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5篇“ 曲棍球运动员“的相关文章
- 中小学软式曲棍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 立足于现阶段全民体育发展的背景下,软式曲棍球作为一项具有活力以及竞争性的运动,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该类运动结合了曲棍球和冰球的元素,不仅考验运动员对该类项目的技能掌握情况,还对其自身体能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中小学阶段...
- 耿强
- 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 研究目的:体育强国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我国要力争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竞技体育实力再上新台阶是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八大目标之一。巴黎奥运会在即,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在积极备战,以期在奥运会中取...
- 高帆唐淼
- 关键词:女子曲棍球
- 优秀曲棍球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的分析探究
- 2023年
- 曲棍球作为一项高强度运动项目,技术和战术方面的掌握对于球员的表现至关重要。优秀的曲棍球运动员不仅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还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技巧和策略来应对不同情况。因此,了解优秀曲棍球运动员的技术与战术运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研究优秀曲棍球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对于指导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以及优化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 高丽华
- 关键词:曲棍球优秀运动员技战术
- 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与选材策略研究
- 2023年
-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开始注重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在向世界体育强国迈进。因此,很多体育运动项目被重视起来,青少年女子曲棍球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在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水平的关键在于选拔优秀的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想要选拔优秀的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就要从运动员的选材开始。本文从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与选材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选拔优秀的青少年女子作为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提供参考。
- 吴伟
- 关键词:专项身体素质
- 周期性大强度运动训练对职业曲棍球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周期性大强度运动训练对曲棍球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6周的大强度运动训练期间,于训练前、第1阶段训练、第2阶段训练及训练结束后的第2天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炎症细胞因子、皮质醇、血糖等指标。结果 白细胞计数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无明显变化。IgG、IgA于第1阶段训练后显著升高(P<0.05),训练后降至最低水平(P<0.05);IgM在训练后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皮质醇持续性升高(P<0.05),而血糖则持续性下降,在训练结束后降至最低水平(P<0.01)。IL-6在训练结束后显著性升高(P<0.05);IL-10及IL-10/TNF-α比值在第1阶段训练结束时极显著降低(P<0.01),然后开始上升,但未恢复至训练前水平(P<0.01);TNF-α在第1阶段训练结束明显升高,并保持高浓度至训练结束(P<0.05)。结论 大强度运动训练引起IgG、IgA、IgM以及血糖的显著性降低,皮质醇显著升高,促炎症因子IL-6、TNF-α显著增加,抗炎症因子IL-10及IL-10/TNF-α比值显著下降,运动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并产生慢性炎症的反应。
- 廖红娟张援王力先丘卫宋永旺
- 关键词:大强度训练曲棍球运动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血清炎症因子
- 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全运会赛前高水平教学比赛的运动负荷监控
- 2023年
- 目的:对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前教赛中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控,以掌握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前的运动负荷特征,为我国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赛前的训练监控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选取22名广东省男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年龄25.00±2.45岁,运动等级健将以上,其中前锋9名、前卫7名、后卫6名。在七场教赛中佩戴集成全球定位系统及惯性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采集每场比赛中各位置队员的每场四节、每节15分钟的运动负荷指标。对采集到的运动负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不同位置队员之间以及每节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高负荷强度与比赛平均强度、每节内每5分钟时间节点的指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第四节的每分钟Player Load、非线性动作时间占比、直线跑动时间占比低于第一节(P<0.05,P<0.01),走动时间占比高于第一节(P<0.01)。(2)节内第11分钟的高强度惯性动作分析(IMA)次数、中高强度IMA左右变向次数、Player Load、加减速次数、非线性动作时间占比等指标对比第1分钟,显著下降(P<0.05,P<0.01)。(3)不同位置之间的运动负荷有明显差异:前锋的静止不动时间占比、走动时间占比低于后卫(P<0.01),其他各项指标除每分钟中高强度IMA前后变向次数以外都高于后卫(P<0.01);前卫的每分钟跑动距离、每分钟高速跑距离、每分钟高强度IMA次数、每分钟中高强度IMA次数、每分钟中高强度IMA前后变向次数和直线跑动时间占比高于后卫(P<0.05,P<0.01);前锋在每分钟跑动距离和每分钟高速跑距离上高于前卫(P<0.01),而前卫的每分钟中高强度IMA前后变向次数、每分钟中高强度IMA左右变向次数高于前锋(P<0.05)。(4)主要运动负荷指标的峰值高于比赛平均值(P<0.01)。结论:(1)中高强度IMA次数、中高强度IMA左右变向次数、Player Load、加减速次数、非线性动作时间占比等指标可作为判断
- 林丽雅季欣怡张莉翁海勤蔡伊璜
- 关键词:男子曲棍球赛前训练
- 多元组合训练法与交叉间歇训练法对青少年曲棍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对比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多元组合训练法和交叉间歇训练法比较两种训练效果,为青少年曲棍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更多参考价值。方法:以江苏青年女子曲棍球队16名运动员为受试者,将其配对分为多元组合训练组(M组)与交叉间歇训练组(C组)...
- 虞雅然
- 关键词:曲棍球女子曲棍球体能训练方法
- 吉林省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冬训期体能训练特征的研究
- 曲棍球是一项同场对抗性球类运动,此类项目要求运动员不断地变换运动形式,反复进行间歇性的高强度运动,因此对体能提出很高的要求。吉林省女子曲棍球队是一支打法强硬、作风顽强的曲棍球娘子军队伍,曾经在第十和十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 邝子颖
- 关键词:冬训期
- 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式及优化路径
- 2023年
- 在诸多的球类竞技运动中,曲棍球运动是一种典型的追求速度、依靠快速进攻取胜的活动;该运动主要依托长方形的草皮为运动场所,不同团队的队员使用带弯头的曲棍作为击球工具,通过突破对方防守、击球射门得分进而取胜。曲棍球运动是小型球类运动的代表,较高的运动和训练强度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而言,做好平时的专项体能训练、适应无氧运动下的强度,不断探索提升体能、优化运动模式的最佳途径,是提升训练水平、取得比赛成绩的有效途径。
- 高丽华
- 关键词:专项体能训练
- 13~15岁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训练理论模型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在世界上虽已取得较好成绩,但没有对专项速度素质训练做过系统研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和构建。基于此,本文选取13~15岁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的周期训练、板块周期训练、功能性训练、“金字塔”式训练及专项训练等理论,分析、构建13~15岁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金字塔”式的三层次训练理论模型,旨在为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提升专项速度提供理论借鉴。
- 武越岳青罗小兵宋晓明刘丽娜
相关作者
- 闫琪

- 作品数:87被引量:3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功能性 曲棍球 曲棍球运动员 女子曲棍球 实证研究
- 邱华丽

-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 研究主题:曲棍球运动员 中国男子 膝关节损伤 身体形态 高水平田径队
- 武斌

- 作品数:21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体质 干预效果 赛前 曲棍球运动员 青少年女子
- 鲍春雨

- 作品数:74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踝关节 数学模型 下肢 人体脊柱
- 吕中凡

- 作品数:68被引量:177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生 视觉搜索 足球运动员 META分析 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