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2篇“ 显微组分“的相关文章
- 煤岩显微组分识别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 2025年
- 煤岩组分分析在煤精细加工中具有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加工领域。研究煤的显微组分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成因并推动合理利用。随着科技进步,针对煤的复杂性和显微组分的重要性,传统分析引入成熟算法,降低分析成本和人工工作量。新图像分割策略结合两级K-means算法和形状信息,提升了准确性和纯度,同时利用综合特征和随机森林识别显微成分。深度学习在煤岩图像处理中取得成功,U-Net网络有效实现显微组分分割,借助图像预处理和增强技术优化分割结果。这些研究为显微组分分析提供新的方法,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
- 周雪飞王清昭
- 岔哈泉煤显微组分分离及液化性能研究
- 2025年
- 煤直接液化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筛选合适的反应煤种以确定煤直接液化工艺和反应条件,则是影响煤直接液化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使用岔哈泉煤为直接液化用煤,对岔哈泉煤的显微组分富集分离及其液化性能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岔哈泉煤性质以及煤直接液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改善岔哈泉煤的加氢液化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采用浮沉分离和离心富集的方法,对岔哈泉钻孔煤样进行分离,得到5个不同显微组分的煤样,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原煤和5个显微组分煤样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利用高压釜实验平台对5种显微组分煤样进行煤直接液化实验,考察不同显微组分含量对液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岔哈泉煤富集分离后,其富集镜质组中的镜质组含量达到94.2%;富集惰质组中的惰质组含量达到76.5%,富集壳质组中的壳质组含量达到47.8%,工业镜质组、富集镜质组和富集壳质组煤中的脂肪族结构含量较高,矿物质含量少。富集壳质组液化性能明显好于富集镜质组,油产率达到60.12%,工业镜质组和富集镜质组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和壳质组的总含量基本一致,煤液化性能相近,而富集惰质组液化性能明显偏低,转化率和油产率分别仅为55.47%和13.48%。
- 王建立逯波高山松王熺乾赵渊黄澎
- 关键词:显微组分煤直接液化液化性能
- 神东煤岩显微组分的液化反应性研究
- 2025年
- 原料煤的性质对煤炭液化的反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系统研究神东煤及其显微组分的液化反应性,对于指导液化用煤的选择以及优化液化条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离心分离实现神东煤岩显微组分的高纯度分离,研究显微组分富集物的基本特性,并利用高压釜实验对比神东原煤、镜质组富集物和惰质组富集物的液化反应性,结果发现:当镜质组和惰质组的离心分离密度级分别为1.322~1.328 g/cm^(3)和1.372~1.380 g/cm^(3)时,可分别获得镜质组含量97.5%、惰质组含量96.8%的显微组分富集物;在液化反应过程中,各显微组分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氢有效利用率可较好地表征煤的加氢液化反应性;神东原煤的沥青烯产率最高,镜质组富集物的水产率最高,惰质组富集物的气产率最高;原煤的液化反应性和氢有效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镜质组富集物,惰质组富集物最低。
- 薛丹秀
- 关键词:显微组分煤炭直接液化镜质组
- 基于通道级图像融合的煤岩显微组分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通道级图像融合的煤岩显微组分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煤岩识别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油浸反射光煤岩显微图像和荧光煤岩显微图像;定义目标像素,获取油浸反射光煤岩显微图像和荧光煤岩显微图像与目标像素相似的像素块,通过...
- 许振浩马文韩涛林鹏余腾飞刘正坤
- 基于双解码器融合UNetFormer架构的双模态煤岩显微组分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解码器融合UNetFormer架构的双模态煤岩显微组分识别方法。该方法旨在准确识别煤岩中的显微组分,以指导其在工业中的高效利用。本发明结合荧光和反射光煤岩显微图像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解码器UNet...
- 雷萌赵荣焕邹亮张永凌辉轩闫祖龙何坤谭智毅
- 基于跨模态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有机质显微组分鉴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模态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有机质显微组分鉴定方法,属于人工智能及地质领域。传统的有机质显微组分鉴定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主观性高、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本申请提出的自动化鉴定方法,将有...
- 邹亮赵荣焕徐志彬雷萌周星翰郑丽娜何坤
- 山西地区1/3焦煤显微组分的热解特性研究
- 2024年
- 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山西3种1/3焦煤显微组分进行分离富集,同时研究其各显微组分热解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显微组分在350~600℃均出现明显的失重现象。热重(TG)和微商热重(DTG)曲线表明,惰质组与镜质组相比,有较高的剧烈热解开始温度、最大热解速率峰温和最大热解速率,原煤的热解参数介于镜质组与惰质组之间。热解过程中镜质组的质量损失最大,其次是原煤,惰质组的质量损失最小。
- 范文生党帅韩新杰田国亮侯瑞芳
- 关键词:1/3焦煤显微组分热重失重率
- 一种用于煤岩显微组分干法分离富集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岩显微组分干法分离富集的方法,涉及煤岩显微组分分选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利用破碎机、筛分装置、机械磨矿装置以及旋风分离装置,其工艺步骤为:首先将原料放入破碎机,然后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的物料运输至筛分装置...
- 王建国黄金龙樊玉超刘明明李鑫刘光辉李林海
- 气流粉碎参数对煤岩显微组分迁移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为探究气流粉碎分级过程中煤岩显微组分的迁移规律,通过气流粉碎分级设备对煤岩显微组分进行富集,对神府大保当煤进行了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煤岩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并了解其煤质特性,通过四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了入料频率、粉碎压力、一级分级机频率和二级分级机频率这4个因素对显微组分含量的影响。对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入料频率为9 Hz、粉碎压力为0.6 MPa、一级分级机频率为20 Hz、二级分级机频率为140 Hz时,二级产品镜质组含量最高,为77.01%;当入料频率为3 Hz、粉碎压力为0.7 MPa、一级分级机频率为40 Hz、二级分级机频率为100 Hz时,三级产品中惰质组含量最高,为73.38%,研究结果可为实现煤炭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 白来平李振姚雷王思璠高博王宏谢永鑫
- 关键词:显微组分气流粉碎正交试验
- 陕北三叠纪煤显微组分特征对热解焦油组成影响研究
- 2024年
- 通过密度梯度法富集了陕北三叠纪高油煤中镜质组(ZCV)单组分与惰质组(ZCI)单组分,发现不同单组分分子结构差异显著,组分组成与热解焦油组成之间存在显著耦合关系,ZCV脂肪碳相对含量为34.42%,其中脂甲基碳与氧取代芳香碳相对含量较高、脂肪侧链较长、芳香环上的脂肪长链结构和烷基侧链结构丰富、无定型碳相对含量较高;ZCI芳碳率高达77.29%、羰基和羧基相对含量较高、芳香度较高;ZCV热解焦油产率、热解气、热解水产率较高,半焦产率最低,焦油中脂肪烃类化合物以链烷烃为主、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这与ZCV分子结构中脂肪侧链较长、脂肪碳与氧取代芳碳含量较高密切相关;ZCI热解产物产率与ZCV相反,焦油中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多环芳烃(三环、四环)含量相对较多,这与ZCI分子结构中芳香碳含量较高、芳环缩合度较大不无关系。
- 张江宇杜美利刘雷董兴隆陈方琪
- 关键词:煤岩显微组分热解产物焦油
相关作者
- 周安宁

- 作品数:574被引量:1,743H指数:21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煤 神府煤 热解 聚苯胺 煤基
- 金奎励

- 作品数:93被引量:62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煤 显微组分 烃源岩 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 孙庆雷

- 作品数:46被引量:46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研究主题:显微组分 神木煤 指纹图谱 热解 煤
- 李振

- 作品数:218被引量:591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浮选 调浆 煤炭 煤泥水 煤岩显微组分
- 李文

- 作品数:199被引量:1,544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煤 热解 热解过程 显微组分 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