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62篇“ 最大无作用剂量“的相关文章
杀虫安的最大作用剂量
2008年
目的研究杀虫安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求出最大作用剂量。方法按照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亚慢性90天毒性方法,雌雄性大鼠均设低(7.5mg/kg)、中(30mg/kg)、高(120mg/kg)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测试指标包括血液学、尿液、血液生化检查,病理学检查,每周1次测定体重、进食量,到期解剖,测定脏器重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杀虫安中剂量组ALP低于对照组,肝、肾脏重量、肝/体、肾/体比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ALP低于对照组,心脏重量高于对照组,雌性大鼠心/体比、肾/体比、肝/体比高于对照组,雄性大鼠脑、肝、脾、肾、心脏重量、脾/体、肝/体比高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中、高剂量组肝、肺的病变率较高。结论杀虫安原药最大作用剂量雌性为(0.62±0.03)mg/(kg·d),雄性为(0.56±0.03)mg/(kg·d)。
杨校华顾刘金黄雅丽徐娟陈琼姜孙建析吴立仁张幸
关键词:最大无作用剂量
甜菜宁的最大作用剂量
2006年
目的研究甜菜宁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求出最大作用剂量。方法SD健康大鼠80只,随机分4组,每组20只,按照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5 000 mg/kg饲料组增重、食物利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体比、脾/体比、肝/体比高于对照组,15 000 mg/kg饲料组总摄食量、增重、食物利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体比、脾/体比、肝/体比、胸腺/体比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5 000、15 000 mg/kg饲料组肾、肺的病变率较高。结论甜菜宁的最大作用剂量为雌性大鼠(133.06±13.11)mg/(kg·d),雄性大鼠(121.52±13.29)mg/(kg·d)。
杨校华朱丽秋陈秀凤顾刘金陈琼姜朱勇徐娟黄雅丽孙建析吴立仁张幸
关键词:最大无作用剂量
精喹禾灵的最大作用剂量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精喹禾灵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求出最大作用剂量。方法按照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1 300 mg/kg饲料组总摄食量、增重、食物利用率和睾丸/体比低于对照组,肝/体比、肾/体比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4331、300 mg/kg饲料组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精喹禾灵的最大作用剂量为:雌性大鼠(33.42±1.56)mg/(kg.d),雄性大鼠(10.42±0.65)mg/(kg.d)。
孙建析朱勇顾刘金陈琼姜陈彤杨校华陈秀凤吴立仁
关键词:精喹禾灵最大无作用剂量
纳米塑料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肝损伤机制研究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塑料垃圾随之增加,对其不合理处置导致环境中的塑料碎片日益增加,并分解为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纳米塑料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导致食品摄入的同时部分纳米塑料进入人体内。纳米塑料进入...
赵娟
关键词:纳米塑料肝脏损伤最大无作用剂量
乳氟禾草灵原药的亚慢性经口毒性
2023年
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1995)进行乳氟禾草灵原药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WBC计数降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雄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肾脏器系数偏高;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单核细胞比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肝脏质量及脏器系数均偏高,雌鼠淋巴细胞比例降低。雌、雄大鼠亚慢性经口最大作用剂量分别为3.81 mg/kg和3.50 mg/kg。
余晓巍吴军詹丽超胡楚元
关键词:乳氟禾草灵最大无作用剂量
98%呋虫胺原药对大鼠两代繁殖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讨98%呋虫胺原药对大鼠亲代生殖与子代早期发育的影响,采用饲喂法进行亲代(F0)和子一代(F1)染毒,剂量分别为0、8、40和200mg/(kg·d),连续饲喂8周,观察亲代和子代大鼠的毒性表现,对生殖器官进行病理检查,计算繁殖指数和脏器系数。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F1代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第2~7周的摄食量及总摄食量降低(P<0.01;P<0.05);高剂量组仔鼠出生存活率偏低(P<0.05)。供试药剂对两代大鼠的最大作用剂量为40mg/(kg·d),最小有害作用剂量为200mg/(kg·d)。
卢昊付少华
关键词:呋虫胺最大无作用剂量
嘧草硫醚原药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在研究嘧草硫醚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基础上,初步探讨其作用的靶器官。方法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半,分别用含0、15、60和240 mg/kg嘧草硫醚原药的饲料连续90 d经口喂饲,观察各组动物实验中的临床表现、食物利用率、体重变化情况,实验末期测定相关的血液和尿液学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试验期间,雌雄各剂量组动物活动正常,未见明显中毒体征和异常表现。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淋巴细胞百分比(The Ratio of Lymphocyte,LYM%)明显降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百分比(The Absolute Ratio of Neutrophils,GRA%)明显升高。中、高剂量组雄鼠尿素氮(Urinary Nitrogen,BUN)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肌酐(Creatinine,CREA)升高;中、高剂量组雌鼠的白球比(The Albumin and Globulin Ratio,A/G)明显增高;中、高剂量组雌鼠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球蛋白(Globulin,GLB)明显降低。高剂量雌鼠的肝脏重量及肝脏系数明显升高。病理结果显示高剂量组部分动物肾间质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和肝脏有轻度脂变。结论嘧草硫醚原药对雌、雄SD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最大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分别为11. 8 mg/(kg·bw·d)和11. 2 mg/(kg·bw·d),其长期暴露对动物肝肾具有潜在的毒性作用
易吉平吴军张丽娜詹丽超蔡拓
关键词:最大无作用剂量毒性
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进行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获得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的最大作用剂量水平。方法将80只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3个染毒组每天的染毒剂量分别为111、333和1 000 mg/kg HBIW,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淀粉溶液灌胃,连续给药90 d。实验结束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分别进行血液生化、血常规和凝血指标分析。对所有动物行大体解剖,取其脏器进行称重,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000 mg/kg染毒组雌、雄性大鼠血小板压积(PCT)[(1.37±0.21)%,(1.40±0.27)%]、PLT[(1 587.56±243.62)109/L,(1 694.40±308.87)109/L]以及雌性大鼠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29.741.24)%明显升高(P〈0.05),1 000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13 37±2 04)%、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16.65±0.44)pg、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25±0.27)fl明显降低(P〈0.05);333和1 000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心[(0.34±0.04),(0.34±0.04)]与肝[(2.59±0.13),(2.85±0.37)]脏器系数明显升高(P〈0.05),333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以及111 mg/kg染毒组雌性大鼠肺脏器系数[(0.72±0.22),(0.69±0.10)]明显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333和1 000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分别有2和3只出现肝细胞嗜酸性变,并伴有肝细胞轻度肿胀;333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肺脏出现炎细胞浸润,1 000 mg/kg染毒组出现肺泡上皮细胞肿胀。结论 HBIW可能造成大鼠免疫力降低和轻度贫血,其对大鼠毒性作用靶器官为肝脏和肺脏,最大作用剂量为111 mg/kg。
刘志永高俊宏王鸿岳红高永超卢青孙成辉宋建伟
关键词: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最大无作用剂量
粉唑醇原药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粉唑醇原药亚慢性经口毒性作用,初步分析染毒后对大鼠血液、肝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实验,将80只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用含37.5、150和600 mg/kg粉唑醇的饲料连续喂饲染毒90 d。观察各组大鼠的临床表现、摄食量、体重,实验结束时测定相关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雌鼠各组实际染毒剂量分别为2.8、12.2、47.2 mg/kg,雄鼠各组实际染毒剂量分别为2.8、11.3、47.1 mg/kg。试验期间,各剂量组雌、雄鼠活动、进食、饮水基本正常,未见明显中毒表现。与相应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雄鼠白细胞计数(WBC)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显著升高,高剂量组雌鼠总胆红素(TBIL)升高;中、高剂量组雌鼠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各剂量组雌、雄鼠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或生物学意义。大体解剖未见明显异常,粉唑醇原药未引起SD大鼠各脏器病理性改变。结论粉唑醇原药长期暴露对大鼠的血液、肝、肾具有毒性作用和潜在的致病风险。其对雌、雄SD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最大作用剂量均为2.8 mg/(kg bw·d)。
余晓巍杨秀鸿吴军张丽娜
关键词:粉唑醇亚慢性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
伊维菌素原药对大鼠的亚急性吸入毒性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伊维菌素原药对大鼠亚急性吸入毒性,求出最大作用剂量。方法采用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共72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设190、380、750 mg/m3等3个剂量组和1个溶剂对照组(0.03%吐温-80溶液),另设1个空白对照和1个附加组(750 mg/m3)。采用动式(口鼻式)吸入染毒,每天染毒1次,持续4 h,每周染毒5 d,直至28 d,附加组动物停止染毒后继续观察14 d。试验结束后,分别对动物作血液常规、生化、体重及脏器系数等测定,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50 mg/m3剂量组雌雄大鼠在染毒后期出现被毛蓬松、呆滞、流涎、震颤等中毒反应。750 mg/m3剂量组雌鼠食物利用率下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P<0.01),肝脏器系数(脏体比)升高(P<0.05),且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部分大鼠肝细胞混浊肿胀现象;750 mg/m3剂量组雄鼠染毒第4周的体重下降,血清尿素氮(BUN)和ALT水平升高(P<0.01),总胆固醇(CHOL)水平下降(P<0.05)。结论伊维菌素原药对大鼠亚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的最大作用剂量雌、雄性均为380 mg/m3(4 h/d)。
纪磊岑江杰林师道胡成云方华徐剑陈杰
关键词:最大无作用剂量

相关作者

黄建勋
作品数:124被引量:634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原药 1,2-二氯乙烷 正己烷 毒理学 化学品
吴立仁
作品数:55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亚慢性毒性 亚慢性 毒性研究 实验动物 最大无作用剂量
陈琼姜
作品数:68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亚慢性毒性 SD大鼠 亚慢性 毒性研究 亚慢性经口毒性
谢琳
作品数:42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急性毒性 2,4-二氯苯氧乙酸 乙烯利 最大无作用剂量 原药
孙建析
作品数:52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亚慢性毒性 亚慢性 安全性评价 毒性研究 SD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