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2篇“ 有效微生物“的相关文章
- 一种有效微生物群活性菌剂及其应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微生物群活性菌剂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微生物群活性菌剂,微生物群活性菌剂包括微生物菌液、抑制剂、促生剂、杀虫液和微量元素液,微生物菌液包括如下组分制成:按重量份数计,短芽孢杆菌20份‑40份、土壤短芽孢杆...
- 贺同倩张涛蔡甲准
- 一种新型EM(有效微生物群)原液以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EM(有效微生物群)原液及其使用方法;该原液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双歧杆菌以及芽孢杆菌组成。能够应用在养殖、水产、种植以及环保等领域中;在农业方面具备防止病害,促...
- 陈泽彬
- 有效微生物群对红栎容器苗生长及其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 2024年
- 探究了不同浓度有效微生物群(EM)和不同基质对红栎容器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最合理的施肥方案。以红栎1年生容器苗为实验材料,分别在黄心土(S)、菇渣与黄心土(M)(体积比1∶4)的混合基质内施用不同浓度的EM,另设珍珠岩与黄心土(P)(体积比1∶4)的混合基质内不施EM以及黄心土施复合肥的处理,分别在6-10月份的每月10日测定其苗高、地径、生物量,于10月10日后测定土壤的理化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对红栎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菇渣和黄心土混合,EM稀释倍数为50时(处理M_(4))生长量达到最大,到10月份时,苗高、地径、总鲜重、总干重分别达到38.86 cm、5.77 mm、54.08 g、28.88 g,分别较S_(1)提高了48.66%、40.39%、81.35%、71.80%;所有施EM的处理中,除S_(2)、S_(3)、S_(4)的速效磷、S_(2)、M_(3)的pH值外,其余指标均与S_(1)有显著差异。黄心土(S处理)和菇渣混合基质(M处理)均是在施用EM浓度最高时理化性状整体效果最好,且M_(4)效果优于S_(4),两者的效果也优于其他任何不施EM的效果。本试验以菇渣与黄心土混合,EM稀释倍数为50(M_(4))最有利于红栎幼苗生长发育,为红栎一年生容器苗最佳施肥处理。
- 邓定超
- 关键词:有效微生物群容器苗苗木生长
- 一种采用HWO技术的有效微生物包裹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HWO技术的有效微生物包裹装置,涉及HWO技术技术领域,该一种采用HWO技术的有效微生物包裹装置,包括包裹箱,所述包裹箱上设有便于对HWO微生物填料进行包装的包裹机构,所述包裹机构包括防护板、活动...
- 王毅刚王丽敏
- 有效微生物养殖对河豚鱼肉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比较分析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养殖(EM菌养殖模式)和普通养殖模式对河豚鱼肉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和特征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养殖模式,EM菌养殖模式河豚鱼肉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更高,并能够显著提高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P<0.05);K、Na、P元素含量更高;肝脏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65%)、二十二碳六烯酸(6.52%)、∑ω-3多不饱和脂肪酸(9.91%)相对含量更高;能够改善鱼肉质构特性,表现为硬度降低、黏附性和内聚性提高;此外,在特征风味方面,EM菌养殖组鱼肉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含量更高,腥味物质三甲胺、氧化三甲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EM菌养殖模式下河豚营养价值更高、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更佳、食用口感和风味较好,本研究可为河豚EM菌养殖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 裴雨轩袁荣璐李嘉荣朱纪坤陆乃彦唐雪
- 关键词:河豚有效微生物营养成分风味物质
- 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加州鲈池塘养殖水质和水体菌群结构的影响
- 2023年
- 为探究定期添加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养殖水质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Ⅰ期(4月10号)、Ⅱ期(5月10号)、Ⅲ期(6月10号)和Ⅳ期(7月10号)对实验组(EL)和对照组(L)进行监测,并通过水质理化指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每个时期的水质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池塘中在Ⅲ期亚硝酸氮含量显著降低了0.18 mg/L;实验期水体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变形菌、放线菌、蓝细菌等,其中拟杆菌为实验组在Ⅲ期和Ⅳ期的丰度最高菌,丰度分别为42.07%、38.52%,而对照组在Ⅲ期和Ⅳ期丰度最高菌为放线菌,丰度分别为71.83%、31.37%;蓝细菌在实验组的养殖前期丰度较大,但在后期(Ⅲ期和Ⅳ期)丰度小于1%,而对照组在整个采样期,蓝细菌丰度都大于1%;在Ⅲ期和Ⅳ期,实验组水体中分支杆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d指数显示,实验组在Ⅰ期(4月份)多样性pd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Ⅲ期(7月份)的多样性pd指数及其显著高于对照组。PCoA和聚类结果显示,在养殖实验后期(Ⅲ期和Ⅳ期)实验组相比较于对照组,距离更近,样品间重叠,并聚为一类。分析表明,添加EM菌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改变养殖水体的菌群结构,增加水体菌群多样性,减少病原菌的丰度,对蓝藻有一定的控制和抑制效应,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所提高。
- 胡佳雯聂志娟郑兆伟李士恒孙毅邵乃麟徐钢春徐跑
- 关键词:有效微生物菌群菌群结构水质调节
- 有效微生物菌群在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被引量:1
- 2022年
- 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结构退化、养分锐减、微生物丰度降低、土地生产力低下及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结近年来有效微生物菌群在种植业、养殖业及污染物处理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旨在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宋朝霞曹理李国辉
- 关键词:有效微生物菌群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污染治理
- 有效微生物菌剂处理淀粉糖废水的实验分析
- 2022年
- 运用有效微生物菌剂通过实验检测淀粉糖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指标,包括pH、氮氧含量、臭阈值(TON)等,以确定这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废水的最佳浓度与处理时间等主要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废水处理时间达到5d,微生物菌剂接种量V菌剂/V废水是1/2500时,废水内COD从1075mg/L到166mg/L、氨氮含量从最初的9.31mg/L降到1.64mg/L。COD、氨氮的最大去除率依次是84.55%、82.49%。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淀粉糖废水的成效并不显著,经处理以后的悬浮物含量基本维持不变,悬浮物去除效果较好时其含量由412mg/L降低到402mg/L,去除率最大仅为2.43%。
- 裴春敏
- 关键词:有效微生物
- 有效微生物对设施连作茄子产量、品质及黄萎病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以设施栽培茄子为试材,在连作茄子10年以上的连栋塑料温室内,采用人工浇灌方法,研究了使用4种常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黄萎病高发区设施连作茄子产量、品质、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连作茄子黄萎病使用生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制剂均能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品质、根际土壤酶活性,改善根际微生物区系,降低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使用EM菌剂效果最好,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丛枝菌根真菌。研究表明,在设施连作茄子黄萎病高发地区,可使用有效微生物制剂处理育苗基质和田间土壤,能显著降低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茄子产量和品质。
- 缪其松张燕燕魏猷刚李英黄少华
- 关键词:有效微生物黄萎病连作障碍
- 有效微生物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
- 2022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效微生物(EM)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选取120只4周龄BALB/C小鼠,雌雄各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雌雄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EM在每组(Ⅰ、Ⅱ、Ⅲ、Ⅳ组)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 mg/kg。试验持续7周,预试期1周、正式期6周。结果表明,饲粮添加400和600 mg/kg的EM均能显著提高BALB/C小鼠干物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但对于其他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EM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及粪便氨气排放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在饲粮中添加EM可以改善BALB/C小鼠的养分消化率(干物质和粗脂肪),建议添加量为400 mg/kg,但不能减少氨气的排放。
- 曹秋梅王路义李晓曼李俊达刘梦田郑瑶王利华
- 关键词:有效微生物BALB/C小鼠养分消化率氨气排放
相关作者
- 侯毛毛

- 作品数:139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烤烟 有效微生物 栽培 栽培装置 番茄
- 邵孝侯

- 作品数:280被引量:1,499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 研究主题:烤烟 土壤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 镉
- 邵青

- 作品数:47被引量:32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有效微生物群 生活污水 EM 氨氮 生物粘泥
- 倪永珍

- 作品数:34被引量:66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EM 微生态制剂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 有效微生物群 EM技术
- 李维炯

- 作品数:49被引量:1,21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EM 微生态制剂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 有效微生物群 EM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