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篇“ 杀鼠剂中毒“的相关文章
- 皖北地区抗凝类杀鼠剂中毒临床特征及维生素K1用药方案对疗效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临床特点及维生素K1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住院的51例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中毒方式、中毒时间(毒物暴露至入院治疗时间)、临床表现、凝血功能、维生素K1用量及治疗结果等,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51例患者中,溴敌隆中毒27例(52.94%),占比最高。出院时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1)。23例入院时有出血症状,中毒严重度评分(PSS):轻度中毒12例,中度中毒7例,重度中毒4例;46例有明确毒物暴露史。患者根据中毒时间分为≥48 h组与<48 h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28例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根据维生素K1用量分为≤40 mg/d组12例和>40 mg/d组16例,≤40 mg/d组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凝血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症状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主,中毒时间长凝血异常更加显著。维生素K1较大剂量较普通剂量疗效无显著差异,维生素K1治疗的及时性和维持时间更重要。
- 陶言言汤亚杰王丽丽王方莉陆国玉范方田
- 关键词: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维生素K1
- 实施血液灌流在杀鼠剂中毒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杀鼠剂中毒患者予血液灌流治疗的整体效果及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宁都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一2022年1月收治的杀鼠剂中毒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30)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30)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D-二聚体(D-D)水平,肝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观察组杀鼠剂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意识清醒、抽搐消失、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时间短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杀鼠剂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能有效清除有毒物质,改善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值得推广。
- 谢春晖刘毓琪李小霞陈德生
- 关键词:杀鼠剂中毒血液灌流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 长效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1年
- 自2004年中国先后禁售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氟乙酰胺以来,其他种类杀鼠剂中毒的病例逐渐增多,其中以抗凝血杀鼠剂多见。海南省人民医院10年的杀鼠剂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比例为57.5%,误诊率为15.4%[1]。2008年至2012年,美国长效抗凝血杀鼠剂(long-acting anticoagulant rodenticide,LAAR)中毒病例近10000例/年,最常见于0.005%的溴敌隆和溴鼠灵[2]。随着抗凝血杀鼠剂使用增加,中毒患者意外暴露也较前增多。
- 伋祥乔莉
- 关键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氟乙酰胺中毒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溴敌隆
- 早期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药用炭片治疗急性有机磷及急性杀鼠剂中毒研究
- 2021年
- 目的:总结早期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药用炭片治疗急性有机磷(AOPP)及急性杀鼠剂中毒(AR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经消化道途径AOPP和ARP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31),分别采用常规导泻剂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药用炭片治疗。比较两组抢救结果、抢救成功患者排便、电解质紊乱、住院时间及胆碱酯酶、凝血功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和脏器损伤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2 h内排便及5 d内胆碱酯酶、凝血功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药用炭片治疗AOPP和ARP可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风险,促进机体凝血、神经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 李涛刘兴锋王涛
-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急性有机磷中毒
- 以下腹痛并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1例报告被引量:1
- 2021年
- 报道1例以下腹痛合并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杀鼠剂中毒病例资料及救治体会。提示对不明原因腹痛并腹腔积液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不排除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可能。
- 李昌盛杨贤义曾桓超柴林方志成
- 关键词:中毒腹痛腹腔积液
- 鼻出血为首诊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5例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抗凝血杀鼠剂在农牧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临床上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事件日益增多[1-2].抗凝血杀鼠剂中毒起病隐匿,以凝血功能障碍和不同部位的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隐瞒病情而且大部分患者中毒原因不详[3],容易误诊和漏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2005—2017年间诊断并治疗5例以鼻出血为首诊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就诊时已出现严重的失血性贫血,现报告如下.
- 金香花金永德刘迎新高士丹姜宪
- 关键词:鼻出血维生素K1
- 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七例误诊剖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鼻出血、皮下出血、恶心呕吐、腹痛、血尿、消化道出血、下肢肌肉出血等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误诊为鼻出血2例次,糜烂性胃炎出血、结肠炎、泌尿系结石、泌尿道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各1例次,凝血功能障碍4例次,误诊时间2 d^3周,平均(8.7±7.7)d。血液标本检出毒物分别为溴敌隆、溴鼠灵各3例,溴敌隆合并溴鼠灵1例,且有不同部位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均确诊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其中2例予维生素K 1、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联合治疗,5例仅给予维生素K 1治疗,治疗后好转出院。3例随访1~2个月,凝血功能持续正常;1例出院2周后自行停用维生素K 1,再次发生凝血功能异常伴消化道出血入院,经治疗后痊愈出院;3例失访。结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加强病史询问及查体、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是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
- 李明费爱华
- 关键词:中毒误诊鼻出血结肠炎泌尿道感染
- 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诊疗现状被引量:13
- 2017年
- 随着国家对毒鼠强、氟乙酰胺等剧毒的致惊厥杀鼠剂禁用,抗凝血杀鼠剂的应用日趋广泛,从而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事件逐渐增多。抗凝血杀鼠剂用量较小,相对其他杀鼠药安全性好。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主要为凝血功能障碍和不同部位的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口鼻腔出血、尿血、便血、皮下出血以及重要脏器的出血。由于其起病隐匿,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容易致误诊误治而危及生命。随着人们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进一步认识,对其诊治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诊治现状进行综述。
- 董建光邱泽武崔昌星刘婧吴雨晴
- 关键词:中毒出血维生素K1误诊
- 抗凝血杀鼠剂中毒7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总结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12~2016—09全军中毒救治中心收治的71例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情况、中毒原因、中毒时间、临床表现、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毒检等化验指标,诊治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0岁(15—79),平均中毒时间12d,平均住院时间12d,轻度中毒10人,中度中毒24人,重度中毒37人。出院时凝血功能较入院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维生素K1平均用量为60mg/d,出院时为10mg/d,出院后平均停药时间为3个月,平均停药时毒检为11ng/mL。42例患者为要求出院,29例为好转出院。尿血(血尿)、牙龈出血(口腔)、(耳)鼻出血是该病的主要首发症状。患者的性别、中毒原因、入出院凝血功能指标(PT、APTT、活动度)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的中毒时间与人院凝血功能、毒检量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维生素K1用量与凝血功能指标、血红蛋白、毒检量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时间与毒检量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出院后未用维生素K1,不治死亡。结论对不明原因出现尿血(血尿)、牙龈出血(口腔)、(耳)鼻出血等症状患者,应考虑抗凝血杀鼠剂中毒可能。维生素K1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特效拮抗剂,维生素K1用量及用药时间与毒物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红蛋白呈负相关,治疗上应根据凝血功能和体内毒物浓度逐渐调至最低维生素K1用量,适时补充悬浮红细胞。
- 董建光龙剑海张鹏彭晓波鲁晓霞王春燕白丽丽刘燕青王浩春王宏韩丽梅邱泽武
- 关键词:中毒维生素K1出血凝血功能障碍
- 常见杀鼠剂中毒表现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由于杀鼠剂的种类多,引起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检测方法的发展迅速,检验员了解不同杀鼠剂的中毒表现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将有利初步的判断,更快的确定实验方案。本文对常见的毒鼠强、氟乙酰胺、磷化锌、敌鼠钠、溴敌隆、安妥等杀鼠剂的中毒表现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蔡志斌张英徐小燕赖建辉
- 关键词:杀鼠剂中毒表现
相关作者
- 邱泽武

- 作品数:353被引量:1,391H指数:20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 研究主题:中毒 急性中毒 百草枯中毒 急性 救治
- 刘仁树

- 作品数:33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杀鼠剂中毒 禁用 临床诊治 临床分型 农药中毒
- 张文武

- 作品数:33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中毒 急诊医学 高血压急症 急性胰腺炎 解毒药
- 蒋悦

- 作品数:32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结石 泌尿外科 网状支架治疗 镍钛合金 电切镜
- 陈云琴

- 作品数:56被引量:190H指数:9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妊娠合并 宫腔镜 妊娠 尖锐湿疣 抗磷脂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