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2篇“ 条带开采“的相关文章
带式工作面带压开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2025年
为查明澄合矿区董东煤矿TC05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用分布式网络并行电法动态监测技术,通过对比TC05工作面300 m范围内前与后的煤层底板岩石电性变化规律,测得正常区域底板破坏深度约6.5 m,构造影响范围内底板破坏深度10.5~15.5 m,为工作面奥灰水害防治注浆治理层确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许永杰魏展航朱国涛关欣杰
关键词:条带开采底板破坏深度
煤炭深部开工艺变化对沉陷规律影响的实测分析
2025年
为研究煤炭深部开时长壁开带开工艺件下地表沉陷规律的差异性,以某矿千米深的630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求取了地表移动角量参数、下沉速度和概率积分法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长壁开地表危险影响范围和地表移动变形剧烈程度明显超过带开,随着开深度的增加,下沉系数和主要影响正切角逐步增大,开影响程度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杨帆郭海峰严怀民蔡先娈
关键词:深部开采条带开采长壁开采地表变形
肖家河磷矿缓倾斜中厚矿体带开场结构参数研究
2024年
合理的场结构参数是保障地下矿山回作业安全的关键。以肖家河磷矿为工程背景,用理论计算得到场结构参数合理范围为顶板最大跨度为8.3m,矿柱最小尺寸为5.6~6.8 m。依据理论计算结果建立了5种场结构参数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两步骤开挖模拟。分别分析第一步骤矿房开挖结束和第二步骤矿柱回且充填之后,场围岩应力、位移以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分析空区稳定性状况,从而优选场结构参数。综合分析场稳定性和回生产效率,优先推荐矿房8m、矿柱6m的结构参数。研究结果可为带法场结构参数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周趾金关炜
关键词:条带开采采场结构参数围岩应力采场稳定性
倾斜煤层带开煤柱群长期稳定性研究
2024年
在“三下”煤法等留煤柱开方式中,煤柱群的长期稳定性对于矿井安全高效绿色开至关重要。基于煤柱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倾斜煤层留设煤柱的平面应变模型,并用Rits法推导了煤柱应力场与位移场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某村庄带开实际,建立了倾斜煤层煤柱群流变的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并基于Burgers组合蠕变黏弹塑性本构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探讨了时间效应对煤柱群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理论与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受煤层倾角的影响,单个煤柱的水平位移约为其竖向位移的2倍以上;在上覆岩层重力长期作用下,各煤柱两帮在蠕变1 d时即进入塑性屈服状态,并呈现出剪切破坏形式;煤柱埋深越大,任意时刻煤柱塑性区范围、应力及位移峰值越高,且煤柱达到稳定蠕变阶段所需的时间从75 d逐渐增大到120 d以上。
陈远峰陈远峰马占国茅献彪
关键词:倾斜煤层条带开采
一种煤矿空区的探测与高效处理一体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空区的探测与高效处理一体方法,首先进行补充勘探以确定各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厚度,各煤矿层区段煤柱处基本顶位置和垮落带岩层原始厚度、空区上部基本顶位置以及各煤矿层的高和埋深;然后基于补充勘探钻孔勘探...
耿国锐王飞秦晨西尹俊凯李杨
基于掘进式带开的自移快速伸缩转载机装置
一种基于掘进式带开的自移快速伸缩转载机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支撑的机动底盘(601)、设置在机动底盘(601)上的皮带输送机组、设置在皮带输送机组的拽动部件,通过机动底盘(601),实现了对皮带输送机组进行运动支撑...
葛鸿飞 牛森明 牛之平 苏晓军 李东民
沟谷地形下非均匀带开场结构参数优化被引量:1
2024年
沟谷地形下的缓倾斜矿层原岩应力场受地形影响较大,同一区甚至盘区的场所处的地应力环境有较大差异,用与此种特殊地应力环境相匹配的场结构参数对矿区的高效开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宜昌晒旗河矿区为工程背景,提出非均匀带开方案,运用简支梁理论、弹塑性理论计算留宽度,用FLAC3D软件分别对用均匀带开和非均匀带开场进行数值模拟,从应力、位移变化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等方面分析了场稳定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全部场结构参数按矿体最大埋深计算的均匀带开方案,不同埋深用不同留宽度的非均匀带开方案使场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在保证场稳定的前提下,提升了生产能力,对沟谷地形下场结构参数优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其虎刘一航
关键词:采宽留宽
一种覆岩注浆充填回收煤矿井下带开遗留煤柱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岩注浆充填回收煤矿井下带开遗留煤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整个带开区域划分若干个回单元A、B、C等;S2:确定钻孔个数n;S3:在回单元对应地表布置注浆充填钻孔;S4:在工作面推进至距...
马新青王晓振程龙许家林武飞轩大洋张明伟王玮
覆岩离层注浆充填煤技术控制地表塌陷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前,用于“三下”煤的方法主要有带开空区固体充填煤、膏体充填煤和超高水充填。传统的“三下”开方法存在初期投资大、充填成本较高、充作业相互干扰以及单产能力及工效较低等问题。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开,面尺寸也较传统带开大2~5倍。并且,此技术还具有用人少、连续作业、不直接干扰、效率高和充填成本低等优势,有助于实现机械化和产能扩大,从而使设计能力达到300万t/a以上。本文旨在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优化矿井的掘衔接,提高工作面的开效能及资源回收率。
关佳林
关键词:充填采煤条带开采
用于掘进机转弯支巷道初掘及掘进式带开的转弯及快速搭接的连续运输装置和方法
一种用于掘进机转弯支巷道初掘及掘进式带开的转弯及快速搭接的连续运输装置和方法,包含有设置在开巷道和主巷道之间的输送机组、设置在输送机组中的旋转漏斗组,通过输送机组,实现了对开的煤块进行分段运输,通过旋转漏斗组,实...
朱江峰徐静王墩强陈垒牛之平武长金付兴玉

相关作者

邹友峰
作品数:233被引量:1,380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开采沉陷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采空区 保护煤柱
邓喀中
作品数:371被引量:3,605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开采沉陷 老采空区 INSAR 地表移动 概率积分法
郭文兵
作品数:330被引量:2,186H指数:30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开采沉陷 条带开采 地表沉陷 地表移动 煤矿
胡炳南
作品数:95被引量:847H指数:15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条带开采 煤矿 充填开采 充填材料 地表移动变形
谭志祥
作品数:138被引量:1,02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开采沉陷 概率积分法 条带开采 建筑物 采动区建筑物