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3篇“ 暴雨成因“的相关文章
滇西德宏州一次低空急流下暴雨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
2025年
2023年6月21—24日德宏州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该过程以晨雨为主,午后转晴,短时强降水特征明显,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最强降雨时段为6月23日和24日凌晨至上午。利用地面观测资料、EC预报和ERA 5再分析资料,发现此次强降水过程前期受到850 hPa低空急流配合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后期23日和24日500 hPa有冷式切变南移,24日700 hPa西部增加一个低涡共同影响。在此过程中,低空急流维持,在此期间伴随急流风速变化,高空又增加低值系统强迫。仅受滇缅间850 hPa低空急流影响时,德宏州强降雨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叠加冷式切变造成全州性强降雨,再叠加700 hPa低涡系统导致西部出现较强的短时强降水。受EC形势场系统预报偏差和模式偏差的影响,24日预报偏差较大。
何舒璇龚婉毛敏谕于艳文艳
关键词:暴雨低空急流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一次极端暴雨成因分析及成功预警
2025年
2022年10月8日,临沧市双江县忙懦乡遭遇历史性极端暴雨,最大小时雨量达到57.2 mm。该文通过高空、区域自动站雨量、ERA5再分析、FY-2G、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综合分析,揭示此次暴雨成因:①此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在强盛的副高控制下,由中尺度系统触发产生的强降雨。②强降雨期间大气层结不稳定,存在暖湿底层与干冷高层,低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强降雨发生与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大值区相对应,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且与强垂直上升运动区配合。③两个强降雨时段对应不同的雷达回波特征,初时段无大范围的降雨回波,局地出现中-γ尺度对流回波;次时段降雨回波范围扩大,形成列车效应。④忙懦乡的地形和低层东偏南气流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触发与维持起到关键作用。⑤“1262”服务模式提前发出警报,夜间强降雨得以有效预警,避免了人员伤亡,成为预警联动的成功案例。
郭萍段绍玲郑建萌张万诚张万诚杨宏庆
关键词:极端暴雨副热带高压中尺度系统
干旱地区一次局地对流性大暴雨成因分析
2024年
综合使用常规Micaps资料、临河雷达ROSE资料等,对2023年8月9日河套平原一次局地对流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过程发生的中尺度环境条件时空演变特征及暴雨成因。结果表明:副高快速大幅度北跳后南落使短期内对流层中高层下沉气流的增温作用达到、下沉气流的对流抑制作用减弱,但低层暖湿高能状态仍然维持;中高海拔地区无抑制、低海拔地区小量抬升可突破抑制释放大量储藏能量的不稳定性空间分布为夜间乌加河河谷地带的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气层结背景条件;前半夜暖中心前部热力不稳仍然较强,低海拔地区局地动力抬升使抑制消失则局地触发强对流,西南部地面露点较高、850 hPa比湿较大,易形成局地强降水。阴山最高峰与乌加河河谷离最高峰最近处沙海镇巨大海拔差所产生的热力差异,为此次夜间局地强对流提供了有利的山风热力环流条件;对流层中低层的强劲的东南风与山风环流高层的东南风一直,进而加强了山风环流;山风产生的冷空气抬升各沟口自西南向东北依次展开,由于沙海镇受多条沟口的冷出流影响,因此动力抬升时间最长、抬升幅度最大;最佳抬升层较低时,模式850 hPa风场在分析乌加河河谷水汽能量输送方向时有较强指示作用。
李凯鹏
关键词:强对流大暴雨
2022年夏季喀什地区一次罕见暴雨成因分析
2024年
采用区域气象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NCEP(1°×1°)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逐小时云顶亮温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22年8月9日喀什地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100 hPa南亚高压呈东部型分布,巴尔喀什湖切断低压与贝加尔湖低槽形成“东西夹攻”的形势。850 hPa偏东急流将塔里木盆地的水汽向暴雨区输送。850~400 hPa假相当位温随高度增大而减小且低层等值线密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此次暴雨由两个对流发展旺盛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连续影响造成,其移动路径在喀什市存在叠加效应,降水落区与TBB低值区近乎一致,强降水发生在云团中心TBB <-28℃区域。雷达回波呈多单体风暴线状排列,移动中与路径方向上新单体合并,发展成西南—东北方向飑线,反射率因子达55 dBz以上,回波顶高为8 km以上。飑线断裂后,回波移动缓慢,强回波持续时间长,造成喀什市短时强降水。
王鹏飞陈波孙成云
关键词:暴雨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中尺度
抚州“5.5”特大暴雨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被引量:4
2024年
为了做好特大暴雨的预报预警工作,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天气图、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等,对2023-05-05-2023-05-06江西省抚州市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抚州市200 hPa急流辐散区,500 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巴尔喀什湖切断低涡内分裂小槽东移为特大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85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静止锋、中尺度辐合中心是此次特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中低层西南低涡稳定少动,东部850和925 hPa有低空和超低空西南风急流稳定维持,是产生此次特大暴雨的关键因素;赣东地区850 hPa比湿达15 g/kg,假相当位温达346 K,平均对流有效位能大值区中心值达1 250 J/kg,为此次特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是由多个对流云团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造成的,武夷山西麓迎风坡地形对暴雨增幅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江西抚州特大暴雨预报预警提供了分析依据。
董玲郑劲光刘杰
关键词: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
2018年7月1—2日吴忠暴雨成因分析
2024年
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逐日四次2.5°×2.5°再分析资料和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中的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多源气象资料,综合运用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天气学诊断分析等课程的内容,对2018年7月1—2日发生在吴忠市的强降水过程的降水特征、天气背景及相关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是高低空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低压、高空槽、低压倒槽和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孟加拉湾为此次暴雨过程主要的水汽来源,整个过程中湿层很厚;中尺度系统的有利配置是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重要原因;上冷下暖结构有利于不稳定层结发展;吴忠市与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地面倒槽、切变线等的配置均有利于暴雨的产生。
李金霞祝嗣嫄刘沛
关键词:暴雨水汽抬升
福州地区某次暴雨成因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024年
2020年3月12日福建福州地区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基于此,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垂直风廓线等多种资料重点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事件中,大气层结稳定性显著,垂直风切变弱,对流性活动不活跃,降水以稳定形式为主。暴雨前,福州及其周边大气可降水量增加,显示水气条件充足且持续。垂直风廓线低层扰动与低空急流持续发展,但是其高度呈下降趋势,降水滞后2~3 h。为应对暴雨对农业的影响,建议提前预防、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并确保灾后处置及时有效。
陈彦
关键词:暴雨雷达水汽
2024年6月广西一次双雨带极端暴雨成因分析
2024年
利用多源资料,对2024年6月8—10日广西出现的一次双雨带极端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出现桂北和沿海近东西向双雨带,北雨带水平尺度大、对流较南雨带弱及持续时间长,南雨带范围小、对流旺盛及持续时间短。(2)过程期间广西高空为有利的辐散场,副热带高压缓慢西伸,西风带短波槽东移引导低层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进入桂北少动造成锋面雨带,低空偏南气流携带高能高湿大气在海岸线地形辐合造成暖区雨带。(3)北雨带云顶亮温较高,回波强度较南雨带弱,南雨带云顶亮温较低,回波强度强。(4)北部湾边界层急流在出口区辐合配合低层弱辐散场,使沿海对流持续发展,并构建对北雨带的正反馈机制。在逐渐增强的锋生和边界层急流影响下,气团被抬升释放对流不稳定造成双雨带。
黄子怡刘国忠朱泳桦刘日胜
关键词:华南暴雨锋面暴雨暖区暴雨
“21·7”河南特大暴雨成因分析及三维概念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对“21·7”河南特大暴雨在地形效应、不同高度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通道的分析,结论如下:(1)台风“烟花”与副高形成的东南气流在底层灌入河南喇叭口地形,在地形热力抬升和动力阻挡抬升的共同作用下,有利于山前降水的形成。(2)在500 hPa中层,郑州涡旋处于两个高压的“鞍型场”内,该环流配置导致台风“烟花”、“查帕卡”和热带低压相互作用形成三股气流直达河南;在200 hPa高层,河南暴雨区辐散气流向东下沉到同一纬度的东海高层冷涡内,其次级环流进一步加强了河南云团的强度。(3)台风“烟花”和“查帕卡”输送丰沛水汽至河南中西部,受太行山和伏牛山地形阻挡,在山前形成强烈水汽辐合。(4)构建的河南极端暴雨概念模型通过水汽输送通道和次级环流,将环流、台风、低压系统和喇叭口地形等降水成因有机联系,并放入同一个构架之中,从宏观上了解这些成因的运行机理及其相互作用,可加深对该特大暴雨成因的理解。
李哲魏璐王津宇王超李伊呤
关键词:暴雨成因地形效应台风
“22·06”广西暖区极端致洪暴雨成因与预报偏差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卫星遥感及再分析等多源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及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22年6月17—21日广西暖区极端致洪暴雨过程成因与预报偏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在高空槽、低涡切变、低空西南急流的共同影响下造成,以暖区对流性强降水为主。(2)强降水回波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特点,强回波带附近有偏北风和偏南风的辐合线,有利于对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形成“列车效应”,造成局地极端强降水,桂北地形对强降水有增辐作用。(3)多个物理量的异常度分布对应着极端降水区域,其中K指数和整层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模式预报500 hPa高空槽强度偏弱、850 hPa急流位置偏差造成强降水落区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偏弱。
刘日胜赵金彪刘国忠王盛繁
关键词:暖区暴雨极端降水

相关作者

陈见
作品数:83被引量:34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气象局
研究主题:台风 暴雨 突变 0518号台风 特大暴雨
江吉喜
作品数:79被引量:837H指数:19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研究主题:中尺度对流系统 青藏高原 暴雨 热带气旋 MCSS
赵俊荣
作品数:115被引量:320H指数:12
供职机构:石河子气象局
研究主题:暖区 中气旋 降雪 天山北坡 强对流天气
李向红
作品数:78被引量:388H指数:12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暴雨 强对流天气 中气旋 龙卷 预警
戴雨菡
作品数:18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百色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暴雨 气候特征 农业 气候资源 暴雨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