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3篇“ 术前放疗“的相关文章
- 直肠癌术前放疗小肠受照剂量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直肠癌术前放疗中影响小肠受照剂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直肠癌放疗小肠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的138例直肠癌患者放疗定位时的病历资料以及放疗计划信息。对患者肿瘤分期、肿瘤位置、性别、年龄、定位膀胱体积、体重指数(BMI)与小肠受照剂量体积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结果再进一步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与小肠受照剂量体积相关的因素主要有肿瘤位置、性别、定位膀胱体积和BMI。其中,肿瘤位置与小肠V_(5 Gy)~V_(45 Gy)呈弱相关,性别与小肠V_(30 Gy)~V_(45 Gy)弱相关,定位膀胱体积与小肠V_(20 Gy)~V_(45 Gy)弱负相关,BMI与小肠V_(10 Gy)~V_(45 Gy)弱负相关。分组比较结果显示,低位组直肠癌患者小肠V_(5 Gy)~V_(45 Gy)明显小于中位组和高位组(P<0.05),中位组与高位组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组直肠癌患者V_(30 Gy)~V_(45 Gy)均大于男性组(P<0.05)。定位膀胱体积<200 ml组小肠V_(20 Gy)、V_(25 Gy)明显大于200~400 ml组和>400 ml组(P<0.05),后两组间无差异(P>0.05),200~400 ml组小肠V_(30 Gy)~V_(45 Gy)明显小于<200 ml组,大于>400 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组间比较显示,低体重组小肠V_(15 Gy)~V_(45 Gy)均明显大于其他3组(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中、高位直肠癌,女性,体重偏低患者的小肠受照剂量较高,应得到临床更多的关注。
- 刘慧李坤梅刘金迪陈炫光何汇朗
- 关键词:直肠肿瘤放射疗法小肠
- 四位一体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使用四位一体护理干预对其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四位一体护理干预),每组40例。比较2组护理前后癌因性疲乏、疼痛、睡眠质量、心理弹性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认知性疲乏、行为性疲乏、情感性疲乏、感觉性疲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4.941,P<0.001;t=8.396,P<0.001;t=13.422,P<0.001;t=9.528,P<0.001;t=19.890,P<0.001)。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744,P<0.001;t=9.731,P<0.001)。观察组干预后乐观、坚韧等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113,P<0.001;t=3.806,P<0.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7.314,P=0.007)。结论使用四位一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心理弹性以及睡眠质量,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单瑞珍杜洁刘陈萌
- 关键词:结直肠癌放疗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
- 直肠癌术前放疗中XVMC算法和MC算法剂量差异分析
- 2024年
- 目的:评估直肠癌术前放疗中,使用X射线体素蒙特卡罗(XVMC)算法与ArcherQA中蒙特卡罗(MC)算法获得的剂量分布数据的差异,为临床上XVMC算法的计划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10例直肠癌术前放疗的患者,采用MONACO计划系统中的XVMC算法制定计划。将计划中制定好的CT、组织结构和射野信息传入MC软件,运用MC算法进行二次剂量计算。比较XVMC算法与MC算法间靶区和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结果:XVMC和MC算法计算的中心点剂量,计划靶区(PTV)的D_(min)和D_(mean)、小肠的V_(40)、膀胱的D_(mean)和V_(45)、股骨头的D_(mean)差异均在2%以内。PTV、脊髓外扩和小肠三者的D_(max)在两种算法的差异分别为3.43%、3.59%和3.62%;PTV的V_(5040)差异为2.87%。结论:XVMC较MC算法低估了计划的剂量最大量,高估了靶区的处方剂量覆盖率,但两种算法之间的差异为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5%以内),计划评估时需注意因算法所带来的剂量计算误差。
- 杨清宇夏兵张硕
- 关键词:直肠癌剂量学
- 术前放疗降低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对肝切除术治疗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放疗,将患者分为术前放疗组(30例)和单纯手术组(112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无复发生存(RFS)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通过标准化均数差(SMD)评价各因素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行肝切除术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RFS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回归模型调整倾向得分(CAPS)以及逆概率加权(IPTW)方法研究暴露因素及混杂变量与RFS的关系;敏感性分析采用E值评估未测量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潜在影响。结果术前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中男性分别占96.7%(29/30)、87.5%(98/112),年龄分别为(55±10)岁和(54±12)岁。PSM法匹配前,两组间性别、丙型肝炎患者比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清蛋白、甲胎蛋白、术后病理卫星结节、肿瘤数量均存在差异(均SMD>0.1)。共26对患者匹配成功,术前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匹配后基线特征均无差异(均SMD<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示术前放疗、肿瘤数量、肿瘤长径以及术后病理卫星结节是RFS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术前放疗是行肝切除术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RF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55,95%CI:0.31~0.97,P=0.038),肿瘤长径(HR=1.08,95%CI:1.02~1.15,P=0.008)、有术后病理卫星结节(HR=1.97,95%CI:1.21~3.19,P=0.006)为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放疗与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较优的RFS相关(PSM,HR=0.41,95%CI:0.20~0.86,P=0.018;CAPS,HR=0.42,95%CI:0.20~0.87,P=0.019;IPTW,HR=0.41,95%CI:0.22~0.76,P=0.005)。匹配前,术前放疗组术后1、3、5年RFS率分别为7
- 陶常诚荣维淇吴凡王黎明吴健雄
- 关键词:肝切除术复发
- 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皮肤护理的研究
- 2023年
- 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采取皮肤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研究起止和结束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总共选取60名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方法,把编号1-30的患者归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护理,编号31-60的患者归为研究组,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评估患者皮肤状况得出,研究组患者皮肤发干、红斑、水肿等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皮肤发干、红斑、水肿等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皮肤破损程度I度、II度、III度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皮肤破损程度I度、II度、III度发生率低,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均P<0.05。结论 直肠癌术前放疗会给患者皮肤造成一定影响,在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皮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皮肤损伤,防止皮肤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王柏扬
-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放疗皮肤护理护理效果
- 33例接受术前放疗的局部高危软组织肉瘤患者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
- 2023年
- 背景与目的:对于局部高危软组织肉瘤,单纯手术治疗常常不能获得满意效果。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前放疗联合手术用于治疗局部高危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术前放疗的连续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放疗方案、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资料等。放疗的靶区勾画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融合至模拟定位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上,勾画靶区时逐层参考。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技术制订的放疗计划。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分析影像学应答(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客观缓解及疾病控制)比例、病理学应答[接近病理学完全缓解(near-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ear-pCR),定义为≥90%的无活性肿瘤细胞]比例及毒性反应(急性皮肤损伤和术后120 d内伤口并发症)比例。结果:共41例患者在术前接受了放疗,其中3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31例可进行影像学评估,28例可进行病理学评估。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岁,30例(90.9%)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为3级。影像学分析提示,6例(19.4%)患者获得部分缓解,1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无人获得完全缓解,客观缓解率为19.4%,疾病控制率为96.8%。病理学分析提示,8例(28.6%)患者near-pCR;排除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患者,near-pCR率为34.8%(8/23)。33.3%(11/33)和3.0%(1/33)患者出现1和2级皮肤损伤,未发生3和4级皮肤损伤。1例(3.3%)患者出现术后120 d内的严重伤口并发症。结论:利用MRI图像融合技术和IMRT技术的术前放疗对于局部高危软组织肉瘤患者,近期疗效良好,急性毒性反应可接受。
- 王雁苏越胡涂刘绮颖姚伟强陈勇严望军章真
-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术前放疗调强适形放疗伤口并发症
- 锥形束CT联合六维床在直肠癌患者术前放疗中对靶区外放边界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联合六维床在直肠癌患者术前放疗中的优势和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试验组通过CBCT扫描获得六维方向(X、Y、Z、Rx、Ry、Rz)上的误差,并利用六维床校正六维方向上误差,校正后行第2次CBCT扫描,得到校正后六维方向上残余误差;对照组通过CBCT扫描获得六维方向上误差,只对X、Y、Z三维方向误差进行校正,校正后再行第2次CBCT扫描,得到校正后六维方向上残余误差,对比两组摆位误差及试验组计划靶区(PTV)外放边界变化。结果试验组校正前后误差比较,X、Y、Z和Rx、Ry、Rz方向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校正前后误差比较,仅在X、Y、Z方向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CBCT联合六维床校正摆位误差后,PTV外放边界在X、Y、Z方向分别缩小至2.4 mm、2.4 mm、1 mm。结论CBCT联合六维床可以有效的对直肠癌术前放疗六维方向摆位误差进行校正,提高直肠癌术前放疗精度,减小靶区外放边界。
- 吴海龙胡明宗付堂钊黄强陈代勇黎源
- 关键词:锥形束CT摆位误差
- 原发性肝癌术前放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2年
- 我国是肝癌大国,近年来肝癌治疗方式越来越趋于综合性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消融、介入栓塞、放疗、化疗、靶向、免疫、肝移植等治疗。目前,肝癌手术切除率低是影响预后主要因素之一,肝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随着放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快速发展,肝癌术前放疗及免疫独特的治疗效果逐渐被证实改善患者预后。故本文通过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综述了肝癌术前放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刘文晖郑晓莲胡彩容季洪兵潘建基陈炬辉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术前放疗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
- 直肠癌术前放疗中个体化CTV靶区勾画的剂量学研究
-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是目前在国内外都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有密切关系。直肠癌的治疗原则...
- 王玉鹏
-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放疗临床靶区坐骨直肠窝
- 直肠癌术前放疗危及器官与临床靶区自动勾画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AccuContour软件及定制化自动勾画模型在直肠癌术前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临床靶区(CTV)和危及器官(OAR)自动勾画几何轮廓及剂量学各项参数精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133例已接受直肠癌术前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患者,随机分组,65例作为训练集,16例作为验证集,52例作为测试集,构建并训练自动勾画模型,将其导入AccuContour软件并自动勾画CTV和4个OAR,对比自动勾画与手动勾画在CTV和OAR几何轮廓的体积差异(ΔV)、Dice相似性系数(DSC)、Jaccard系数(JAC)、敏感性指数(SI)、包容性系数(lncl)、质心偏差(DC)、Hausdorff距离(HD)等,以及自动勾画与手动勾画CTV和OAR在同一容积旋转调强计划中所受照射剂量学参数差异,从而评估自动勾画效果。结果:CTV的DSC值、JAC值、SI值、lncl值为:0.84±0.06、0.72±0.08、0.81±0.07、0.87±0.08,ΔV值、DC值、HD值为:10.93%(4.56%,15.37%)、5.03(3.27,8.77)mm、15.03(15.00,24.70)mm;OAR的DSC值、SI值、lncl值、JAC值、ΔV值、DC值、HD值比较优劣顺序依次为:右股骨头、左股骨头、膀胱、小肠;自动勾画与手工勾画剂量学参数对比中,除膀胱V_(30)、小肠D_(mean)、CTVD_(9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前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本研究所采用的自动勾画系统,对于CTV和OAR的自动勾画有一定准确性,为临床医生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薛涛吴迪刘双童卢晓岩张恒秦浩人李海鹏孙婉君王辉
- 关键词:临床靶区危及器官直肠癌
相关作者
- 金晶

- 作品数:376被引量:1,29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直肠癌 同步放化疗 卡培他滨 直肠肿瘤
- 谷铣之

- 作品数:90被引量:84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食管癌 肿瘤 术前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 唐平章

- 作品数:346被引量:2,767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喉肿瘤 预后 头颈肿瘤
- 张志贤

- 作品数:34被引量:22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术前放疗 术后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癌
- 林俊忠

- 作品数:42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预后 直肠癌 术前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