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1篇“ 晚前寒武纪“的相关文章
- 晚前寒武纪关键时期海洋环境演变及其对生命演化的影响
- 2024年
- 晚前寒武纪是地球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在经历了10亿年左右的相对平稳期之后,地球表生系统于元古代晚期进入剧烈动荡期。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一直存在争议。导致这一争议的根本原因包括人们对晚前寒武纪表生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的表征认识不足,人们对环境与生物演化的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入。
- 朱祥坤闫斌樊海峰张衎王丹张飞飞
- 关键词:氧化还原状态生命演化地球科学海洋环境生物演化
- 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和演化被引量:4
- 2021年
- 熊耳盆地发育华北克拉通最齐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是认识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沉积和构造演化历史的理想地区。依据收集和自测的38个碎屑岩和23个岩浆岩样品的锆石年代学数据,结合岩相区域对比、沉积古地理格局继承关系等,细化年代地层格架和分析盆地构造属性,重塑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及沉积古地理格局。重新厘定的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将熊耳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阶段:早长城世裂陷、晚长城世断陷、蓟县纪坳陷、待建纪早期坳陷、青白口纪坳陷及晚震旦世冰期坳陷,以及早长城世末期、待建纪中晚期和南华纪—早震旦世三期重要的沉积间断。熊耳盆地存在晚长城世和青白口纪两期碰撞型—伸展型的盆地属性转换,支持北秦岭地体与华北克拉通多期拼贴—裂解的演化模式。中元古代早长城世—待建纪早期的火山-沉积岩系及1.64~1.47 Ga非造山岩浆事件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地质响应,青白口纪早期碰撞型沉积岩系和晚期伸展型火山-沉积岩系分别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地质响应。
- 李振生江柔柔马学婷张妍李全忠张交东
- 关键词:晚前寒武纪北秦岭
-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寒武系底部黑色碎屑岩系的物源分析及其对晚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约束被引量:14
- 2018年
-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新元古代—寒武纪交替时期黑色碎屑岩系马店组(或称为凤台组)的层序划分、时代归属、物源等基础地质问题仍存在分歧,本文从元素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角度开展综合分析,为合理建立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地层格架及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重要证据。马店组整套碎屑岩系的绝大部分元素的富集系数(EF值)基本一致;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于2.6~1.0Ga之间,包括~2.5Ga、~2.1Ga、~1.8Ga、1.6~1.4Ga和1.3~1.0Ga等多个年龄峰。马店组整体为寒武纪第二世的被动大陆边缘连续海侵地层;沉积物来源于华北克拉通内部徐淮地区,具有碳酸盐质新元古代盖层物源和非碳酸盐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物源的两端元混合作用,其中>1.8Ga碎屑锆石来源于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而中元古代碎屑锆石及砂砾级白云质碎屑来源于新元古代盖层,极少量新元古代碎屑锆石来源于新元古代初期基性岩墙群。华北克拉通周缘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中丰富的1.6~1.4Ga和1.3~1.0Ga碎屑锆石记录证实至少华北克拉通东缘和南缘曾有与北秦岭地区类似的中、新元古代构造带。该构造带中元古代时强烈地参与了Columbi超大陆裂解和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于新元古代初期为华北克拉通周缘盆地的主要物源供给区;约900 Ma可能与华北克拉通开始裂解,至早古生代马店组沉积时期其物源贡献已经完全缺失。
- 李振生赵卓娅李建勋李全忠张交东牛浩
- 关键词:寒武系底部物源分析
- 江南造山带东段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年代学与构造属性研究
- 江南造山带东段南缘作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的碰撞拼接带,受神功运动和后期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影响,此区域构造复杂,前寒武纪地层单元孤立多样,进行此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属性的研究对于认识江南造山带甚至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的碰撞拼接具...
- 张恒
-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SHRIMPU-PB测年
- 南郑—宁强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沉积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 南郑-宁强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位于扬子板块北缘。本文通过野外地质实测剖面和室内分析测试,详细研究该区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岩石类型、岩石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沉积组合等沉积相标志,并进行详细的沉积相划分及沉积环境恢复,同时,...
- 高硒
- 关键词:晚前寒武纪沉积相
- 文献传递
- 新疆伊犁果子沟晚前寒武纪地层沉积特征及对比研究
- 2013年
- 北天山西段果子沟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由下到上分为喀英迪组、塔尔恰特组和塔里萨伊组。喀英迪组和塔尔恰特组为间冰期沉积,塔里萨伊组为冰期沉积。喀英迪组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屑粗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平行层理、水平纹层、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及槽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发育,为海相沉积,可划分为滨海亚相(包括混合坪微相和沙坪微相)和浅海陆棚亚相(包括正常浅海微相和浅海风暴沉积微相);塔尔恰特组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泥质含量较高,大量发育水平纹层,具3个由深变浅的沉积序列,为浅海亚相碎屑沉积;塔里萨伊组为冰期沉积的冰碛岩,划分出基底冰碛亚相、冰前滨海亚相以及冰筏海洋亚相。通过沉积类型、沉积序列、沉积相划分以及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地层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该套地层不应该属于震旦系,而应归属于南华系,并认为该区喀英迪组和塔尔恰特组可以与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中统的黄羊沟组对比,塔里萨伊组可以与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上统的特瑞爱肯组对比。此外,还根据南华系岩石学特征对伊犁地区是否存在古陆进行探讨。
- 冯博林晋炎聂利马尚伟李莹
- 关键词:晚前寒武纪沉积环境地层对比
- 伊犁果子沟—科古琴山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沉积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 果子沟-科古琴山地区位于北天山西段,伊犁微板块北缘科古琴-博罗霍洛造山带西部地区,晚前寒武系位于科古琴山复式向斜内。研究区内晚前寒武系发育较好,但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从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沉积序列等相标志入手,对该套地层进...
- 冯博
- 关键词:沉积相锆石U-PB年代学地层对比
- 文献传递
- 中国晚前寒武纪年表和年代地层序列被引量:76
- 2010年
- 本文依据2009年11月24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分会扩大会议上形成的一个共识,对中国晚前寒武纪年表进行重新标定:即长城系限定在1.8~1.6Ga,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蓟县系限定在1.6~1.4Ga,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待建系1.4~1.0Ga,蓟县剖面上仅发育下马岭组;青白口系限定在1.0~0.78Ga,包括骆驼岭组和景儿峪组;南华系限定在780~635Ma及震旦系限定在635~542Ma。关于最新的江南古陆晚前寒武纪地层中的一系列锆石U-Pb数据,应标定在青白口系上部。另外,华北古陆上最新的锆石U-Pb测年结果,初步揭示华北古陆前寒武系火山岩省的存在和分布范围,结合全球大陆动力学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前寒武纪统一的、精确的和具有年代系统的高精度年龄的基础剖面。
- 高林志丁孝忠曹茜张传恒
- 印度南部晚前寒武纪比玛群古生物学新发现及其意义
- 在辽阔的印度半岛上广泛分布的前寒武纪沉积序列的底部不整合覆盖在太古宙变质基底之上,而其顶部通常被中生代德甘玄武岩(Deccan Trap)所覆盖。由于缺少明确的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标志以及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印度半岛...
- 孙卫国
- 关键词:前寒武纪
- 文献传递
- 华北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流动构造及侵位机制被引量:27
- 2003年
- 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发育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这些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保存了清晰完好的流动构造,完整地反映了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特征和流动构造,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对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形态和流动构造研究,如:流动线理、矿物组构和磁组构等,提出岩墙群的侵位方向和侵位方式。结合本区岩墙群与燕辽—中条拗拉槽系的关系以及岩墙群的力学性质,探讨本区岩墙群的侵位机制。
- 侯贵廷李江海H C HALLS钱祥麟
- 关键词:镁铁质岩墙群前寒武纪侵位机制
相关作者
- 伊海生

- 作品数:271被引量:2,287H指数:29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羌塘盆地 青藏高原 新生代 地球化学 硅质岩
- 夏文杰

- 作品数:16被引量:3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硅质岩 地球化学 晚前寒武纪 层状硅质岩 热水沉积
- 彭军

- 作品数:223被引量:2,631H指数:26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须家河组 塔里木盆地 页岩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 陈孟莪

- 作品数:36被引量:44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震旦纪 宏体化石 寒武纪 化石 庙河生物群
- 张丕孚

-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地质矿产部
- 研究主题:震旦系 地层层序 晚前寒武纪 青白口系 石英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