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91篇“ 最低生活保障“的相关文章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策略研究
2024年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应基于制度实施现状和问题,采取转变救助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健全资金管理、拓宽资金来源,基于应保尽保实施分类救助,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监督等完善策略,真正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作用。
李改艳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
厘清最低生活保障认定相关法律问题——以林某与某县民政局行政诉讼案为例
2024年
林某生于2003年2月,为非农业户口。其父林某某与其母刘某于2020年5月调解离婚,《离婚协议书》载明:“林某在某高中读高二,随父亲林某某生活。”林某称其父母未向其支付生活费,也未与其生活在一起,生活贫困,遂于2021年6月28日向某县民政局邮寄《申请书》,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021年7月17日,某县民政局向林某作出《回复》,认为:1.林某父亲于2020年9月至今在某医院门诊部上班,月收入3000元;2.母亲刘某系某学校老师,月收入3682.98元。某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440元,林某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该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故其不符合申请城市低保条件。
金侠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法律问题医院门诊部离婚协议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脱贫户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2024年
低保作为农村福利体系最基础的环节,其减贫效应被学界广泛关注,但低保对脱贫户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却常被忽视。从消费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讨论低保对脱贫户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年三期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介模型分析低保对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低保可以改善儿童的短期营养,不会影响儿童长期营养和健康结果;②儿童健康食品摄入得分对儿童短期营养状况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摄入过量则不健康食品得分在低保对儿童的短期营养状况的影响中产生遮掩效应;家庭食品支出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从流动性约束强度差异来看,低保对儿童短期营养状况的改善强度随脱贫户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增强而减弱。由此可见,我国的低保制度仍有待完善,还需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模式,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体系。
黄帆刘艳张泽宇
关键词:农村低保贫困陷阱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来自CSS数据的经验证据
2024年
在生育率深陷低谷、人口增长由正转负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利用CSS2011和CSS2019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泊松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做了稳健性检验、中介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探讨。结果显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受益者的生育意愿,特别是在收入较低、教育水平较低、已有子女的群体中这一效应更为显著,且个体的社会保障安全感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社会保障政策在撬动生育意愿方面的潜在效果,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考虑社会保障的更多维度,并分析这些政策与其他生育鼓励措施的综合效应,同时开展跨国比较研究,以获取更广泛的经验证据。
刘琦侯娟娟范新睿韩韵南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社会保障
《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2024年
近日,江西省民政厅会同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赣民字〔2024〕21号,下称《指导意见》)。现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是认定保障对象、确定保障范围、核定保障金额的重要依据,关系到低保制度公平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制度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通知(辽民发[2024]18号)
2024年
各市人民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是认定保障对象、确定保障范围、核定保障金额的重要依据,关系到低保制度公平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4]16号)和省有关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管委会示范区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通知(辽民发[2024]18号)
2024年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2024年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4]1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规范低保标准确定调整工作。年初以来省民政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民政部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提前谋划落实,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研究论证,根据《指导意见》精神起草了我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征求并采纳相关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建议。《通知》通过了省司法厅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经省政府同意后,于2024年5月31日正式印发。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标准《指导意见》
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基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观察
2024年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持续“兜底性”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通过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水平展开测度,并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区域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水平呈差异化上升态势;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有效推动了共同富裕进程,但该促进效果具有空间异质性,相较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弱;各省份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会减缓邻近省份的共同富裕进程。鉴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多措并举,构建综合救助格局;耦合协同,破解负向溢出难题;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吴玉锋白璐张乃波
关键词:社会救助共同富裕空间溢出效应
江西省民政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赣民字〔2024〕21号)
2024年
2024年7月29日各设区市民政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统计局,各设区市国家调查队: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是认定保障对象、确定保障范围、核定保障金额的重要依据,关系到低保制度公平实施和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规范低保标准确定调整工作,增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持续性,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办发〔2020〕34号)《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4〕16号)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落实意见。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救助制度低保制度低保标准
基于米特-霍恩模型破解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困境
2024年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保障基本民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治理城市贫困的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米特-霍恩模型分析框架对我国城市低保政策执行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城市低保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着政策目标瞄准偏差、目标功能异化、标准偏低、资源投入不足、组织间沟通与执行方式欠缺、执行机构力量薄弱、环境条件不充分以及执行者偏好不同等现实困境,据此从重新审视标准与目标、促进组织间交流与执行方式转型创新、增强执行机构力量与部门衔接、营造政策执行的良好环境、引导政策执行者价值取向等方面提出完善城市低保政策执行的优化路径。
谢和均刘贞慧
关键词:城市低保

相关作者

唐钧
作品数:602被引量:2,695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政策 长期照护 社会保障 老年服务 中国社会
郭健美
作品数:33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低保 低保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肖云
作品数:188被引量:1,566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农民工 大学生 社会保障 影响因素 失能老人
谢东梅
作品数:31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低收入群体 洛伦茨曲线 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保护
杨立雄
作品数:125被引量:1,25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研究主题:残疾人 共同富裕 社会救助 相对贫困 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