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6篇“ 景观破碎化“的相关文章
中国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科学揭示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实现乡村土地集约利用、科学制定乡村规划、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2000、2010年和2020年全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指数,并借助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0年和2020年全国县域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482、0.1518、0.1524,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表现为“单聚团、多聚点、三群落、一片区”的空间分布特征。2000—2020年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景观破碎化指数呈聚集分布,研究期间空间相关性逐渐减弱。土地利用程度对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总体表现为正向影响,坡度、人口密度对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总体表现为负向影响,年均降水量对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在空间上异质性显著。在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布局优时,应重点关注华北平原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可从农村居民点总量控制、形状规整、结构紧凑等方面入手,综合考虑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区位条件,做到因地制宜。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村居民点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段斌俏陈万旭曾杰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景观格局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影响因素
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异质性及驱动因素研究
2025年
探索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揭示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景观系统的影响。基于ArcGIS与Fragstats软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移动窗口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出了景观破碎化指数来定量评估和分析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展开驱动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1)30年间研究区内景观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蔓延度指数(CONTAG)逐年降低,景观分离度(DIVISION)和香农多样性(SHDI)逐年升高。京津冀全域的景观破碎度在1990-2020年间增长6.19%,年均上升0.2%。分类型景观中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加剧,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2)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中,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的破碎化程度最高,30年间破碎度降低占据主导地位。平原地区整体破碎化程度低于西北部山区,但各城市在研究期间破碎化程度显著加剧,以廊坊市和沧州市最显著,增幅超过30%。大城市的城乡交错区域遭受了较大的人为干扰,以北京市、天津市和石家庄市城郊区的受损状况最显著。3)时空异质性表明,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格局是自然地理因素和人为活动干扰的综合作用结果,二者在相互作用后解释力显著提升。30年间高程、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和土地利用类型始终是影响景观破碎化的重要驱动力。
张任菲肖萌刘志成
关键词:破碎化时空异质性主成分分析
琅岐岛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
2024年
琅岐岛近年来随着福州新区的发展带动,其经济得到了极大提升,城镇配套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但城镇进程的加快加剧了琅岐岛土地利用变,其生态系统功能的持续供给受到威胁,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变,并暴露出不同程度的景观破碎化状况。
郭佳钰张桂玲陈郁青袁嘉颜欧喆雨李雲香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生态系统功能配套设施建设
景观破碎化对草原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2024年
内蒙古草原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造成了景观破碎化。探究了景观破碎化对草原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对维护草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区,以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景观破碎化与植物多样性(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相关性,探讨了景观破碎化在草原地区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结果表明:草原植物多样性格局与景观格局密切相关,且具有时间滞后的效应。景观破碎化阻碍草原的物质流动和物种流动,导致β多样性升高。另一方面,景观破碎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引入入侵物种,导致α多样性下降。在研究区,植物β多样性格局会受到10~14年前景观格局的影响,而α多样性格局会受到约6年前景观格局的影响。
田宇杨星晨李晓璐董祺刘志鹏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植物多样性草原时滞效应
博斯腾湖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
2024年
以博斯腾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的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边缘密度(ED)由2000年的5.787 m/km^(2)增至2020年的6.859 m/km^(2),增加1.072 m/km^(2);蔓延度指数(CONTAG)由75.970%增加至79.596%,增加3.626%;分离度指数(DIVISION)由0.361增加到0.626;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由0.689减少到0.606。2)2000-2020年,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集中在焉耆县、博湖县、库尔勒市以及轮台县的西南部;和硕县东部以及尉犁县东南部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2000-2010年,高度等级面积增加较为明显,面积比增加5.30%;极低等级面积减小较为明显,面积比减小3.21%;2010-2020年,低度等级面积增加较为明显,面积比增加1.48%;极低等级面积减小较为明显,面积比减小2.37%。3)研究区景观破碎化受到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高程(X2)对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力相对最大,因子平均贡献率为0.195;年降水量(X4)和年均气温(X5)对景观破碎化的驱动较强,因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127和0.110;人口密度(X8)对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力相对最小,因子平均贡献率为0.045。
阿迪拉·亚尔买买提李新国刘彬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景观格局指数博斯腾湖流域
海岸带景观破碎化对固碳服务流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蓝碳作为解决全球气候变问题的长期方案之一,其和谐的供需动态关系对促进区域碳平衡和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岸带景观破碎化显著,直接影响其系统中能量流、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然而,海岸带景观破碎化对固碳服务供需关系及流的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在建立海岸带景观破碎化对固碳服务流影响框架基础上,综合土地利用数据、碳储量采样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运用移动窗口法、InVEST模型及网络模型,以中国北方典型淤泥质海岸带——辽河三角洲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1995—2020年随着辽河三角洲景观破碎化加剧,固碳服务需求量增加3044万t,固碳服务供给量先增后减,整体变不显著,固碳服务供需差从1995年449万t增加到2020年3376万t;②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导致的景观破碎化对固碳服务流流量的负面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农业围垦区更为显著,对工业港口围垦区的影响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对芦苇湿地作用甚微;③景观破碎化对固碳服务流空间格局的影响体现在固碳服务流网络密度及连通性上,其引起服务流中断、服务流方向改变;④芦苇保护区和农业围垦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应严格控制生态红线提升碳汇能力;工业港口围垦区应加强生态廊道建设,提升景观连通性,恢复碳汇功能。本文揭示景观破碎化与固碳服务流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保护性战略重点区乃至全球其他类似淤泥质海岸带的生态修复和碳汇能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及管理参考。
闫晓露武帅吴雪雪王煜景然胡远满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海岸带
湖州市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及驱动力研究
2024年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文章以湖州市为例,基于2005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景观破碎化时空变特征,并初步探究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异成因。结果表明:湖州市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呈增加趋势,2010年-2015年增加幅度最大;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东北部和东部平原区高于西南部和西北部山区。体现出湖州市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发展理念;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异受坡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强度。
胡尊英刘劲松潘淑萍张自力李艳芳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
扬州市土地利用与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分析
大运河沿岸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分析其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以期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扬州市2000、2010、2020年3期数据,定量分析与计算该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度、转换矩阵...
孙子焱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24年
为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景观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研究2000-2020年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形态学特点,同时运用外溢效应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方法,探究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强,核心区面积减少强度由1.33%提高到6.27%,并表现出由平原地区向山地丘陵区加强的地域性差异,且建设用地扩张会导致耕地景观破碎化;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面积由268.60 km2增加到1 003.26 km2,主要发生在路网成熟的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外溢效应逐渐增强,在路网成熟地区更显著;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有较强的正向影响,道路建设对这种影响有强作用,同时,耕地景观破碎化表现出随道路缓冲距离的减小而加强的阶梯性差异。研究表明,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受地形和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显著,耕地景观破碎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大或建设用地密集、路网成熟的地区。
郑希平陈竹安危小建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建设用地道路网络景观格局指数
农业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株洲市为例
2024年
科学评估农业景观破碎化程度是实现农业生态安全的基础,也是制定有效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优农业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湖南省株洲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2000—2020年间农业景观演变及其破碎化的时空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了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株洲市农业景观经历了明显的时空演变,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增加,主要受退耕还林政策等影响;农业景观破碎化程度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呈现先提高后减小的趋势;人口密度、GDP密度和路网密度对破碎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其中人口密度与GDP密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显著。本研究为农业景观保护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为农业景观保护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连续性。
史新泽黄丽媛刘珍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

相关作者

卢剑波
作品数:70被引量:566H指数:17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景观破碎化 脚架 电动车 小流域 千岛湖
巩杰
作品数:133被引量:2,859H指数:2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白龙江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 时空分异 土地利用变化
刘世梁
作品数:161被引量:3,870H指数:3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纵向岭谷区 道路网络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效应 土地利用
董世魁
作品数:188被引量:2,886H指数:3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高寒地区 高寒草地 纵向岭谷区 多年生禾草 青藏高原
徐高福
作品数:238被引量:842H指数:14
供职机构: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
研究主题:千岛湖 消落带 青钱柳 国有林场 林相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