌

- 作品数:100被引量:322H指数:9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MRI 儿童 X线计算机
- 陈伟

- 作品数:340被引量:1,606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心肺运动试验 脑卒中患者 康复治疗 康复
- 邹亮

- 作品数:8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介入治疗 波谱成像 昏迷 氢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