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1篇“ 术后拔管“的相关文章
- 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拔管吸痰时机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探讨不同吸痰时机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在PACU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取 2023 年 4月—9月期间在本科室PACU拔管的 150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 50 例。对照组吸痰时机为苏醒后拔管前常规吸痰,观察组吸痰时机为术毕入PACU未清醒状态立即给予吸痰处理,清醒后直接拔管,试新组吸痰时机为清醒拔管后,实施吸痰。比较不同吸痰时机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躁动和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新组(P < 0.05),观察组的心血管指标 (SpO2、HR、MAP)波动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新组(P < 0.05)。结论 为降低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全麻术后拔管产生的心血管应激和减轻不良反应,可在未清醒深麻醉状态下吸痰,苏醒后直接拔管,可值得临床学习和运用。
- 谭玉春普瑶奇许国云师迪
- 关键词:PACU吸痰时机全麻拔管心血管反应
- 智能感应式术后拔管监控系统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智能感应式术后拔管监控系统,包括:监测端与数据端,所述监测端包括传感器单元和导管监测单元,所述数据端包括数据收集与传输单元、中央处理单元、警报单元、显示单元、数据记录与报告单元与安全...
- 杜娟陈永周炳康王静王琳琳于婷吴文琪
- 右美托咪啶与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寒战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与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寒战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下的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啶与乌拉地尔进行镇静镇痛,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应激指标、脑氧以及脑糖代谢、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入室后(T_(0))、麻醉用药前(T_(1))的HR、SBP、DBP、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T_(2))、拔管后即刻(T_(3))、拔管后1 min(T_(4))、拔管后3 min(T_(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脑电双频指数(BI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T_(0)时的各项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T_(5)时的各项应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T_(0)时的脑氧摄取率(CERO_(2))、脑动静脉血糖含量差(A-VD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_(5)时的CERO_(2)、A-VDG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寒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均高于术前(均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与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寒战及脑氧代谢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 刘杏棉高普张立南曹春燕吴志宝杜平均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乌拉地尔高血压脑出血脑氧代谢
- 局部麻醉在心血管冠脉介入术后拔管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 2024年
- 研究分析在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拔管中应用局部麻醉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方法 1800名经桡动脉置管的心血管冠脉介入患者是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自于本院收治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别人数均分为900例。对照组应用的拔管方式为直接拔管,而观察组应用的拔管方式则是局部麻醉拔管。将两组病人的迷走反射和桡动脉痉挛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后,有迷走反射的患者共有40例,40例患者中,对照组患者28人,观察组患者12人,差异明显(P<0.05);桡动脉痉挛患者有150例,150例患者中,对照组96人,观察组54人,差异显著。根据病人的迷走反射和桡动脉痉挛的差异,采取药物干预等方法治疗,40名出现迷走反射的病人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有134名桡动脉痉挛的病人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有效率为89.33%。结论 应用局部麻醉的患者在拔管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降低,且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对病情进行控制,值得推荐。
- 苑丽颖
- 关键词:拔管迷走反射
- 床旁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指导学龄前儿童全麻术后拔管的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对学龄前儿童全麻术后深麻醉拔管的指导意义。方法入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气管插管四肢手术的学龄前患儿97例,根据患儿拔管结局分为拔管后无并发症组(C组)和拔管后有并发症组(F组),记录患儿临床资料,床旁超声测量术前、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0min、20min、30min的膈肌移动度,及相应时间点的患儿生命体征、潮气量,围术期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Ramsay镇静评分,手术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对比2组间观察数据的差异,绘制术后各时间点膈肌移动度恢复比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2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气管拔管即刻、拔管后10min、20min膈肌移动度及恢复比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膈肌移动度恢复比率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69,P=0.003),灵敏度81.8%,特异度58.1%。拔管时膈肌移动度恢复比率的曲线下面积次之(AUC=0.68,P=0.006),灵敏度95.5%,特异度38.7%。结论围术期借助床旁超声动态评估患儿膈肌功能恢复情况,辅助术后深麻醉拔管决策具有简便、无创、无辐射等优点,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膈肌功能障碍,改善患儿预后。
- 李云胡建鹏李书敏李超张学蕊李建钢
- 不同术中体温管理策略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腋下体温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评价不同术中体温管理策略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腋下体温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74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术中常规体温管理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冲洗液体加温管理组(观察组),各37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围术期不同时间点检测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功能,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IgM、CD3+、CD4+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0 min腋下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PT、TT、APTT呈上升趋势,且术毕、术后60 min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PT、TT、APT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2组患者IgA、IgM、CD3+、CD4+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冲洗液体加温能维持早期肺癌患者术后腋下体温及凝血功能稳定,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轻,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苏醒、拔管,并可降低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 虎曼秋
- 关键词:早期肺癌腋下体温凝血功能
- 小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的综合性护理管理
- 2023年
- 目的观察小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的综合性护理管理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另一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性的拔管期护理管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拔管期的生命体征及躁动评分,躁动持续的时间与躁动发生情况,统计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前的生命体征及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拔管期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及躁动评分波动较明显,但研究组波动的范围小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前、拔管期及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躁动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实施以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方式,可以显著的平稳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减轻患儿的躁动,缩短儿躁动持续的时间,减少躁动的发生率,降低拔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 阮瑜邱蓓瑄
-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护理管理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全麻术后拔管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行腭咽成形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消融术)等具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表现的患儿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消融术)OSAS患儿529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12岁)。将术后拔管时间按从快到慢排列,四分位的前75%定义为“快拔管”,其余25%定义为“慢拔管”。其中术后慢拔管患儿137例,快拔管患儿392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拔管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躁动、麻醉方式(全凭吸入∶全凭静脉)、芬太尼总量、右美托咪定及新斯的明使用、镇痛泵使用,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躁动、麻醉方式、芬太尼总量、右美托咪定及新斯的明使用、镇痛泵使用是行腭咽成形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消融术)患儿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 施金雅李静洁刘锦星仇琳
- 关键词:拔管时间全身麻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
- 对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探讨对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择70例食道癌开胸术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其中A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多措并举,包括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B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指数。结果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B组的17.14%(p<0.05);护理满意度A组为97.14%,明显高于B组的80.00%(p<0.05);A组SF-36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食道癌开胸手术后拔管期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指数。因此,该项护理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并可推广到其他开胸手术等相关领域中。
- 李小燕
- 关键词:拔管期综合护理
- 腹腔镜全麻术中应用地佐辛对患者术后拔管反应及寒战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分析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全麻患者拔管反应、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行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7),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内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对照组以相同方式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在给药前(T0)、给药后10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血流动力学变化及Ramsay镇静评分变化情况,拔管时呛咳、躁动等拔管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采用Wrench评估寒战情况,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1、T2、T3时血流动力学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拔管反应发生率(4.4%)低于对照组(19.2%)(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寒战发生率(40.4%)高于观察组(13.0%)(P<0.05),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25.5%)无与观察组(17.4%)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全麻术中应用地佐辛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拔管反应及术后寒战发生率,有效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变化及镇静深度。
- 杨程朱明慧朱娟徐晓红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全麻地佐辛拔管反应寒战
相关作者
- 崔小鹏

- 作品数:12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酮咯酸氨丁三醇 躁动 悬雍垂腭咽成形 利多卡因 注射
- 乔香翠

- 作品数:4被引量:19H指数:1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术后拔管 PTCA 迷走神经反射 AMI患者 PCI术
- 徐华平

- 作品数:15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吞咽障碍 平衡仪 PRO KIN 环咽肌失弛缓症
- 林超

-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撤机 术后早期 婴幼儿先心病 婴幼儿 先心病术后
- 刘翠华

- 作品数:14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肝酶升高 H-FABP 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