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篇“ 昏迷程度“的相关文章
- 早期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昏迷程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抗感染、去骨瓣减压术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双通道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昏迷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31/39)、92.31%(36/3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97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m、Vs、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m、Vs显著高于治疗前,P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Vm、Vs显著高于对照组,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GCS、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S100-β、GFAP、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100-β、GFAP、MB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
- 兰东李乐舒能媛王实朴王萍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正中神经电刺激血流动力学昏迷
- 早期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昏迷程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
- 叶永造高鑫马永会王占祥
- 关键词:正中神经电刺激颅脑损伤血流动力学昏迷
- Rotterdam CT计分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昏迷程度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Rotterdam CT计分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昏迷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此114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均接受颅内压监测及颅脑CT扫描,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估昏迷程度,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估预后状况,对不同颅内压、不同昏迷程度、不同预后患者Rotterdam CT计分予以比较,并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Rotterdam CT计分与颅内压、GCS评分、GO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正常颅内压患者Rotterdam CT计分相较于高颅内压患者,明显更低(P<0.05);中度昏迷患者Rotterdam CT计分相较于重度昏迷患者,明显更低(P<0.05);预后良好患者Rotterdam CT计分相较于预后不良患者,明显更低(P<0.05);Rotterdam CT计分与颅内压呈正相关,与GCS评分、GO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Rotterdam CT计分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昏迷程度有相关性,Rotterdam CT计分对患者预后有评估价值。
- 胡文佳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昏迷程度预后
- 颅脑外伤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恢复期昏迷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对恢复期昏迷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恢复期昏迷程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5)。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复期昏迷程度,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祁海晖宋孟若陈华群
- 关键词: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颅脑外伤昏迷程度并发症
- 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龙岩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外侧裂组与颞叶皮层组,各64例。两组均实施血肿清除术治疗,颞叶皮层组经颞叶皮层入路进行手术,外侧裂组经外侧裂入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1周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肺部感染、脑疝、颅内再出血、癫痫)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结果:外侧裂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颞叶皮层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颞叶皮层组,手术出血量少于颞叶皮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周时,两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外侧裂组高于颞叶皮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裂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颞叶皮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裂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显著优于颞叶皮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昏迷情况,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
- 王建华侯建金莫教彬
- 关键词: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昏迷程度预后
- 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性脑病患者血气指标及昏迷程度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性脑病患者血气指标以及昏迷程度的影响。方法 94例COPD伴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BiPAP治疗,观察组采用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指标和昏迷程度。结果 治疗3 d后,观察组的PaO_(2)、 pH、 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可有效改善COPD伴肺性脑病患者的血气指标,有助于促进患者意识恢复。
- 贾航翟书鹏
- 关键词:BIP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气指标昏迷
- 一种用于昏迷程度评价的教学用具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昏迷程度评价的教学用具,包括多个板体,相邻两所述板体之间可滑动地连接,各所述板体上均设有用于对照病人意识状况进行打分的项目对照区,且其中一个板体上设有用于最终评价病人昏迷程度的总分对照区。通过将项目对...
- 刘蓓蓓陈文清
- 一种用于昏迷程度评价的教学用具
-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昏迷程度评价的教学用具,包括多个板体,相邻两所述板体之间可滑动地连接,各所述板体上均设有用于对照病人意识状况进行打分的项目对照区,且其中一个板体上设有用于最终评价病人昏迷程度的总分对照区。通过将项目对照区...
- 刘蓓蓓陈文清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昏迷程度、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昏迷程度、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9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5例(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昏迷程度、自理能力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巴氏量表(BI)(自我照顾、运动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昏迷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取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实施价值大。
- 王秀容
-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病毒性脑膜炎症状性癫痫昏迷程度自理能力
- 电针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昏迷程度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昏迷程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3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46例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予醒脑静、神经节苷脂等促醒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同时给予高压氧、被动肢体活动及音乐声刺激治疗、光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电针刺激治疗,2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昏迷程度、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治疗效果。结果随着疗程延长,2组的GC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流速(Vs)及平均峰流速(Vm)均逐渐增高(P均<0.05)。在第2个、第3个疗程中,观察组GCS评分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Vs、Vm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2%(5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1%(3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可进一步改善昏迷程度,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王丹丹庞猛王辉
- 关键词:电针刺激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昏迷程度
相关作者
- 董莉

- 作品数:4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昏迷程度 瞳孔不等大 大便困难 老年自发性 头痛发生率
- 丰飞

-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银杏叶提取物 大鼠主动脉 大剂量纳洛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昏迷程度
- 徐拥庆

- 作品数:37被引量:23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研究主题:ARDS 脑电双频指数 预后 机械通气治疗 脓毒症患者
- 路辉

- 作品数:2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腰大池引流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 疗效研究 鞘内注射治疗
- 王育珊

- 作品数:97被引量:56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昏迷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