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木氏土司“的相关文章
丽江木氏土司政治联姻研究
2024年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不乏以联姻方式与原先敌对的国家或民族谋求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例子。联姻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和危害,推动联姻双方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及共同发展,因而成为许多民族和国家喜欢推行的柔性对外政策。位于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木氏土司在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显著影响力。本文通过发掘史料,深入分析木氏土司采取的政治联姻措施对家族得以传承百年、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意义。
罗康禧
关键词:木氏土司政治联姻
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文学家族诗歌用韵研究——以《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文学家族诗集》为例
2024年
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为首。以公为中心的明代丽江木氏土司文学家族的著述是家族精神和文化的集萃,他们的诗歌深深烙印着独具特色的民族史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民族特点,其诗歌用韵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往融合痕迹较为突出。
赵锦华
关键词:木氏土司文学家族本土作家诗歌用韵
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被引量:1
2023年
明代,以“知诗书、好礼、守义”闻名于世的云南丽江木氏土司中,有一批专以创作汉文诗词为代表的文人群体,成为明清土司文学的杰出代表。在木氏土司汉文文学作品中,碑刻之作集中反映了木氏土司诚心报国、功勋报国和世代报国的精忠情怀。系统考察明代木氏土司碑刻表述,可以在深刻审视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国家意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史逻辑。
方天建
关键词:木氏土司碑刻国家认同
试论明嘉靖“两省会勘”对木氏土司东拓的影响
2023年
明代以来,随着丽江木氏土司势力的扩张而进入滇西北区域,并逐渐占领了永宁府和盐井卫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引发了连年的战争与纷争。1436年开始,明王朝对此进行了多次调解,但一直未对木氏土司的军事行动予以惩罚,原因在于历代木氏土司通过多年的“诚心报国”获得了明王朝的信任与支持,使明代木氏土司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政治权利并将其运用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从明朝的角度来看,在土司统治地区,只有受到中央朝廷的支持才能行使土司权力,通过这种土司制度使地方与中央朝廷取得有机联系,地方土司正是利用了这种制度向周边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
山田敕之段士爱(译)
关键词:木氏土司土司制度
“世官永”:明代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赞助”白沙壁画的另一层解读
2023年
丽江白沙壁画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一处少有的宗教艺术遗产,壁画“赞助者”就是明清时期丽江纳西族首领木氏土司。这种“赞助”行为在众多明清土司中是比较少见的,一般以为是木氏土司出于宗教皈依的目的,但结合壁画图像和文献资料,发现作为少数民族的木氏土司,除了对宗教的无比尊奉外,更追求政治利益和名望地位的最大化,叠加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最终导致具有汉传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三教合一”独特面貌的白沙壁画出现在了丽江坝子。壁画中各宗派“异域之神”共处一室的图像,核心是体现“世官永”的政治诉求,然而在客观上木氏土司的确促进了多民族文化艺术交流融合,对于构建文化认同格局有一定意义。
范斌
关键词:纳西族木氏土司艺术赞助文化认同
家国同构:明代丽江木氏土司的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被引量:1
2022年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身份建构具有以“家国同构”思想为纽带的级联特征。群体塑造的地方层面“边地王族”和国家层面“边地守臣”双重身份,经由家国同构思想的认同、表达和塑造,形成级联性的“以国为本”身份建构路径,“边地王族”身份被置于“边地守臣”身份中,的国家认同也借此持续增强。难能可贵的是,群体家国同构思想的塑造还形成了“家国共命运”理念。这种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身份建构路径,既展现了家国同构思想为边地群体认同、表达和塑造的历史过程,又彰显了边地群体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主动、积极的努力,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历史侧面。
孙俊孙俊
关键词:家国同构身份建构国家认同明代
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文学家族的日常生活与诗文创作——以公、增为中心
2022年
明代家族共历15世,世代子孙皆雅好诗文,其中尤以公、增文学成就最高,且有诗文集存世。在研讨多洛肯、王铭璇辑校《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文学家族诗集》的基础上,以公、增为中心,对木氏土司的日常生活与诗文创作进行研究。家族的诗文创作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展开,内容涵盖山水游赏、诗酒遣怀、交游酬唱、文化休闲与风物民俗等方面。家族的诗文反映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原文学的深度融合,加强其研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积极作用。
赵映蕊
关键词:木氏土司文学家族诗文创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土司文学研究--以丽江木氏土司与容美田土司文学世家为例被引量:5
2022年
丽江木氏土司与容美田土司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不囿于本民族文化的窠臼,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主动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既为本民族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文化空间,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夯实了文化根基。他们已经形成了自觉的中华文化认同,其文学创作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心林
茶马古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作用--以木氏土司与茶马古道关系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个历史的范畴,它是由众多民族在历史长期的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沉淀生成的,这种交往交流交融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等多元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经济间的交流是促进不同民族相互认同、融合的物质基础,而政治、文化宗教等上层建筑对经济间的交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不仅是--条商贸通道,也是-条文化交流通道,这条古道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青藏高原及西南地区的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杨杰宏
关键词:茶马古道木氏土司上层建筑
论明清两季木氏土司势力扩张与资源争夺被引量:2
2020年
金沙江流域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境内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一个集边疆安全、生态安全、多民族族际经济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整体性多功能富集区。木氏土司在明朝统一云南过程中立下战功并积蓄实力,“大一统”后,明朝意欲通过木氏土司政权掣肘滇藏川毗连区地方势力,维护边疆安宁,木氏土司进而充当了“中央王朝与滇蜀边区诸土酋间的主要协调者与代理者”,获得了这一区域的统治权,并展开了一系列以资源掠夺为导向的开疆拓土活动。
和六花
关键词:明清木氏土司资源争夺

相关作者

赵心愚
作品数:119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南诏 纳西族 方志研究 地方志 乾隆
郭新榜
作品数:31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木氏土司 纳西族 明朝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杨杰宏
作品数:106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纳西族 口头传统 史诗 丽江洞经音乐 口头
余嘉华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文史研究馆
研究主题:纳西族 木氏土司 杨升庵 昆明池 滇池
木仕华
作品数:44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纳西族 藏彝走廊 字源 纳西语 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